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地观花(二十四)

文摘   2024-05-15 16:52   重庆  

编者按: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广大文艺爱好者要围绕中心工作创作优秀文艺作品,“巴人巴艺”微信公众平台将继续编发文艺动态和各类文艺佳作。欢迎来稿、评论和转载。(投稿邮箱及二维码关注见文末)。


《和美乡村》万淑兰 摄

本期目录

文艺工作:熊祥君
文学作品:李昌容 李梅
文艺评论:钟传胜
美术作品:张世强 程春
摄影作品:余宗骏 董耀宗 张真婷
刊头摄影:万淑兰

文艺工作
双河口镇开展巴文化传说红色故事培训


近期,市级巴文化传说代表性传承人,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区戏剧曲艺家协会会员熊祥君以“讲巴文化传说红色文旅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做时代新人”为主题,先后在双河口镇国家4A级景区羊鹿山琵琶仙宫、丰盛古镇仁寿馆;茶店村、石门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市级非遗巴文化传说红色故事文旅培训。来自重庆市护理学院、育才中学的部分师生,村社文旅骨干及党员群众参与培训。

4月2 3日,茶店村、石门村党群文化服务中心巴文化传说红色故事文旅培训分两场举行。熊祥君以讲巴文化传说红色文旅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示范讲述从双河口镇走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军长汤慕禹将军烈士留给母亲的一封家书——“照片背后的箴言” :男以祖国立将沦亡,吾曹青年负有国民分子之责,于是去秋亶别大人,奔驰出外,四海为家,学习军事,研究政治,蠹蠢拙志,欲将来为国效力,同挽狂澜。今而昏定晨省之职,置诸不理,俯首自思,罪莫大焉。但远恨天涯,非欲能为,所图国事,岂甘中弃……

5月2日,重庆市护理院校、重庆育才中学的部份师生,通过文化服务中心线上平台,专程组队前来羊鹿山景区琵琶仙宫“将军出征” 大厅、丰盛古镇福寿街6号“仁寿茶馆” ,特邀熊祥君培训讲传巴文化传说红色文旅故事,传承人触景生情讲述了汤慕禹将军考黄埔军校历程。

培训让非遗巴文化传说红色文旅故事进入人们的视野,认识到非遗巴文化传说红色文旅故事独具特色魅力。(熊祥君)



文学作品


木洞花事


李昌容


 今年五月,木洞江边没有了格桑花盛开,让前去观赏的游客多少有些失望。其实,无论有无格桑花,木洞从不缺花事。

40多年前,当现在的格桑花田还是沙滩和菜地的时候,融入木洞人生活的花卉是粉籽花、凤仙花、黄桷兰等。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对生活充满热爱的木洞人在房前屋后栽下各种花儿,给平凡的日子增添了生机和乐趣。

 夏天的傍晚,粉籽花开,清香四溢。花型呈喇叭状,放嘴里吹还能发出类似于喇叭的声响,故又名喇叭花。娃娃们用小手摘一朵,掐去花柄,除去花蕊,放嘴里吹。一时间,院坝里,屋檐下,“喇叭声”此起彼伏。凤仙花别名指甲花,能让姑娘们的纤手美艳如花。花开时节,姑娘们三三两两,邀约着摘指甲花,也不需要什么工具,直接放手心掐碎挤出汁液涂在指甲上就可以臭美上半天。用凤仙花汁液涂染指甲着色持久,比现在那些全是化学成分且散发着一股子刺鼻味的指甲油天然健康。

相比随处可见的粉籽花和凤仙花,黄桷兰和灯笼花有些高大上。但是,黄桷兰以它馥郁的芳香,灯笼花以它花果形状像小灯笼而受到木洞人的喜爱。就说新粮仓(原李华飞故居)那株至今枝繁叶茂笑傲着江风的黄桷兰吧,不知馨香了几代木洞人!每逢黄桷兰花开,人们会摘下几朵用线或者细铁丝穿了挂在衣服上,花儿散发出的缕缕香气给油盐酱醋的日子注入了丝丝香甜。远在他乡的木洞人摆龙门阵时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晓得新粮仓那颗黄桷兰还在开花没有哦?”直白的话语虽没有王维的那句“寒梅着花未”那么意味悠长,却也是乡音未改,乡情依旧!学名叫栾树的灯笼树生长在后河山上,灯笼花开时一簇簇,一串串的黄花在风中摇曳,煞是好看。开在树顶端灯笼花不易摘,能得到几朵灯笼花就像得了宝一样。娃娃们拿回家小心翼翼地用线穿了,在挑上根树枝,小灯笼便做成了。还有那开在田间地头娇嫩的豌豆花,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关系着温饱是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花儿。

木洞花事玲珑处要数范公馆。该公馆是抗战时期散尽家财,自募兵员出川抗日的川军八十八军军长范绍增驻军木洞时的公馆。解放后,范公馆改为木洞旅馆,也是木洞孩子们的乐园。

 范将军是武将,而他那洋派的公馆里却随处可见“花”。跨进范公馆褐红色大门,脚下就有两排笔直花圃栽有浅粉色不知其名的花儿;通道两侧墙壁也用青砖砌成“品”字形花孔;后院的两幢小洋楼墙柱、屋顶均有雕花(至今可见)。旗台后的后花园更是姹紫嫣红。初夏,那株高过围墙的石榴树上挂满了火红的石榴花,一大片淡紫色的绣球花在花圃中竞相绽放。绣球花在当时的木洞不多见,淡紫色的颜色有些冷艳,看它花开得如牡丹般大小,孩子们给它取了个名叫“臭牡丹花” 。孩子们偏爱能结石榴果的石榴树,有些嫌弃绣球花,花开时将花瓣摘下漫天抛洒,但无论孩子们怎样折腾,它还是年年准时绽放,从不负花期。

“日暮平原风过处,菜花相杂豆花香”,一茬又一茬的花事陪伴一代又一代的木洞人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的家园。如今,木洞正走在复兴路上,愿木洞一路向阳,一路芬芳,迈向下一个繁盛的花季!  


桃 花 词
李梅

桃花,灼灼

盛开在河岸

微风轻拂,我是

你的花瓣 暖了


为了这场桃花开

我辞别了沉重的悲哀

单薄的惋惜


用所有的春风去问候

去祝福,去借

一枝回忆

让我为你再次惊艳


桃花依旧笑

那些有花事的人

有词语的人,都已远去

万里作客

再未归来


如同无人知晓

花树下的流水,源自于

哪一片云?哪一阵雨?

哪一滴泪?



文艺评论
乡音乡最动
——方言话剧《书月楼》观


传胜


重庆市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近期隆重推出了方言话剧《书月楼》。这部由袁国虎编剧并担纲艺术总监的方言话剧正式演出后,观众反映良好,我看到观众熊英在朋友圈发出剧照并赞誉有加,称第一次看到重庆方言话剧,对剧中语言的运用,觉得非常生动、赞其观之有趣。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书月楼》以重庆方言为基调,选取嘉陵江边的“河街宝地”——书月楼为中心,在重庆临近解放的时代背景下,集中体现了当时特定的社会形态,使观众重温了当时的世象百态,特别以蒙太奇等时空变换的艺术形式,着意张扬剧中每个人物的不同个性,穿插民风民俗,揭示出当时社会背景中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之间的明争暗斗,勾勒出多姿多彩的时代画卷,使观众在观看话剧的同时,咀嚼五味,领略到市井生活的多样变化,品鉴到情爱与生命的永恒活力。
话剧一开始,就穿插进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川江号子和多种类的巴渝曲艺表演,表现的都是巴渝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也引发出观众对抢救地域文化、延续地域文脉和复兴优秀文化传统的深切关注。单表那川江号子,“喊声号子震翻天,一唱众和好喜欢。逆水行船寸步难,二哥生死一线牵。巴峡风光看不尽,轻舟又过万重山!”那气势称得上神州一绝!话剧伊始,就营建出浓郁的巴蜀地域大江大河豪壮特色。
关注历史题材 打造本土话剧
故事选取重庆解放前夜为时代背景,刘邓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在1949年11月,短短30天之内,从南京打到重庆。面对黎明前的黑夜,重庆市民以自己的行动,争取获得早日解放。几次出现的《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串联起了重庆人民盼望解放的心情,以老年书龄童(袁国虎饰)“话说青史,笑看红尘,白云化苍狗,弹指一挥间……”的慨然感叹,倒述出故事的开篇,时空变化的逻辑,交待得非常清楚。刘寒霜饰演的当头炮,无疑是全剧的中心人物,先后出场的书龄童(老年、青年时期)、花蝴蝶、左拐子、黄昏子、歪嘴子、爆眼子、贾瞎子、曾聋子、涮坛子、脏班子、唐包子等剧中人物,把话剧舞台装点得目不暇接、热闹非凡。由此,使整台话剧的人民性得以张扬,剧中人物个性,显现得格外充分。巴渝人个个都是段子手,重庆方言精彩的话语呈现在舞台上,确实是妙语连珠。主创者袁国虎凭借深厚的生活积累、长期的评书实践,驾驭起重庆方言得心应手。话剧剧情,全靠人物对白得以表现,两个小时的演出,剧情发展跌宕起伏、牵动人心,揭示出在黑暗笼罩下的旧重庆“假作真时真亦假,真做假时假亦真”,干父母变成了亲父母,父母子女在特定环境中,以不正常的关系,在旧社会底层苦苦挣扎。水流沙坝的茶楼书肆,将苦难岁月中的社会百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重庆人眼中的方言话剧
说到方言话剧,我们就会想到隆学义先生编著的《河街茶馆》,那是一台以陪都时期重庆茶馆为载体的表现世俗平民爱国情怀、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状态的好戏。剧中,老板娘、么姨妈和形形色色茶客们饱受日机大轰炸痛苦,挣扎在贫困生存环境中,但剧中仍凸显出重庆人心底善良,不失乐观向上精神的人文本色。该剧以浓郁的地域特色征服了广大观众,获得全国优秀话剧展演特别奖;全国戏剧文化奖、话剧金狮奖、优秀编剧奖等,使重庆方言话剧名扬全国,创下首开先河之功。细赏《书月楼》,与此剧有异曲同工之妙,推上舞台就获得广大观众的青睐首肯,这正是对优秀地方文化的传承光大。重庆方言历来出彩,其源自明清时湖广填四川大移民,由五族共和、五音同律而形成。重庆方言与四川方言大同小异,川渝云贵也是如此,率军挺进大西南的刘、邓首长,也是口操川音,听他们讲话,家乡人会倍感亲切。作为以巴渝方言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书月楼》主要以叙述手段演出,演员在舞台上通过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向观众传递剧情,只是在少数时段辅助使用了音乐、歌唱。方言话剧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剧本、导演、表演、舞美、灯光以及随后的调整、评论缺一不可,明显区别于音乐剧和歌剧,同样具有舞台性、直观性、综合性、对话性的四大特征。中国话剧是舶来品,据考证,最早引进的话剧出现在辛亥革命前夕,1907年由李叔同等演出法国小仲马创作的《茶花女》,随着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的蓬勃发展,话剧逐渐为中国人喜闻乐见。有“爱美剧”“白话剧”“新戏”“文明戏”等别称,1928年才由洪深定名为“话剧”。重庆最早演出的话剧,是上海开明社新剧团1913年4月在萃芳茶园演出的《都督梦》《新茶花》,当年重庆新剧爱好者周慕濂等组织起群益新剧社,上演了《徐锡麒刺恩铭》《马介甫》等剧目。重庆话剧发展的高峰时期出现在抗战期间,1941年10月至1945年5月,四次“雾季公演”演出了《法西斯细菌》《屈原》《家》等大小型话剧97个,被史家称为“中国话剧史上的黄金时代”。据《重庆文化艺术志》载,抗战时期出版创作或改编话剧剧本376种,产生于重庆的达到226种,上演大型多幕剧180多个,独幕剧60余个,共达250个。出现了曹禺、赵丹、张瑞芳、秦怡等著名编剧和演员。值得一提的还有1941年东川邮政管理局职工组成的邮工剧团副团长陈德龙和剧务负责人罗志英都是我熟悉和敬重的老前辈,他们都曾在洪深领导的军委会政治部教导剧团讲习班学习,受业于陈白尘、应云卫、凌鹤等戏剧家,参加过《屈原》《穷将就》等话剧演出,直到他们的晚年,还津津乐道当年的往事。抗战时期重庆的话剧演出活动,在广大重庆市民心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重庆人特别爱演、爱看话剧,这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已代代传承,相信会永不磨灭。
跨界融合的成功尝试
品读袁国虎的编剧,剧本创作中,既包含了作者尊重客观历史的真实,又体现出作者进行艺术创作时的主观真诚。袁国虎长期坚持评书实践活动,传承了徐勍等老一辈评书艺术家的独特气质。早在2016年,他就凭着《书里说书》剧目,获得了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突显其青年才俊。去年刚看了推出他的评书剧《李顺盗墓》,不到一年,又看到他编创的方言话剧《书月楼》,确实为他高兴。他出演老年书龄童举手投足功力到位,语调节奏铿锵有力,有板有眼、中气十足、掷地有声,舞台艺术形象更臻成熟,这次他提炼出这部方言话剧的主题并发出“情爱是大爱的基础,大爱是情爱的升华”的感叹,就特别耐人寻味……担纲本剧导演的熊平安先生,本身就是国家一级演员,是著名的文武小生兼老生,传承教学后,传授导排了《双八郎》等多部剧目。出演本剧主角当头炮扮演者刘寒霜,曾在评书剧《李顺盗墓》中出演李顺,具有丰富的表演经验。在剧中深入角色,很好地诠释了“当头炮”一角的内在和外在气质。出演“花蝴蝶”的谢潘,担任重庆市曲艺团编导,擅长四川清音,曾在《鲁滨逊漂流记》中有出色的表现,在话剧《十八梯》中饰演苗灵灵,在观众中留有很深的印象,她乡音纯正,表演干净利落,舞台形象光彩照人,剧中的花蝴蝶很具有重庆人大俗大雅、大开大合的个性。
几点建议:当然,一部话剧的成功演出,还离不开每一位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方言话剧的舞台讲究创意,《书月楼》布景独创性较为突出,干栏式吊脚楼的局部和整体,远景和近景都精雕细琢,是本地域观众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与剧情高度契合协调,置景比较得当,但感觉到仍然存在可以提升的空间,是否可以突破以往吊脚楼舞台呈现的重复,尝试一些新的舞台空间表现形式?灯光整体很好,但有几处过于强烈,如耄耋之年的书龄童刚出场时,置身台口,强光照在身上,白花花一片,人物形象看不太清楚,使观众也觉得有些刺目。建议稍微减弱一点聚光灯的亮度。另在情节安排上,建议在时空逻辑上做适当的调整,交待得更加清楚一些。刘邓大军解放綦江后,距离挺进到重庆主城的时间,只是在一两天之内,也是非常短暂的,伪军官(黄昏子)一帮人的心态,不会仍然是悠哉游哉,至少应该安排一些反派人物惊慌失措的舞台表现,从而使剧情增加一些真实性。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部成功的方言话剧,是要经过反复的艺术提炼,必须遵循舞台艺术创作规律进行打磨。好在本地艺术创作实力雄厚,专家们观看后,一定能提出非常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尤其值得《书月楼》剧组认真加以借鉴。



美术作品

油画《故乡》张世强


国画《富贵吉祥》程春


摄影作品

《订单萝卜种植》余宗骏 摄


《以劳增智促成长》董耀宗 摄


《春耕备耕忙》张真婷 摄

主办:重庆市巴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投稿邮箱:553928184@qq.com

巴人巴艺
您好!欢迎关注“巴人巴艺”公众号。“巴人巴艺”公众号是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宣传部主管,巴南区文联主办的唯一官方公众平台,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的交流平台,为〞大善·大美·尚文巴南〞建设发出好声音,传递正能量。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