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生物多样性日,从2020年开始,得益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的会址定为中国云南的昆明市,中国民众,特别是昆明市民对“生物多样性”这个名词逐渐有了很多的了解。通过动、植物博物馆的开放,从政府到民间的生物多样性宣传活动和知识普及,从街头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到校园的艺术创作展出,普通老百姓对“生物多样性”,可以说已应知尽知。
回顾 COP15从筹备到召开的三年,作为深度参与组织儿童活动的民间机构——钛友益思国际教育亲历了这个艰难却有成就的过程。钛友益思在生态环境部和中国儿童中心的指导下,承办了CBD COP15的儿童“边会”——“多样的生命 多彩的世界”儿童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科考调研活动,带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青少年,深入上述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考察保护区的减贫与乡村振兴,少数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议题,探讨最接“地气”的保护模式,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项目产出近百篇高质量的科考报告,其中部分被收录进由中国儿童中心主编的《中国儿童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案例集》(出版中)。尽管过程相当曲折,包括原本承诺公益捐赠支持所有活动的“捐赠方”的突然缺位,钛计划与合作伙伴一起努力,解决资金和人力困难,圆满完成了该公益项目的其他事项,为这场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决定人类命运的会议做出了一点小小的贡献。
生物多样性与儿童有着很强的关联度。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都是保障粮食和水资源安全的关键所在。我们餐桌上的五谷杂粮美食以及我们五感所“触摸”到的多彩世界,正是得益于生物多样性。这些不同的生命体,通过自己的遗传基因,物种特征,以及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这是人类更好的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如果生物多样性像现在这样继续下降,那么它对整个生态体系,以及生态系统服务所能带给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的丰富的营养,食物和干净的水,以及应对疾病的药物原材料都会受到影响。
作为成人,我们需要理解儿童是受环境变化的影响最大的群体,同时,他们也是主动的行动者和独立的个体。儿童参与是指儿童有权利对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发表自己的意见。成年人应当根据他们的成熟程度予以听取和适当采纳。
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机构,钛计划做过不少的尝试,让青少年通过学习和实践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参与到不同的家庭、社区、社会事务中,为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的理解和解决,去行动去发声。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向成人世界传递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同时也能有效地锻炼自己的责任感和领导力,成为更加负责的全球公民,为中国之崛起而努力。
我们认为积极的儿童参与,有赖于有效的知识流动,直接的经验积累和大众的传播认知。因此我们首先做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生物多样性的现状。通过全国科普公益讲座,让孩子们了解生物多样性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保护,现在保护的情况怎么样了。
5、6月份正好是亚洲象返回的时间。这个濒危物种自带流量,所以它一路走,铁木老师一路讲,一不小心讲成了亚洲象保护的网红。通过这个讲座,孩子们不仅明白了亚洲象作为极度濒危的旗舰物种,它的生活环境,以及气候的变化,对它而言的生存挑战,还包括当地巡护员和森林公安的职责分工,如何匹配到对物种的保护等等问题。
同时,我们与百度一起开发了网友们最关心的100个生物多样性问题的硬核科普视频,以及线上发起的一系列的生物多样性话题和互动等活动。
此外,最有深度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和科考活动,是让孩子们进入真实的丛林,理解其中的法则,成为捍卫多样生命的勇士和志士。这需要体系化地理解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关系。也就是自然跟人,人跟人的关系。在此,我分享三个方面的观察。
首先,通过调研,孩子们明白了自然界不光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更依赖于万物共生的自然奥秘。
左上方的这张图是荷包蛋同学拍摄的,他说:
“这是巡护员为了方便上山去观测和为滇金丝猴输送食物临时观测点,看到这个房子的时候,我感觉它已经跟自然融为一体了,它就是自然的一个部分。
”由此可见,孩子们体悟到人也是生态环境中的一环,人类中心主义是否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成为了他们感兴趣的议题。
其次,孩子们通过实地的走访,理解了知识和经验不仅来自课本,学校,和实验室,它还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传统的本土智慧当中。右上角的余建华爷爷,他是放下猎枪成为这片原始森林的最早一批巡护员。他是被称为唯一的一位能跟滇金丝猴对话的人,就像珍 古道尔,可以跟黑猩猩来进行交流,余爷爷也能跟滇金丝猴交流。在对他的采访中,同学们了解到,傈僳族虽然传统上是狩猎民族,但他们对猎场、狩猎时间和狩猎对象都要严格的要求。
例如,他们的猎场是要定期轮转的,因为要留给自然界恢复的时间,就像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农业的轮作,也是要留给土地足够的时间自然恢复肥力和生机。这些传统的知识和智慧,也是目前联合国所倡导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对解决生物多样性退化和全球气候危机都有重要的贡献。
最后一点是超越疆界的旅行。
去年四月底开始,一群亚洲象一路向北,走到了快接近COP15的昆明会场,感觉要去参会。
对于亚洲象来说它们没有国界,在老挝和中国来回迁徙。
由于城市扩张,规模种植,大型基建等,造成它的生存空间被挤压,栖息地碎片化,这次北上,让全球人士开始关注类似于国家公园保护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这种嘴巴像勺子的候鸟叫勺嘴鹬,被IUCN列为极危物种,全球大约600只。
2019年这位英国大叔在全球湿地保护的鼻祖机构WWT,给来自中国的钛计划学员介绍他们的方舟计划,就是从俄罗斯把勺嘴鹬的蛋运到英国slim bridge的湿地进行孵化和研究,再野化放归,以协同提升这个种群的恢复。而接受同学们采访的土生土长的新盈红树林保护区的巡护员罗理想,成为了在海南发现勺嘴鹬踪迹的第一人。一只小鸟的安危串起了全球不同国家的保护力量,儿童调研员们也感受到自己正在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力量中的一员。
在海南科考调研时,来自昆明的刘同学拔掉了一株硕大的拉关木,这种早年缺乏研究,引回海南种植的外来红树已经成为了会破坏当地的红树生境,危害当地的生态系统的外来物种。
从认知到理解再到行动,儿童调研员都积极审慎地参与。无论是调研报告,学校演说,还是社交媒体的倡导,儿童调研员们正在传递他们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声音,我们也希望这样的声音能够成为主流,让世界看到中国儿童参与的价值和力量。
从协议到协力,从来都少不了青少年的参与!
通过设计和创造鲜活的实践体验和思维探索,让儿童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这也是钛友益思的核心使命。
感谢生态环境部、中国儿童中心对钛友益思组织儿童参与系列活动的支持和认可,感谢蒋南青、丁莹、郭敏老师,威立雅,丝路文化,贝壳基金会,UC教育,奶酪国际,以及所有支持到儿童调研活动的老师和家长,让中国青少年的声音可以穿越大洲和大洋,与全球青少年一道思考和行动!
最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减少碳排放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来保护每个物种在这个星球上的生存权,具体如何做,可以免费在线学习,请点链接:「公益课程」 变身“后羿”,成为减碳达人
也欢迎参加我们今年暑期的全球可持续发展之旅,文末有项目链接!
更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实践的国内外暑期研学项目,正在招募!
长江第一湾生物多样性与滇金丝猴保护项目(点击图片)
英国可持续发展之旅项目(请点击图片)
2023年7月29日-8月11日 已满
让孩子感受到价值和责任,用深度的学习方式联结自己和世界,激发个人学习和成长的内在动力,钛计划深耕可持续发展教育6年,带着孩子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双手拥抱现实,用语言跨文化交流,用心感悟生命价值,用脑深度思考和学习!点击:了解前些年钛计划的项目
在泰国,我们深入社区,从神秘的18个鱼塘入手,考察传统泰北农民的日常生活起居以及与万物关系的相处模式。
在英国,我们一眼看老牌工业革命王国的坚硬辉煌,一眼看人类发展模式转向的诸多求索。
在美国,我们体验传统与现代、保护和抗争、生存与毁灭之间的张力文化。
在非洲肯尼亚,我们游走在最接近人类诞生之初模样的土地上,把自己彻底交给无偏无倚的天地之间,思考“人类向何处去”“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这样宏大终极的命题。
在中国,我们走入原始森林,研究濒危滇金丝猴的栖息地保护,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功以及绚烂的少数民族文化;在亚洲象的栖息地理解它的出走与回归;在藏龙卧虎的金色大理古国,探寻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民族的文化交融所折射出的沧海桑田……
过去的三年里,同学们错失了很多学习与看世界的机会。
好在春天终于来了。
今年暑期,跟我们一起踏上可持续发展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