曲水流觞与流杯亭

文摘   2024-09-06 23:47   河北  

每周最佳摄影作品分享

 香河县老促会一行四人由副会长王新同志带队来到东梨园村——香河县第一个党支部所在村,走访香河县第一个农村党员于德恒的儿子于广银同志,听他讲述那过去的故事,一幕幕仿佛就发生在眼前,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那段峥嵘的岁月。

摄影周景峰  

“曲水流觞”就是把盛着酒的觞(木或陶制、体小而轻的酒杯)置于水渠中任其漂流,参与者饮酒作诗的雅集。

传说帝喾(黄帝曾孙)的次妃有娀氏(阿卡德王萨尔贡)之女简狄与姐妹们在河边沐浴,一只玄鸟飞过时掉下一个五色卵,简狄将其吞食后有孕生下契(商族的始祖“玄王”),这就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故事。据此传说,民间形成了临水浮卵的习俗。每逢三月上巳日,将熟鸡蛋放在河里任其漂浮,岸边的人谁得到就属于谁。该习俗延续下来演变成曲水流觞。另有说法是,周代已有三月上巳日除灾降福的水滨祓禊的习俗,朝廷派专职女巫掌管祭祀仪式,汉代承接了这一传统,将其作为上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天,帝王后妃和官民都去水边洗濯,以除垢祓除不祥,此后逐步演变为临水宴饮,如逸诗中所载的“羽觞随波泛”。魏晋以后将农历三月初三(迎接汉民族祖先灵魂的日子)确定为重要节日。
东晋永和九年(三五三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亲朋谢安、孙绰等四十二人会聚于浙江山阴(今绍兴)“兰亭”,举行修禊祭祀仪式后行曲水流觞活动,人们在兰亭边清溪两侧席地而坐,将盛着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沿弯弯曲曲的溪水缓缓漂流而下,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饮酒并即兴赋诗。活动结束后,有十一人成诗两首,十五人成诗一首。王羲之将三十七首汇成集,在半醉中为之作序,即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次曲水流觞活动成为后来的范本,由此,兰亭也成了“流杯亭”的代名词。

  潭柘寺流杯亭即“漪轩亭”

曲水流觞活动除了在野外多曲多弯的曲水旁进行,还有一种形式是在流杯亭内进行。三国魏明帝曹睿在洛阳天渊池南侧的石头上雕凿盘曲的水道,引水流觞欢宴作乐,应该说是历史上最早的流杯亭。现今北京有中南海的“流水音亭”、故宫的“契赏亭”、恭王府的“沁秋亭”和潭柘寺的“猗轩亭”四座流杯亭,不可不提的是可供民众游玩的潭柘寺猗轩亭。该亭坐落在寺院内清朝皇帝到潭柘寺礼佛落脚的行宫院,三米肩宽,汉白玉石铺地,石面上刻有一条深、宽各十厘米弯曲盘旋的水槽。从亭外北侧偏东一个石雕龙头口中流出泉水,沿方亭绕向东侧流入亭内水槽,经多次旋转后从西侧流出进入下水道。

流杯亭地面水槽 由北向南

流杯亭做曲水流觞,缺少王羲之笔下那种大自然的情趣,而且流杯亭的水槽规整,水流自入口均匀注入,觞一般不会停留某处,即使停下来也很难判断面对何人,所以与在野外曲流边做曲水流觞有所不同。具体规程是,将装酒的觞置于水面上,在蜿蜒的水槽里随水流漂移,要求觞自水槽入口处起吟诗,漂流至终点时完成诗作,对未成诗者给予罚酒。

笔者曾用一块小木板代觞试之,自入口处漂浮到出口处全程仅用一分钟(小木板漂流速度可能较觞略快)。在这短暂的时间内,莫说出口成诗,即便推敲一句也很困难;应该说,在流杯亭做曲水流觞比在野外更难一层。乾隆在游寺期间,经常与大臣们围坐在流杯亭边做这种游戏,并特为流杯亭题诗:“扫径猗猗有绿筠,频伽鸟语说经频。引流何必浮觞效,岂是兰亭修契人。”所以潭柘寺流杯亭称作“猗轩亭”。游戏时皇上坐向朝南,看地面上多曲的水槽犹似虎头图案,对面的大臣被比喻成虎,而坐向朝北的大臣看水槽却是一对龙头图案,寓意皇上是真龙天子,故称“南龙北虎”,所以流杯亭又名“龙虎亭”。

龙头水沿沟漕向左流入流杯亭地面水槽

曲水流觞雅集源远流长影响深广,仿建的兰亭坐落在包括台北故宫至善园、北京陶然亭公园等诸多地方;兰亭序碑文也出现在各地名胜景区。据悉,著名书法家、台北故宫原副院长庄严先生曾参加过1947年在重庆、1961年在台中北沟举行的曲水流觞;1973年—癸丑(牛)年农历三月初三,又组织四十三人在台北近郊外双溪举办曲水流觞雅集。1982年,浙江成立了“兰亭书会”,1985年—乙丑(牛)年确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中外书法家和绍兴的文人墨客在兰亭举行曲水流觞活动。

曲水流觞先后传到朝鲜和日本,经过多年的演变已成为日本女儿节的一部分。1983年清明前夕,日本组织了“曲水之宴访华团”到兰亭朝圣王羲之,与绍兴书法家一起共行曲水流觞。曲水流觞是一颗灿烂的文化明珠,引人无限遐想已逾千年,笔者认为应将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字王久成 


作者简介王久成,男,1966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自幼喜爱文字创作,青年时期步入医学领域,先后于1967年和2004年参加了卫生部第一批和第十批医疗队到甘肃巡回医疗和义诊,在山区和农村工作二十年,曾任多家杂志特约通讯员、栏目撰稿人、审稿人、编委、特约顾问编委等,发表杂文和短小说50余篇,代表作品《万能医生的岁月》。




香河人身边的便民服务专家











潮白摄影
文化香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