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
对比《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新版诊疗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发病机制、病理以及儿童和老年人流感临床表现、并发症,增加了临床轻型和中型分型标准,完善了重型和危重型标准;并细化了抗病毒治疗原则以及重症病例呼吸、循环等支持治疗措施,对流感中医辨证治疗予以调整优化。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在抗病毒治疗方面,新版方案对临床医生的指导意义更强了。”临床中,一些医生面对流感重症病例时,可能使用多种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或增加药物剂量。但实际上,没有证据显示联合治疗、剂量加倍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新版方案首次明确“不建议联合应用相同作用机制的抗病毒药物和增加药物剂量”,对流感治疗做出进一步规范,保障了患者医疗安全。
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
我国目前上市的对流感病毒敏感的药物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RNA聚合酶抑制剂和血凝素抑制剂三种。
①奥司他韦:奥司他韦胶囊/颗粒剂适用于1岁及以上儿童及成人。奥司他韦干混悬剂适用于2周龄以上儿童及成人。
②帕拉米韦:适用于成人。
③扎那米韦(吸入喷雾剂):适用于成人及7岁以上儿童。
①玛巴洛沙韦:玛巴洛沙韦片剂适用于≥5 岁儿童及成人,干混悬剂适用于 5~12 岁儿童,均为单剂次口服。
②法维拉韦:适用于成人新型或再次流行的流感的治疗,但仅限于其他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时使用。
阿比多尔:用量为每次200mg,每日3次,疗程5天。
诊疗方案适用于所有人群,包含孕妇、儿童及患有各类基础疾病的患者,不同地区皆适用本诊疗方案,但需秉持因时、因地、因人的“三因制宜”原则灵活应用。
症见: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口干。舌质边尖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基本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 15g、连翘 15g、桑叶 10g、菊花 10g、桔梗 10g、牛蒡子 15g、芦根 30g、薄荷(后下)6g、荆芥 10g、生甘草 3g。
煎服法:水煎服,1 日 2 次。
加减:苔厚腻加藿香 10g、佩兰 10g;咳嗽重加杏仁 10g、炙枇杷叶 10g;腹泻加黄连 6g、葛根 15g;咽痛重加锦灯笼 9g、玄参 15g。
症见:发病初期,恶寒,发热或未发热,无汗,身痛头痛,鼻流清涕。舌质淡红,苔薄而润,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基本方药:麻黄汤加味。炙麻黄 6g、炒杏仁 10g、桂枝 10g、葛根 15g、羌活 10g、苏叶 10g、炙甘草 6g。
煎服法:水煎服,1 日 2 次。
加减:咳嗽咳痰加前胡 10g、紫苑 10g、浙贝母 10g。
症见:恶寒,高热,头痛,身体酸痛,咽痛,鼻塞,流涕,口渴。舌质红,苔薄或黄,脉数。
治法:解表清里。
基本方药:大青龙汤加减。炙麻黄 6g、桂枝 10g、羌活 10g、生石膏(先煎)30g、黄芩 15g、知母 10g、金银花 15g、炙甘草6g。
煎服法:水煎服,1 日 2 次。
加减:舌苔腻加藿香 10g、苍术 10g;咽喉红肿加连翘 15g、牛蒡子 10g。
症见:高热,咳喘,痰粘、痰黄、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基本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炙麻黄 9g、杏仁 10g、生石膏(先煎)45g、知母 10g、浙贝母 10g、桔梗 10g、黄芩 15g、瓜蒌 30g、生甘草 10g。
煎服法:水煎服,1 日 2 次。
加减:便秘加生大黄(后下)6g、厚朴 6g。
症见: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咳嗽,喘促短气,少痰或无痰,便秘腹胀。舌质红绛,苔黄或腻,脉弦滑数。
治法:解毒清热,通腑泻肺。
基本方药:宣白承气汤加减。炙麻黄 9g、生石膏(先煎)45g、杏仁 10g、瓜蒌 30g、知母 15g、鱼腥草 30g、葶苈子 15g、黄芩 15g、浙贝母 10g、生大黄(后下)6g、赤芍 15g、丹皮 12g。
煎服法:水煎服,1 日 2 次;必要时可日服 2 剂,每 6 小时口服 1 次。也可鼻饲或结肠给药。
加减:高热神昏加安宫牛黄丸 1 丸;喘促重伴有汗出乏力者加西洋参 15g、五味子 12g。
症见:神识昏蒙,唇甲紫暗,呼吸浅促,或咯吐血痰,或咯吐粉红色血水,胸腹灼热,四肢厥冷,汗出,尿少。舌红绛或暗淡,脉微细。
治法:益气固脱,泻热开窍。
基本方药:参附汤加减。生晒参 30g、黑顺片(先煎)10g、山萸肉 30g、生大黄(后下)10g、生地 30g、丹皮 12g、炒山栀10g。
煎服法:水煎汤,1 日 2 次;必要时可日服 2 剂,每 6 小时口服 1 次。也可鼻饲或结肠给药。
症见:神倦乏力,气短,咳嗽,痰少,纳差。舌质淡,少津,苔薄,脉弦细。
治法:益气养阴。
基本方药: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沙参 15g、麦冬 15g、五味子 10g、浙贝母 10g、杏仁 10g、青蒿 10g、炙枇杷叶 10g、焦三仙各 10g。
煎服法:水煎服,1 日 2 次。
加减:舌苔厚腻加芦根 30g、藿香 10g、佩兰 10g。可按照辨证施治原则根据药品说明书选用相应中成药。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药品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 END —
>
▲流感必备「清开灵颗粒」清热解毒,缓解喉咙肿痛,这9种联合用药方案值得收藏!
文章对你有用就点个“👍” 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