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广大文艺爱好者要围绕中心工作创作优秀文艺作品,“巴人巴艺”微信公众平台将继续编发文艺动态和各类文艺佳作。欢迎来稿、评论和转载。(投稿邮箱及二维码关注见文末)
文艺喜讯:邓又军
文艺工作:杨鑫
文艺活动:张龙风 石滩文服中心
文学作品:杨思敏
文艺评论:李昌容
音乐作品:梁登义 曹秋圃
美术作品:陈守缄 余泽洋 潘隆正
摄影作品:万淑兰 代义仁 程地英
区美协会员作品入选“红岩清风”
廉洁文化美术作品展览
近日,由中国美协等单位主办的“红岩清风”廉洁文化美术作品展览复评结果揭晓,区美协会员冯明杰创作的水彩画《筑梦》、杨建业创作的综合画《红岩英烈谱》入选此次展览。
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社、重庆市纪委监委、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美术学院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学院廉洁文化艺术研究院、重庆市九龙坡区纪委监委承办,2024年5月在重庆当代美术馆展出,266幅(件)美术作品入展,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画、综合画种等艺术种类。(邓又军)
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于4月20日在龙洲湾召开2023年度年会暨2024年工作会,全体会员参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王贞华莅临会议并提出希望。
会上,协会主席张晓梅总结回顾了2023年度区评协工作,部署了2024年重点工作。
4月8日上午,麻柳嘴镇文化服务中心在望江路举办了“向春而行·踏青追光”健步走文联采风活动,60余名文艺爱好者和健身爱好者参与。
健步走从麻柳嘴镇邮局出发,沿望江路至鱼藏溪大桥,全程约2公里。活动开始前镇文联主席肖英表示4月为全民健身月,希望通过活动促进广大文艺爱好者相互学习交流、激发创作灵感、增强辖区文艺队伍的凝聚力。
文艺爱好者们踏着轻快的步伐,唱着麻柳山歌,在欢歌笑语中讨论着新作品的修改意见,感受春天的气息,畅谈创作打算。一名文艺骨干表示:通过分享、交流,收获多多,希望能创作出更多具有麻柳特色的山歌和舞蹈。(张龙风)
4月19日上午,“4.23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全民阅读活动在石滩镇文化广场拉开序幕,辖区群众3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由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委指导,中共重庆市巴南区石滩镇委员会、石滩镇人民政府主办,石滩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石滩镇文化服务中心、区图书馆石滩镇分馆承办。
活动在诗歌朗诵《沁园春·雪》中拉开帷幕,随后分别由小学、中学、团委带来朗诵《少年中国说》《岳阳楼记》《石滩大米》。
赠书仪式上,镇党委书记罗跃为各村(居)赠书,希望以此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居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石滩镇宣传委员、副镇长向广大居民发起文明倡议,引导居民群众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遵守公民道德、弘扬家庭美德、涵养个人品德。(石滩文服中心)
樱 花
杨思敏
白天给了你绿色的衣裳
夜给了你粉红的梦想
雨给了你充足的养分
太阳给了你生命的力量
笑眯眯望着大地
奉献内心的芬芳
樱花树下
漾起笑声朗朗
清脆的鸟鸣声
还在空中诱惑
心潮一浪一浪地试着飞翔
轻轻掠过满坡的香气
乘着爽朗的气息
心灵的脚步和满枝的芳香
沁人心脾
全身豁亮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讲述鄂温克近一百年部族历史的长篇小说。其作者迟子建说:“爱文学的人,等于在黑暗中拥有了一盏明灯!”2017年,在我焦虑迷茫,不知前行的路在何方时,是《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一个个鲜活人物“带”我走出困境。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这是《额尔古纳河右岸》极具吸引力的开头第一句。进入阅读,感觉身旁犹如有一位头发花白的鄂温克老奶奶,她满是皱纹的脸,干枯的双手往火塘里添着柴火,火星溅在她那镶着蓝色布边的灰色长袍上,平淡而缓慢地讲着她和族人的故事。一个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故事。老奶奶的故事虽没有史诗般的恢宏气势,却于平淡见深远,令人感慨且深思!
关于自然。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人尊敬与崇拜大自然。他们以狩猎为生与驯鹿为伴,住在桦树皮与松木干搭建的希愣柱里,迁徙时会填埋生活垃圾。对大自然所给予的一切取之有节,用之有度。“我这一生能健康地活到九十岁,证明我没有选错医生,我的医生就是清风流水,日月星辰。” 书中老奶奶这句纯朴话语诠释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
关于爱情。鄂温克人的爱情简单而唯美。爱而不得的尼都萨满将他对达玛拉全部的爱缝制进羽毛裙子中。因族规而不能与尼都萨满相守的达玛拉生命之光逐渐暗淡,她穿着那条美轮美奂的镶满爱的羽毛裙回归大自然,既浪漫又凄美;看似是傻子的安道尔娶了像狼一样心肠的瓦霞,是为了让她不能出去再祸害人;达西娶了可怜的杰夫琳拉,让她有了归宿。在不同的爱人面前,鄂温克的男子汉们都同样选择了大爱!
关于得失。鄂温克人信奉萨满教,萨满是“智者”、“晓彻”的意思。妮浩是鄂温克部落最后一个萨满。她每救一个人,就要失去一个自己的孩子。在救人之前作为母亲的她痛苦、犹豫过,但最终选择了救人。人们问她这是为什么,妮浩告诉他们:天要那个孩子去,我把他留下来,我的孩子就要顶替他去那里。我是萨满,怎么能见死不救呢?且不论神奇法力的真假,妮浩萨满舍己为人的博爱精神就已使人感佩!后来,年老的妮浩为了祈求天降甘霖而耗尽心力失去了生命。她所选择的“得”与“失”与自私贪婪、欲壑难填的人形成强烈反差。
关于生死。鄂温克人认为死亡是自然,是另一种生。书中拉吉达的祖父就在满月之夜看见了身旁睡熟的几个人的前世。像是在忠告当下的我们生时要有所敬畏,才有所惧,才不会走错人生之路。
关于团结。当读到齐格达村长不顾自身安危带领村民去解救在特殊时期被关押的伊万、达西时,我感动到掉泪。这段情节告诉我一个弱小的民族要生存下去,如果不团结齐心、众志成城,就会被异族打败。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国家都是如此,如果失去了这种精诚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将会成为一团散沙,就有可能被分裂甚至灭亡。
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如果你心情焦虑,步履维艰,找不到生活的方向时,不妨走进《额尔古纳河右岸》,去看能仰望星空的希愣柱、去抚摸温顺的驯鹿,去听木库莲、鹿哨……
《家乡的黄桷树》
梁登义 词 曹秋圃 曲
《暮归》 程地英 摄
主办:重庆市巴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投稿邮箱:55392818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