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文萃|王铁柱:朋友圈里的“人性”

文摘   2025-02-04 08:13   山东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文心通四海 华章自然来




主编推荐语:

    这篇小小说表现的主题,我深有同感!本文细致入微,曲尽其妙,让人佩服。我们要有一个坦然的心态,最大的幸福就是提高自己,快乐他人。我们不要过多地计较、在乎他人的评价,做好自己最可贵!我们要有这样的“人性”。(吴福木)


朋友圈里的“人性”(小小说)


      王铁柱


     老王今年五十岁,是一名退伍军人。他曾在部队服役多年,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性格和乐于助人的品质。退伍后,老王回到家乡,成了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尽管离开了部队,但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作风,热心肠、讲义气,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助身边的人。

      老王的朋友圈不算小,里面有同学、战友、同事,还有多年不见的老邻居。这些朋友,有的是多年的老交情,有的是偶尔联系的熟人,但老王一直把他们当成自己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他喜欢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无论是工作中的小成就,还是生活中的小烦恼,他都愿意和朋友们分享。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老王渐渐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他开始意识到,朋友圈里的“人性”,似乎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美好。

     几个月前,老王遭遇了一场车祸。虽然伤势不算严重,但也在医院里住了好几天。事故发生后,消息很快在朋友圈里传开了,同学们、战友们、同事们纷纷发来消息,关心他的病情,祝他早日康复。老王看着这些消息,心里暖暖的,觉得朋友们还是在乎他的。

      “老王,听说你出车祸了,严重不严重?需要帮忙的话随时说!”这是老同学小张发来的消息。

     “兄弟,出事了可别一个人扛着,我们都在这儿呢!”这是老战友小刘发来的消息。

     老王回复着每一条消息,感谢着每一个人的关心。他在医院里并不孤单,每天都有朋友的问候和祝福。

     可是,当他从医院回到家,开始正常生活后,那些曾经热情问候的朋友们,却渐渐淡忘了他。没有人再问起他的身体状况,没有人再关心他是否完全康复。老王心里有些失落,但也没太在意,毕竟大家生活都很忙,不可能时刻关注他。

      又过了几个月,老王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他在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还尝试写了一些文章,没想到竟然被一家小有名气的文学杂志看中,发表了出来。老王很兴奋,觉得自己多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他第一时间在朋友圈里分享了这个好消息,期待着朋友们的赞美和鼓励。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朋友圈里一片寂静。那些曾经在他遭遇车祸时热情问候的朋友们,这次却都选择了沉默。点赞的,大多是一些陌生的网友,而那些熟悉的面孔,却一个都没有出现。

     老王心里有些难过,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朋友圈。难道真的是“我过得不好,你也不能比我强”吗?他不敢相信,那些曾经一起欢笑、一起奋斗的朋友们,竟然会是这样。

     有一天,老王在街上遇到了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小李。小李看到老王,热情地走上前来打招呼。老王心里有些复杂,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小李却毫不在意,直接问道:“听说你最近写了一本书,还当上了作家,是真的吗?”

     老王点了点头,心里有些苦涩。小李却突然笑了起来,拍了拍老王的肩膀说:“哎呀,我就知道你这人太爱出风头了。写书当作家,这是金钱社会,没钱寸步难行,你却当穷秀才……”

      老王愣住了,他没想到小李会说出这样的话。小李却毫不在意,继续说道:“你看看你,平时不声不响的,突然就冒出来这么一出。是不是想让我们这些老同学都羡慕你啊?”

     老王心里一阵刺痛,他终于明白了。原来,在这些朋友们的眼里,他的成功是一种“出风头”,是一种让他们感到不舒服的存在。他们可以关心他的病痛,可以同情他的遭遇,但却无法接受他的成功。

     老王回到家,坐在电脑前,看着自己刚刚发表的文章,心里五味杂陈。他想起了那些曾经一起奋斗的日子,想起了那些曾经一起分享快乐和痛苦的朋友们。可是现在,他却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孤独。

      他开始思考,是不是自己真的做错了什么。他只是想分享自己的喜悦,只是想让朋友们知道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可是,为什么朋友们却无法理解呢?

     “也许,他们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会想起我。”老王心里默默想着。

     几天后,老王又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一条消息。是一个老战友发的,说他最近生意失败,欠了一屁股债。老王看着那条消息,心里有些不忍。他想了想,还是给老战友发了一条消息,表示愿意帮忙。

     老战友很快回复了他,说:“老王,你真是个好人。不过,我知道你也不容易,不用为我操心了。我自己会想办法解决的。”

      老王看着老战友的回复,心里有些感慨。也许,他和老战友一样,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面对生活。只是,他没想到,这种面对方式,竟然会让他感到如此孤独。

     从那以后,老王很少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生活了。他不再期待那些所谓的赞美和鼓励,也不再关心那些朋友们的点赞和评论。他开始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写作上,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记录自己的感受。

     他发现,文字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可以让他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也可以让他在孤独的时候找到一丝慰藉。他不再需要朋友圈里的那些“人性”,因为他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

       有一天,老王收到了一本新出版的杂志。杂志的封面上,赫然印着他的名字和文章标题。他翻开杂志,看到自己的文章被排在了显眼的位置。他心里有些激动,但也有些平静。他知道,这是他自己的努力换来的,和朋友圈里的那些“人性”无关。

      他把杂志放在桌上,拿起手机,给那些曾经关心过他的朋友们发了一条消息:“朋友们,我的文章发表了。这篇文章,是我从部队上回来几十年后弃笔的第一篇,终于发表了。希望你们能看看,给我点赞。”

     消息发出去后,老王并没有期待任何回复。他只是想让那些朋友们知道,他还在努力,他还在坚持。至于他们是否回应,他已经不再在意了。

      几天后,老王收到了一条来自陌生人的私信。对方说:“老王,你的文章我看了,写得很好。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我能感受到你的努力和坚持。希望你能继续写下去,我相信你会越来越好的。”

     老王看着这条消息,心里有些温暖。他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是有真正欣赏他的人。也许,这些人并不在他的朋友圈里,但他们却能真正理解他,支持他。

     老王终于明白,朋友圈里的“人性”,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美好。那些所谓的关心和问候,往往只是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才会出现。而真正的朋友,是那些在你成功的时候为你高兴,在你失败的时候依然支持你。

      他决定,不再被朋友圈里的“人性”所困扰。他要用自己的努力,去寻找那些真正值得珍惜的人。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他会找到那些真正理解他、支持他的朋友。

     老王的笔,依然在纸上不停地舞动。他用文字记录着自己的生活,记录着自己的感受。他知道,这些文字,终将找到属于它们的归宿。而他,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2025年1月4日写于东阿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笔名:王铁柱,实名:王兴柱,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1990年参军入伍,2002年部队转业,退役军人,军旅业余作家。作品曾发表《解放军报》《人民军队报》《延安日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三等奖。





《东阿文萃》征稿公告

“文心通四海,华章自然来。”《东阿文萃》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篇文稿,确保质量。文稿须严禁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个人简介80字以内。

投稿邮箱:dongewenxue@163.com。相应文体亦可直接与吴福木13869539726(评论)、秦序朋18906350365(散文)、崔梅英13181062785(现代诗)、张淑贞15963189575(古体诗词)、张浩亮13563029595(小说)联系。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东阿文萃》编委会

编委会主任:许春雷

编委会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马淑敏  王涛  王庆军  王琼宇  王文娟  丛本华  司尚营  刘轩   孙平  张秀功  张立勇 张浩亮  张淑贞  吴福木  杨士江  陈效习  陈晓东  李静新 李太军  李兆昌  房义军  单清林  林继国  范玮  范凌霞  赵广飞  赵真真  高岩芳  耿攀  秦序朋  鹿清江  崔梅英  魏庆池

特邀顾问:弓车  刘广涛  

顾问:王涛  范玮  高岩芳 马淑敏

主编:吴福木

副主编:秦序朋  崔梅英

责任编辑:张淑贞  张浩亮

审稿:吴福木






东阿文萃
壮大作家队伍,促进文学繁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