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在读

文摘   2024-05-14 21:32   四川  

每晚睡前看几页书,保持阅读的状态。偶尔有事耽搁,会有“今天被荒废了”的不适感。四月读的书虽不多,也算是平稳推进了“阅读”这件事吧。

《逆行的霸主》

刘勃——著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小学生都不会陌生,而史学家眼中的“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刘勃用很多史料作为佐证,尽力还原一个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书中引用了很多文言文,好在作者很贴心地都做了讲解,不读这部分引文,也不影响阅读体验。

为什么要读历史?正如《史记》之于司马迁,作者也有话说,而读者也可以试着去探寻作者背后的“春秋笔法”。

《看不见的日本》
[日]赤松利市——著

这本书的体量不大,很好读。作者本身就很有意思。作为“居无定所”的传奇作家,身处社会底层,他的视角本身就带着一种纪录片的意味。

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作者于灾后重建期间前往核污染现场从事清污工作。在作者的叙述里,作为临时派遣工,尤其是从事清污工作,本身就处于不被公众待见的境地。社会需要这样一群人来做这些清理工作,但大众并不希望在生活的场所中见到这类人群,避之如瘟疫。这种对身份和职业的歧视,在哪个国家都不罕见。人们总是对那些看不见的部分视若无睹,又总是理所当然。

读来最触目惊心的还是作者与“临时同事”们相处的细节记录。真正的贫瘠,并不只是物质上的匮乏。精神上的贫乏,以及同类的相戕与空间的挤兑,那种来自人性最卑劣的恶意,让人不寒而栗。

《我的青春之城——回到伊沃托》
[法]安妮.埃尔诺 ——著

这本书是由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在伊沃托发表的演讲和一些生活照片、日记节选和友人的通信汇编而成。

从小镇女孩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路走来,所有的起点都要回到“伊沃托”,那是作者写作的经验之地,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从一个普通的小镇女孩成长为作家,这条路上,家庭和学校教育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让她的野心和梦想最终都有了栖息之地。

《异类》
[加]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著

讲成功学,常常强调天分和努力的重要性。“成功就是90%的汗水加1%的灵感”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就是例证。

而在作者眼中,成功并不仅仅跟天赋和努力有关,也许需要一些运气,甚至你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也会在某种程度上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有时候,这部分反而是“天才”何以成为“天才”的最不被看见的重要因素。

《你的懒惰让我愁肠百结》
[美]F.S.菲茨杰拉德——著

这本书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德写给女儿的家书合集。跟全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他在信中对女儿的学业、交友等苦口婆心、“喋喋不休”。

时而是最柔情的父亲:“我一定非常爱你,因为你能令我的心情上下颠簸”;时而严厉警告:“希望你在普林斯顿的舞会上玩得开心,请不要开心到引火烧身……以及,如果你得意忘形了,别说我是你的监护人!”

那些自己成长路上吃过的苦头,绝计不要让女儿再犯:“拜托尽量把可以移交他人的工作委派出去,不要耽误自己的学业。看到同样的错误分别出现在两代人身上,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在这里得到了情理之中的统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是对这本书最好的注解。

《艺术星球》
[德]希尔克.弗里——著

这本书介绍了西方文艺复兴后出现的最伟大的画家。

这些伟大画家在前人的基础上,或兼收并蓄,或突破革新,开启一代又一代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流派。

那些艺术创作背后的故事,画家的生平故事,如何在艺术领域里突围,又如何在现实生活与艺术创作中的挣扎、拉扯……都值得一读再读。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

[德]海克.法勒——文 [意]瓦莱里奥.维达里—— 图

这本书的诞生源于一份礼物。

有的创作者是一开始就在这条创作道路上耕耘,而有的创作者是在某种契机下,才开始自己的创作。

这本绘本的作者原来是编辑,新出生的侄女激发了她创作的想法。看到婴孩纯真的眼眸,她在那一瞬间闪过孩子的一生。

她邀请著名插画家瓦莱里奥.维里达共同创作,在采访了形形色色的不同国籍、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群后,集合而成了这个0-100岁的故事。每一页的数字恰好对应的是这个年龄的故事。

文字不多,插图本身就很精彩。文图相得益彰。不同年龄的人来读,因其人生阅历和背景的不同,阅读感受也会很不同。

一亩方塘
愿做一棵开花的树,坚守一方土地,时有云雨时有风,细听深情轻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