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过一天,就如何过一生

职场   2025-01-15 07:07   上海  

来 源 | 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作 者|Lachel


我发现,许多人总会有这么一种思维模式:

容易把许多事情,都当成一种「任务」。


什么意思呢?他们会有一个默认的生活模式,

几点起床,几点上班,在公司做些什么,

然后下班,到家,陪一下家人,

自己看会剧、打会游戏,

可能再看会书,睡觉,迎来新的一天

—— 这是一个「日常」的状态。


而一旦需要打破这种日常的状态,

比如,突然想学一门课程,往往就会有两种结果:


第一种,是给自己这么一个心理暗示:

这是一项新的任务,

我不能用日常生活的状态去处理,

我需要好好准备一下,才能去行动。


这就会导向什么呢?拖延。


往往你准备着准备着,几年时间就过去了,

但你还没准备好,

回过头一看,才发现好像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机。


其实日常生活有那么忙,忙到没有办法去行动吗?


好像也没有,

每天依然还是有不少时间休息、追剧、刷手机 —— 但就是从心里感到:

这是一件非日常的「任务」,

我得转变一下状态,

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去攻克它。


但究竟要做什么准备呢?什么时候才能准备好呢?不知道。


第二种则好一些:做好准备了,也开始行动了,但往往会给它赋予很强的意义和仪式感,一门心思向着「完成任务」的方向冲刺。


比如:

  • 设定一个量化的目标,
    告诉自己,我必须在多少天之内,
    做出多少成果,才算是完成了这项任务;


  • 把目标分解到每一天,进行跟踪打卡,
    要求每天都必须完成一定量的事项,
    如果没有达到,就要复盘、反思,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


  • 为了更好地达成任务,让自己进入「战备」状态,
    把日常生活中一些非必须的事情都给暂停,
    一切为这项任务开道……


这种情况呢,稍微好一点,至少有所行动,也有结果了。


但同样很容易出现两种结果:


第一,在这个冲刺的过程中,你很难体验到幸福感和成就感。


因为你很容易只盯着最终的目标,

你每天计算的都是

「我有没有做完今天的目标」「我离最终目标还有多远」,

你的所有快乐,

都只有在达成目标的那一刻才能享受到。


除此之外,你能感受到的大多只有压力。


为什么呢?因为你会很容易把「达成每天的目标」当成及格线。


那么,当目标达成时,你不会特别开心,因为这是「必须做到的」;

但当目标没有达成的,你会感到焦虑,

因为你离最终目标的距离又被拉长了。


这一点,其实跟之前讲到的「延迟满足」是相似的:

我们总是给未来过高的期待,

甚至牺牲掉「当下」去追逐「未来」。


但这种牺牲,真的值得吗?


第二,在这种漫长的期待和压力之下,你很容易怎么样呢?


半途而废。


最常见的情况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坚持」的能力。


一开始兴致勃勃,坚持了几天之后,

终于有一天因为种种原因没做完,

于是,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告诉自己:

反正也没办法完美了,进度赶不上了,算了吧。


想一想,有多少次你定下了计划,

但因为没能达到心目中完美的标准,

在中间就放弃了?


久而久之,一旦这种情形出现太多次,

就很容易给自己打上这样的标签:

「我果然不适合做这一行」「我太没有耐性了」

「我一点都不自律」「我真是三分钟热度」……


从而,你会更加倾向于用负面、否定的方式评价自己,看待自己,

更容易导向自我怀疑。


下一次产生类似的热情和计划时,可能都会在心里犹豫一下:

过去那么多次都失败了,还行吗?


但你却很少真正去思考:

其实你也许未必是能力不行,而是做事情的方式不对。



01


我把这种做事情的心态,称为「任务心态」。


很多时候,你未必是能力不行,也未必真的是三分钟热度,

可能只是「任务心态」在作祟,

不断地向你施压,为你带来阻力而已。


为什么人会有「任务心态」呢?其实很好理解。


我们知道,大脑是天生向往稳定的。


它希望每天的生活方式都是可预测的,

每天要做的事情都是熟悉的,

尽量避免陌生的挑战,因为那样会消耗大量的能量。


因此,当出现任何打破这种稳定的事物时,

大脑就会倾向于把它跟日常的生活区分开,告诉自己:

这只是一个例外,它并不是常态,

我们的生活仍然是稳定的,

我只是需要把这个不安定因素给解决掉,

然后一切马上就会恢复原状。


这就导致了,很多时候,我们其实都在「救火」:

我们热衷于捍卫和保护自己的日常生活,

把一切超脱于日常生活的事情,

都看作是对日常生活发出挑战的敌人。


而把这个敌人歼灭、攻克,就是我们需要去完成的任务。


所以,我们要么就是回避这些任务,

让自己继续沉浸在日常生活之中;

要么就是进入战备状态,

全力以赴,争取用最快速度、最高效率,去把它给干掉。


但问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真的值得我们去捍卫和保护吗?


这其实就是许多人陷入的误区:


一方面,我们许多时候的日常生活,

其实多少有点空虚、无聊、低价值,

我们只是在完成身边的人希望我们去做的事情,

用这些事情来填充每天时间的空隙。


抑或是跟随大脑对即时反馈和碎片信息的本能渴求,

不断地给大脑喂养「糖分」。


另一方面,我们又同时向往着自我提升,

渴望着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有能力,

而自我提升的方式,往往又会被我们下意识地当成「任务」,

当成对日常生活的挑战,

从而,被这种「任务心态」紧紧地束缚住,举步维艰……


这就导致了一个怪圈:

停下来,很舒服,但是不满足;

往前走,能满足,但是不舒服。


而徘徊在中间呢,既不舒服,也不满足,

久而久之,还会慢慢觉得自己「不够好」。


很多人对生活的挣扎和失望,从本质上来说,其实都是源于这一点。


其实,如果我们跳出这套「任务心态」的禁锢,

重新思考我们的生活模式,就会发现,

我们改变生活的尝试之所以会失败,

究其原因,其实从一开始就错了:


我们不应该把「自我提升」看作是一种任务,

把它跟日常生活区分开,

而应该把它理解为就是日常生活本身。


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要想真正做成一件事情、学会一样东西、获得自我提升,

更好的方式,不是把它当成一个非日常的、亟待去解决的任务,

而是把它化入你的日常生活本身,

让它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为什么呢?很简单。


任何一样东西,你需要真正做出成果,都是需要长期的践行才可以。


但当你把它当成一项任务的时候,其实就已经隐含了一个假设:

我只要把这项任务做完,就完事了,我就可以掌握/学会/做成它了。


所以,很多时候,当我们去制定一个计划,设立一个目标,

再兴致勃勃地去冲刺、打卡,其实更多地是像一个游戏:


我们只是沉浸在

「付出了努力」「忍受了煎熬」「捱到了结果」

本身的体验中,感动了自己而已。


这种体验最大的效果,可能就是让我们自己确认到:

「喔,我是很棒的,我成功地坚持了下来,

达成了自己设立的目标,棒棒哒!」

从而给自己的评级调高一颗星。


但我们真正从中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做出了什么,成长了什么呢?


也许就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02


因此,一个更好的思考方式是什么呢?


是用「优化心态」,替代「任务心态」:


具体来说,我把做成一件事情,大致分成三步:


1)意愿。


要想做成一件事情,

无论是学习一门技能,还是做出一个成果,

你首先必须有非常强烈的意愿,想要改变现状才行。


说实话,这一点其实就已经是一个足够高的门槛,足以劝退很多人了。


很多人的真实感受其实是这样的:

我对现状不够满意,

但似乎好像也没有一个更明确的方向,

感觉可以试试看,如果太麻烦的话就算了吧……


因此,很多时候你之所以会感到「坚持不下去」,

其实未必是你没有耐性,

很可能是因为你缺乏足够的意愿而已。


2)习惯。


有了意愿之后,要怎么做呢?


定目标,列计划,排除万难,一步步向着目标迈进吗?


不是的,我一直都不提倡这么做。


实际上,你把一件事情看得越重、越严肃,

你真正能够做成它的几率其实反而是不高的。


为什么?因为你很容易患得患失,

很容易为了它而牺牲掉其他「次要的」事情,

让它在你的心智中占据过高的比重,

从而把遭遇到的一切失败、挫折、压力都无限放大。


真正要做成一件事情,

更好的做法,是把它简化成最简单的步骤,

然后融入到每天的日常生活里面,

把它变成一种习惯,代替掉自己的旧习惯。


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之间一天天去践行它,让时间来酝酿、发酵。


它不应该是一种需要去严肃对待的任务,

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下意识行为。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长期地持续下去。


改变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量变产生质变。


3)反馈。


为什么我不提倡「任务心态」和「延迟满足」?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反馈的路径太长了。


你需要把一件事情彻底做完,才能享受到它所带来的回报和幸福感。


但在这个过程中,你是无法获得足够的反馈的。


这就导致了:除非你的意愿足够强,

强得可以令你冲破种种阻碍,

否则你是很难真正「坚持」下去的。


所以,更好的模式是什么?


是从你去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

去获取成就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依靠这些反馈来支撑你不断前行。


也就是说:

当你去行动的时候,要关注行动本身,享受行动的过程,

而不是只盯着行动能够带来的结果。


只有做到这一点,你才能够真正地把这件事情长期地「持续」做下来。


以上这三点,共同组合起来,其实就构成了什么呢?


对原有的、旧的「日常生活」的一个「优化」过程。


就像一台机器一样。


你觉得它工作得不够顺畅,

于是找到零件里面老化比较厉害的地方,

用新的、更先进的零件去替换它,让它跑一跑,

再把下一个零件换下来,换上新的零件,再跑一跑……


用这种方式,不断地「更新」「优化」我们的日常生活,

使得它离我们理想中的样子更近一步。


这才是真正能够长期持续做成一件事的模式。



03


举几个例子:


我跟每一位学员都讲过:

任何一门课程,

都只能在短时间内教给你一些思考方式,

绝不可能真正改变你的行为模式。


一定不要认为学完了就完事了,

就把学到的内容抛诸脑后、去学新的东西了,

这样是不可能有成长的。


要想真正把学到的知识化为己用,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是在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中,

有意识地留意那些能够跟课程内容对应的场景,

然后让自己停一下,

先别用习惯的旧模式,

而是用课程教给你的新方法,试着去践行一下,

代替自己的旧模式,再去观察和思考,

看看这个新方法手感怎么样,

有什么问题,效果怎么样……


不要贪多、求快,哪怕一周只能尝试两三次,

一个新方法要磨合一个月,也是可以的。


不断地践行它,直到它逐渐被内化、吸收,

完全成为下意识的本能了,

再去尝试下一个新方法,以此类推。


同样,每当有学员问:

「老师,我想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可以怎么做?

是不是要给自己定个目标,每天练习多少字之类?」时,

我都会回答:


要去找到一个能够让自己舒适的、能够长期持续下去的方式,

把它变成习惯。


不需要追求量,甚至每天两三百字都行,

但一定要让自己感觉足够舒适,

能够每天都写一写,

不需要付出太多额外的努力,这样才能奏效。


很多人常犯的毛病就是:

寄希望于在短时间内冲刺突击,

希望通过高密度的努力来尽可能缩短时间,

但这其实是很难的。


学习和成长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你要改变的不是一次行为,

而是你整个生活和思考方式。


再比如,前阵子有读者问我,

每天花多长时间学习,我回答他大约3-4个小时。


他很惊讶,问:是不是因为现在不用上班,才能有这么多时间去学习?


其实不是的。多年前我还在上班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个节奏。


通勤,吃饭,下班回家到临睡前,都可以拿来学习,

实在不行还可以摸鱼嘛。


没有这个习惯的人可能会觉得这很厉害,

但其实对于我,这就是一个稀松平常的习惯而已。


当然,不是让大家每天都要花3-4个小时去学习,

这个可能不现实,重点是:

一旦你把一件事情变成每天的习惯,

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

那么你就不会感到它有多困难、多复杂。


日积月累,你就能够不断从中获益,

而无需刻意去思考「如何自我提升」。


所以,重点是设计好自己「日常生活」的生活方式。


不妨试着按这个步骤来操作:


1)把自己每一天的时间耗费记录下来,

持续一段时间,然后复盘一下,

看看其中有哪些时间段是可以优化利用的。


2)想一想你想做些什么、学些什么,

然后列出一个简单的规划表,

找出一些简单的行为,安排到每天里面。

一开始可以尽量简单一些,时长在半小时以内即可,

一定要足够简单,可以立刻行动,无需心理负担。


3)试行一段时间,如果感到吃力,

就试着调整其他的活动来配合它;

如果还是不行,就把时间再缩短一点。

一定要找到一个令自己感到舒适的节奏。


4)等到完全适应了这个习惯,

每天不做点什么就感觉不舒服的时候,

就意味着你完成了。

这时,就可以瞄准下一个行动,

继续安排到每天的惯例里面。


以此类推,不断循环。


这就是一个不断设计、调整和优化「日常生活」,

让自己朝着想要的方向行进的过程。



04


最后,分享几个小技巧,帮助你更好地进行「优化」。


1. 挖掘意愿


前面讲过,劝退许多人的,可能就是第一步:

意愿。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我们的意愿和动力呢?


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尽可能拓展你的生活圈子,

去接触更多的人和生活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会逐渐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

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我之前一直讲:

弄清「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但这个问题,

绝不是你拘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空想,

就能想出来的。


你必须先走出去,打破日常生活,

去跟更多的新鲜事物碰撞,才有可能找到答案。


只有找到自己的方向,培养起足够强烈的意愿,一切才有改变的可能。


2. 替代旧习惯


有了充足的意愿,一个最容易碰到的障碍,

可能就是遇到对应场景的时候,

想不起要用新的习惯去替代旧习惯了。


这一点,我自己的做法是想办法去提醒自己。


比如用便利贴,把需要采取的行动记下来,

贴在对应的场景,让自己看到就能够立刻唤醒意识。


大家也可以尝试一下。


另一个做法,就是把新习惯放在一个根深蒂固的旧习惯后面,

用旧习惯作为触发点 —— 也就是我常用的「一……就……」方法。


举个例子:

我写作时常常一坐就是大半天,于是就告诉自己:

「一起来喝完水,就运动一会儿」。


这样,就可以让自己偶尔起来活动的时候,能抓住碎片时间运动一下。


这也是一开始建议只培养一个新习惯的原因。


如果你想培养的习惯太多,

那么很容易占据太多的认知空间,

让你感到要记住太多东西,

从而疲惫不堪。慢慢来,不要急。


3. 寻找获得感


如何让自己在尝试新习惯的时候能获得反馈呢?


一个小技巧就是:从自己的好奇心和实际需求出发。


我在之前的文章 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 中讲过:

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


你必须先充分去拥抱生活、体验生活,

从生活中发现不够满足的需求,

或是存在好奇和疑惑、想要解开的问题,

再针对这些需求和问题去有针对性地学习,

这样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举个例子:

学一个领域,你辛辛苦苦坚持背书、做题、整理框架、梳理笔记,很勤奋,

很卖力,但这个过程有效吗?


可能不那么有效。你很容易半途而废,

即使坚持了下来,学到的东西多半也会在以后忘掉。


另一种方式:

你先找到感兴趣的问题,把学习的过程,

变成一个个不断解决自己问题的过程,

每一天的学习就是一个对思维的整理、对答案的更新。


那么,你可能压根不需要「坚持」,

它对你来说,

本身就是一种放松和愉悦,压根不需要你去「努力」。


这可能才是更好的方式。


忘了在哪里听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棒,也分享给大家:

你如何度过每一天,也就如何度过这一生。


不要忘记,组成我们生命的最重要部分,永远都是我们的「日常生活」。


愿每个人都能善待好自己的每一天。


-end-


作为HR,一定要给自己及时充电!我们的数百位HR大牛和管理高手,为大家准备了丰富的线下公开课、实操班、峰会活动和线上训练营,与大师同行,和同行作伴,专注HR伙伴的个人业务技能提升。

近期这堂AI提效:HR工作效能跃升实战课,更是企业人才战略升级的加速器,帮助HR们建立对AI办公的兴趣,提升日常工作效能。以此为切入点,打造个人AI标签,成为懂AI的“新HR”。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咨询!

每天学点HR
HR小白进阶为HRD需要的这里都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