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阿
文
萃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文心通四海 华章自然来
主编推荐语:
文化衫,每个时代都有,但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同于现在,带有一种朴素而又青春的气息,是让人怀恋的,是那个时代特殊而美好的记忆。张蓓出生在一个文学气息浓郁的家庭,她的文字自然有文学气息,而又再现了很多人所很难再现的时代印痕。那就继续写下去吧,为读者呈现更多更美的诗文。(吴福木)
那年的流行元素——文化衫
张蓓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一种年轻人喜欢的流行元素——文化衫在中国各地悄然兴起。那时的初夏街头,总有绘写着各图案或字体的白色体恤衫,成为了当时的流行色。而在那个人们新旧观念变革的年代,文化衫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时尚符号,承载着我们当时的记忆和情感。
90年代初,小城最繁华的街道是商业街,友友阿兰在图书馆楼下的门市里开了一个时装馆,当时还有合租的另一半,是东阿画家张建新老师的一间工作室,门店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东方艺术社”,书画间里墨香四溢,往来无白丁,艺术气息浓郁。阿兰是时尚达人,她的衣品间服饰样式超前,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目光,二十出头的我刚上班不久,每当空闲时,总会去衣馆里找她玩,在摆放衣服的架子上试刚来的新款,湛蓝的牛仔裤配宽松的白色体恤衫是我的最爱。它勾勒出年轻人特有的线条,青春靓丽的样子,感觉立马就来了。而那些胸前或后背印着调侃式口号的别样体裇,如“别理我,烦着呢”呢,“我是一只小小鸟”等,这些简单明了的语句,与当时深受人们喜爱的大作家王朔的“痞范儿”语言风格相近,成为了年轻人表达自我情绪和态度的独特方式,也倍受年轻人青睐。
在那个年代,文化衫不仅是一种服饰,抑或更是一种文化和思想的载体,它反映了当时年轻人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和对自由个性的追求。当时它的流行也引发了不少争议,长辈们认为这种衣服虽然名叫文化衫,却反映出穿上它显得没文化,太随意,仅是视觉上的一种浅显存在。但热情洋溢的年轻人却乐此不疲。这和当时满街的流行音乐相辅相成,某个音响门店里飘出的,诸如“我是一匹北方的狼”,“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等等,伴着这些宣泄内心情感的歌曲在街头此起彼伏,我们终将走入了追赶潮流的年代,其因素也是社会变革带给年轻人的迷茫与浮躁。当KTV里那首风弥一时的“东方之珠”响起,那个长发及腰身着泳装的女孩从沙滩上款款走来,有谁会抗拒那画面感里大海的浪漫?当电影院里《顽主》中的演员们穿着文化衫,戴着墨镜的流派形象从人行道上穿过,更是将这种潮流引入了大众的视线中。
当时不光流行录音机,磁带歌曲,还有带DVD的唱片,我也喜欢听流行歌曲,跟风买了许多在家里听,可时间久了,终会有些腻厌。印象最深的是父亲在周末的空闲时间,领着我到了商业街的新华书店里,给我买了正版的小提琴曲《梁祝》及理查德的纲琴曲《致艾丽丝》和《水边的阿狄丽娜》等唱片,当时我还不太了解这些世界经典名曲。但听起来旋律优美,终归与流行音乐的意境不同,以后反复播放,也品出了其中的深厚韵味,其情绪也被曲子里所含的寓意而感受至深。现在,父亲己离去,我的手机铃声还是他在时爱听的《梁祝》,至今还没换过,家中的抽屉里也珍藏着那些唱片……
时代在迅速的发展,岁月隐藏了许多我们追求过的年代物产。文化衫依然存在,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图案也还渐渐变成了或抽象或运动品牌的logo,但它已不再是那个时代的标志,而是变成了我们的日常穿着。当再回想起那些印着“别理我,烦着呢”,的文化衫时,不禁心生感慨,那不仅仅是一件衣服,而是我们青春的印迹和对自由的向往。那些逝去了的流行元素,终究成了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回忆。
三十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当时的朝流起起落落,终究在岁月里随风飘散,不留下任何痕迹。时光在我们的生命里一天天划过。潮流本就不是主流,就像流行音乐和舞蹈,从九十年代的摇滚霹雳舞,后又兴起的交谊舞,也只是偶尔会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如今又兴起的全民健身广场舞,每当夜幕降临,热情激昂的音乐响起,我也会来到现场,跟着节拍跳上几曲,动感音乐可以让人忘记烦恼,缓解着生活的压力,每当站在那里,总会等待那首“多么熟悉的的声音,陪我多少年风和雨,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酒干倘卖无》,随着词曲的释放,有时会在歌手深情的唱词里瞬间泪流……
简
介
作者简介
张蓓,原名张蕾,山东东阿人。山东省青年诗人协会会员,聊城作家协会会员,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曾在山东青年报、鲁西诗人发表诗文。
《东阿文萃》征稿公告
“文心通四海,华章自然来。”《东阿文萃》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篇文稿,确保质量。文稿须严禁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个人简介80字以内。
投稿邮箱:dongewenxue@163.com。相应文体亦可直接与吴福木13869539726(评论)、秦序朋18906350365(散文)、崔梅英13181062785(现代诗)、张淑贞15963189575(古体诗词)、张浩亮13563029595(小说)联系。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东阿文萃》编委会
编委会主任:许春雷
编委会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马淑敏 王涛 王庆军 王琼宇 王文娟 丛本华 司尚营 刘轩 孙平 张秀功 张立勇 张浩亮 张淑贞 吴福木 杨士江 陈效习 陈晓东 李静新 李太军 李兆昌 房义军 单清林 林继国 范玮 范凌霞 赵广飞 赵真真 高岩芳 耿攀 秦序朋 鹿清江 崔梅英 魏庆池
特邀顾问:弓车 刘广涛
顾问:王涛 范玮 高岩芳 马淑敏
主编:吴福木
副主编:秦序朋 崔梅英
责任编辑:张淑贞 张浩亮
审稿:吴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