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都很容易逃避。为了避免被拒绝,避免更多的争吵,避免争议话题被提起,害怕别人认为自己管得太多、控制欲太强,因而避免了沟通、交流、提出需求、提出不满。
于是亲密关系人之间,亲人父母之间,便很容易因为这些逃避渐行渐远。
逃避心理无非是由于对发生负面事件可能性的恐惧,这件事有风险,所以我们会逃避。
这可能是一个人本身的性格,也有可能是习得性的。由于“终峰效应”,我们对一件事的结尾会印象更深,如果每次沟通的尝试都以不欢而散收场,那么久而久之谁也不会去主动沟通了。
想要再重新开始沟通,就需要两个人共同努力去避免负面结果的发生,心平气和地吐露自己的心声。但无论什么关系都是如此,只靠一个人的热情不可能维持得下去,只有另一方也有意识地维护这段关系时,沟通的努力才是有意义的。
2
1956年,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 1919-1989)与他人合著出版了《当预言失败时》,提出了认知失调的理论。
他认为,当领导者的预言失败后,预期落空使信徒们产生了认知失调——“我为某种信念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这种信念是不真实的”发生了矛盾。因为先前的行动已经无法收回,为了缓解这种失调感,信徒们只好为自己的信念辩解,接受新的预言——上帝被感动而改变了计划。
费斯汀格认为,要使人们接受一个虚假的预言,有几个条件:首先,预言要符合人们原来的信念;其次,需要接受预言者卷入预言的相关活动(个人卷入的程度越高,为这项活动牺牲得越多,就越相信预言的真实性);第三,要维持信仰,还必须有社会的支持,或团体内部成员的相互支持,以相互强化无法证实的信念。这就是所谓的“预言社会心理学”。
当人们在尝试为自己相信的虚假事物辩解并继续相信时,他们就产生认知失调了。
3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
——艾米莉·狄金森
4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5
因为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生挫折感时,为了解除内心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这就是“酸葡萄效应”。
6
性与激情有时候更像是一种动物本能,如同吃喝拉撒一样是身体的需求,受基因的遥控。
而爱总是一种特殊的能力,需要心和智慧,也需要包容和克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