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央视新闻披露了一起令人震惊的医保基金诈骗大案,揭示了一个由“职业开药人”、药贩子、药店和诊所相互勾结形成的“回流药”黑色利益链,被抓时,药贩子竟囤了近30吨医保“回流药”。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调查中,记者注意到,一些“回流药”直接存放在阴暗潮湿、墙壁发霉的地下室;有些则无视药品存储避光、冷藏等要求,随意堆放;有些药品临近保质期,但依然被倒卖给了非法药商、不法药店,重新流入市场。这些脱离了正规流通环节和监管环节的药品,隐患重重、风险巨大,甚至变成了“夺命药”。
在医疗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的今天,国家医保基金成为亿万家庭的坚强后盾,被誉为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承载着亿万家庭的希望与寄托。非法倒卖“夺命回流药”行为不仅侵蚀医保基金、破坏了正常的药品流通秩序,还可能对患者的用药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国家医保局建立健全信息化追溯体系让监管“长牙齿”,让大数据“长眼睛”,守护群众的用药安全。
药品追溯码是印制在药品包装盒上的20位唯一代码,相当于药品的“电子身份证”。目前在生产端,药品追溯码基本覆盖了所有药企,每盒正规药品上都有药品追溯码。药品追溯码的应用可强化药品全链条监管体系,提升医院、药店发药的准确性,促进用药安全。
今年9月,药品耗材追溯码信息采集工作从试点走向全面推广的阶段。10月29日,国家医保局举行全国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和应用情况发布活动,向公众介绍药品耗材追溯码的进展。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编码标准处处长曹文博在发布活动上表示,国家医保局将总结各试点地区经验,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确保2024年年底前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扫码入库工作。
作为参保人,或许有三个疑问——“如何准确辨别自己购买的是不是回流药”?“如何有效防范购买到回流药”?“如果不慎买到的假标的药又如何能够有效固定证据并主张惩罚性赔偿?”
“码”上监管严防“回流药”
截止到10月28日,32个省级医保信息平台都已经全面开展了药品耗材追溯码的采集工作,已归集31.27亿条药品耗材追溯码数据,涉及29.68万家定点医疗机构和49.72万家定点零售药店,有超过六成的医疗机构和99%的药店都已经开展追溯码的采集工作。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对记者表示,药品追溯制度是实现药品风险管理、全程管控、社会共治的重要手段,是构建药品智慧监管“大系统、大平台、大数据”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药品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
对于患者来说,采集药品耗材追溯码能够有效防范假药、回流药。在定点零售药店,消费者可借助追溯码核实药品耗材的真伪和来源,杜绝临期、过期药品耗材,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近年来,多地爆出“回流药”黑色产业链大案,严重威胁公众的用药安全和医保基金的安全。基于追溯码建设药耗智能风控模型,能够有效监测药师扫码,实现二次销售拦截,防范药品回流,阻断药品串换等。
曹文博表示,药品追溯码有助于提升生产企业的品牌形象,确保药品质量安全,精准了解产品市场的情况,提高管理效率;在流通企业,可以防止假冒伪劣药品混入,提升库存管理的能力。在定点医疗机构,可以提升药品管理能力,确保用药安全。
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孔令忠表示,药品追溯码有助于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对药品追溯码全过程的采集,企业可了解药品在全国流通以及终端使用情况,有利于企业精准进行调度,合理安排采购、生产、储存、流通等环节,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在不同渠道,不同终端建立稳定的价格渠道,规范市场竞争的秩序。
厦门弘爱医院院长应敏刚表示,药品追溯码有效减少医疗资源消耗,从源头上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是推进“三医”同向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适合医疗机构的SPD(供应链管理),杜绝违规,减少浪费,降低错漏。
“扫码监督最高或可奖励20万”
作为参保人,如果不慎买到的假标的药又如何能够有效固定证据并主张惩罚性赔偿?
陕西省榆林市医保局医保基金安全防控中心主任韩海军建议患者买到药后养成扫描追溯码的习惯,如果买到回流药,第一、立刻停用;第二、保留买药相关证据,如发票、医保报销的凭证手续,还有药品的包装,有条件的可以对药品的包装进行录像或拍照,以便后期维权;第三,向有关部门举报,比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如果是医保报销的药品,也可以向医保部门举报有关证据;第四,配合医保部门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调查;最后,关注案件的调查结果,如果查实是欺诈骗保,医保部门会给予一定奖励,最高可以奖励20万。
贵州省医疗保障事务中心副主任饶婷补充介绍到“以保障群众安全用药为核心,不断深度挖掘就药品追溯码的潜能,将其拓展到药耗比价、数据融通、医药服务等方面”。
来源|中国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