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很多人的荨麻疹又开始犯了,瘙痒难耐,还十分影响工作和休息。那么,荨麻疹到底该如何治疗呢?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其典型症状表现为:出现凸起的、粉红色或与皮肤颜色一致的斑块,大小和形态不一,伴有明显的瘙痒、针刺或灼热感。
许多人以为荨麻疹就是单纯的过敏,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荨麻疹的病因十分复杂。
①从外部因素看,海鲜、坚果、牛奶、鸡蛋这类动物蛋白食物,还有各种食品添加剂,都可能是“罪魁祸首”;药物里的抗生素、血清制剂、疫苗等也有嫌疑。
②从物理因素看,温度忽冷忽热、阳光暴晒、压力摩擦都可能引发;花粉、动物皮毛、尘螨、真菌孢子这些吸入物也容易让人中招。
③从自身因素来讲,感染、情绪波动、内分泌失调等,都可能成为荨麻疹的“导火索”。而且,它的病因复杂多样,不少患者都很难找到准确病因。
治疗荨麻疹,关键是缓解症状和预防复发。对于一般荨麻疹患者,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是首选,如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奥洛他定等,能快速止痒、消除风团。但千万不能症状一减轻就擅自停药、调剂量,一定要按医嘱完成疗程,降低复发风险。
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症状反复超六周,抗组胺药效果不佳,就可以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或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口服抗组胺药物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的基础上,使用外用涂抹的药膏、洗剂来缓解症状。
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严重或急性发作的患者,可以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控制炎症,如糠酸莫米松凝胶、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
②其他外用药:如丹皮酚软膏、复方樟脑乳膏、炉甘石洗剂、甘霖洗剂、肤舒止痒膏等。
荨麻疹,中医称之为瘾疹。病因主要为禀性不耐,或风寒风热外袭,或饮食不节、肠胃湿热;或情志内伤,或冲任不调,或病久气血亏虚等。
常用的中成药有防风通圣丸、荨麻疹丸、肤痒颗粒、皮敏消胶囊等。此外,我们可根据四种不同证型,可选用不同联合方案进行治疗:
临床表现:风团色白或淡,遇冷加剧,得热则减轻,自觉瘙痒。伴有恶寒畏风,口不渴。
治法:疏风散寒止痒
用药举例:麻黄桂枝颗粒+荆防颗粒
麻黄桂枝颗粒可发散风寒,荆防颗粒则能祛风解表,两者联合使用,可快速缓解风寒引起的荨麻疹症状。
临床表现:风团色红,自觉灼热瘙痒,遇热加重,遇冷则减。多伴有发热、恶寒、恶心、心烦、口渴、咽部肿痛、胸闷腹痛等症状。
治法:疏风清热止痒
用药举例:清风散+防风通圣丸
清风散具有清热祛风的作用,防风通圣丸则能解表通里、清热解毒。两药联合应用,对于风团鲜红,灼热剧痒,发热恶寒,咽喉肿痛等症状有明显的疗效。
临床表现:风团发生时伴有恶心、呕吐、脘腹疼痛、腹胀、腹泻、大便黏腻等症状。
治法:疏风解表,通腑泄热
用药举例:防风通圣丸+润燥止痒胶囊
防风通圣丸能解表通里、清热解毒,润燥止痒胶囊则可润燥止痒、清热除湿。两者联合使用,可有效缓解胃肠湿热型荨麻疹的症状,尤其适合伴有消化系统症状的患者。
临床症状:风团反复发作,午后或夜间加剧,心烦易怒、口干不思饮、手足心热。
治法:养血祛风,润燥止痒
用药举例:当归丸+乌蛇止痒丸
当归丸可养血调经、润燥止痒,乌蛇止痒丸则能祛风除湿、养血润燥。两者联合使用,可有效改善血虚风燥型荨麻疹的症状,尤其适合慢性荨麻疹患者。此外,还可以选择三黄洗剂、丹皮酚软膏等外用擦洗。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药品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 END —
更多系统疾病用药知识学习,可微信端搜索小程序【心康助手】或点击下方卡片。心康助手小程序内不仅有400+常见病病因、病症、指导用药等视频资源,还有有趣有料的捉药师课程专栏,更有《药店新手成长必修课》、《门店运营官必学营销课》、《跟着中医学经典》等独家课程持续上新供药店人免费学!赶紧过来看看吧~
点击下方卡片
👇进入心康助手👇
400+常见病病因、病症用药指导
联合用药、销售技巧……想看就看!
赶紧约上小伙伴一起来体验吧~~~
文章对你有用就点个“👍” 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