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广大文艺爱好者要围绕中心工作创作优秀文艺作品,“巴人巴艺”微信公众平台将继续编发文艺动态和各类文艺佳作。欢迎来稿、评论和转载。(投稿邮箱及二维码关注见文末)
文艺工作:卢光顺 王晓燕 张琴
文艺活动:陈怡旭
麻雀艺评:张琴
文学作品:蓝炳轩
美术作品:潘隆正 张世强 郭光富
摄影作品:韩平 邓刚 王爱菊
刊头作品:程地英
区作协召开会员大会暨2023年度年会
3月17日,区作协会员大会暨2023年度年会在鱼洞老街召开。区作协副主席祝绘涛主持会议。
会议传达了市作协创作大会及区文联文艺创作重点工作会精神,举行了新会员入会仪式,通报了2023年财务收支情况。
区作协主席周玉祥围绕思想引领、队伍建设、活动开展、文学创作、《巴南文艺》办刊等方面总结了2023年工作,并从加强队伍建设、科学谋划活动、写作培训提升、规范激励机制等方面安排部署了2024年工作,恳请会员积极为协会建言献策,促进协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区作协副主席卢光顺组织修改了作协章程。首先全文宣读《重庆市巴南区作家协会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再对修改章程作出说明。经过全体会员无记名投票表决,表决全票通过。作协将修改章程情况上报区民政局。(卢光顺))
区作家协会党支部于近日在鱼洞老街组织开展了“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的“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学习活动。会议由支部书记王晓燕组织,支委委员及全体党员参加。
支部书记传达了中共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的通知精神。随后,书记以“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为主题,组织党员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强化党员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引导广大党员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创作优质作品的强大动力。
会上,总结汇报了2023年党支部开展的活动,对支部每月的“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学习做了安排和要求,对特殊性功能型党支部相关活动做了诠释,对支部活动经费使用进行了公布。党支部希望党员将“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紧密结合,开展讨论,抓好落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创作动力,心向未来,多出作品,出好作品。(王晓燕)
近日,二圣镇文联在镇文化楼二楼多功能室开展文艺骨干培训会,辖区文艺骨干、文联会员、文学爱好者等参加培训。
镇文联主席辜婕带领大家从文化艺术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培训内容涵盖文学创作、音乐、舞蹈、茶技茶艺等,旨在通过对文艺骨干、文化艺术实用人才进行专业培训,激发文艺创作活力,引导基层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创作更多贴近时代的文艺作品,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张琴)
3月19日上午,石滩镇在镇文化广场开展“艺起乡约”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农事活动谚语”收集与赏析,镇文联相关人员与辖区群众100余人参加活动。
在志愿者的宣传和鼓励下,大家纷纷走到活动场地,挖掘流传于民间的智慧结晶。“五九六九、河边看柳”“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清明要明、谷雨要淋”“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白露不收头、割来喂老牛”......。一句句饱含农耕智慧的谚语,如同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在收集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农事谚语的独特魅力。它们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凝结了劳动人民世代相传的智慧和经验。这些谚语不仅教会我们如何顺应自然、勤劳致富,更传递了团结协作、奋发向前的精神力量。
活动不仅成功收集到大量珍贵的农事谚语,让辖区群众在参与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激发了更多的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村民向光银说,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更让我们重新认识了那些曾经陪伴我们成长的智慧结晶,同时,我们也期待着未来能够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为辖区群众带来更多的文化福利和精神享受。(陈怡旭)
3月13日下午,二圣镇在镇文化楼二楼多功能室开展了“麻雀艺评”基层文艺品评论活动——现代诗歌鉴赏。二圣镇文联、村(社区)文艺骨干及辖区文学爱好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开始,土专家肖瑜朗诵了余光中的《乡愁》,并从诗歌意境、诗歌情感和诗歌的表达技巧、语速控制等方面分享了自己对现代诗歌鉴赏的心得,从而深入浅出的引导大家对现代诗歌的鉴赏。在“麻雀闹春”“言为心声”等环节中,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分享了各自喜爱的诗歌并浅谈了自己的观点。
镇宣传统战委员辜婕表示,诗歌以其深邃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赢得了众多爱好者的青睐,所以我们在赏析诗歌时,要充分了解诗歌的背景,这样才能精准的把握诗人真正想表达的情感。
活动丰富了大家的文学知识,与会人员表示受益匪浅。(张琴)
重庆的江南新城有一个地方,它的名字叫做鹿角,它被樵坪山和南山捧在手心里,拥入怀抱中。我想它应该就是樵坪山和南山共同孕育出来的一个可爱的宝贝吧。
我不知道鹿角是何时诞生的,我也不知道鹿角曾经的模样,现在的鹿角已经出落得越来越靓丽可人了。一批大牌地产商入驻鹿角,悦麓山、麓铭府、星麓原、欧麓花园、湖山鹿鸣等一座座新楼盘拔地而起且都纷纷打上了鹿的烙印。连道路的命名也都以鹿字为中心,突出鹿的主题。“天鹿大道”、“金鹿大道”、“福鹿大道”等城市主干道与茶园的“通江大道”和“米兰大道”以及巴南界石和南彭的“东城大道”连成一体。开建的轨道24号线一期首发站就是鹿角北站,经过两站以后在东站与6号线和27号线换乘。马上动工的鹿角隧道就在连接内环快速的鹿角立交的旁边,它将穿越南山与南坪和九龙坡连成一体。
我不想说鹿角的崛起和它未来的富庶和繁华,我倒是想说一说我隔三差五就要用我的双脚去抚摸和丈量的一座小小的山坡。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这个小小的山坡的真实名字。我为此还专门请教过本地的居民,他们说就叫鹿角啊。后来我才知道它其实只是鹿角的一部分,或者说鹿角只是它的一部分,我姑且就叫它鹿角之角吧。
人们口头和心中的那个鹿角其实是有广义和狭义的两重含义的。广义而言,整个鹿角新城都叫做鹿角,它由三个社区组成,隶属于南泉街道,如此,则我所说的那个小山坡就只能算是鹿角的一部分了。狭义而言呢,鹿角则是特指鹿角场,一个小小的集镇。鹿角场在我所说的那个小山坡的东南角,如此,则鹿角又只能是我所说的那个小山坡的一部分了,而且只能算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有好几回,我出门散步,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鹿角立交旁边的一个叫做樵坪春晓的安置房小区,远远地看见小区后面有一个屏障似的狭长的小山坡。山坡上,林木繁茂,植被丰富。小山坡的脖子上蜿蜿蜒蜒且安安静静地地躺着一条古老的青石大道,这一条青石大道掩映在葱葱郁郁的林木之中,每一块青石板上都有深深浅浅的凹痕,那是多少年来多少人踩踏之后留下的足迹呢,我们不得而知。据说这一条古老的青石大道原本是一直通向贵州的,后来被内环快速和东城大道拦腰截断,而今就只剩下了鹿角场至鹿角立交大约三公里左右的这一小段,似乎还在顽强地鉴证着历史的沧桑和现实的变迁。
绿叶无需裁,清风徐徐来。虫唱飞鸟和,日月总徘徊。
忽然想起我自己也仿佛那虫子和飞鸟一般,总是在不断地迁徙,甚至是在不断地漂泊。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地安安静静地扎下根来呢。我想,我的根就生长在鹿角,鹿角的根呢,则生长在我柔软的心中。
《画中行》王爱菊 摄
(2019年3月28日巴南区文联四届二次全委会通过)
爱祖国,尽忠诚,观国运,志复兴。
讲品位,怀大义,扣中心,绘乾坤。
讲责任,善引领,承使命,勇创新。
讲格调,求雅馨,文载道,铸灵魂。
抵俗气,文人亲,去浮躁,献精品。
聚载舟,散润物,守初心,砥砺行。
巴南文艺创作“十要十不要”
要修身养性,不要德艺分离。
要立志惠民,不要追名逐利。
要团结协作,不要相互拆台。
要交流互鉴,不要孤芳自赏。
要洒播光明,不要阴暗消极。
要深钻细研,不要浅尝辄止。
要规划项目,不要漫无目标。
要扬长避短,不要泛泛用力。
要精雕细琢,不要粗制滥造。
要参与赛事,不要患得患失。
主办:重庆市巴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投稿邮箱:55392818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