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专利特等奖+2

企业   2024-09-22 17:54   湖北  

日前,在第四届工程建设行业高推广价值专利大赛中,铁四院11项专利获奖,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铁四院在本届大赛收获丰硕,连续三届荣膺特等奖,是大赛历史上唯一一个同时获得2项特等奖(仅10项)的单位,也是一等奖及以上奖项获奖数量最多的单位,获奖专利涵盖智能勘察、智能运维、装配式建筑、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强劲的科技创新实力。
专利名称
等级
单位
滤波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特等奖
勘察院
一种封闭的预支护隧道结构
特等奖
隧道院
一种预制轨枕板或轨道板式无砟轨道的湿接式装配方法
一等奖
线站院
模数式伸缩装置以及桥梁
一等奖
交通院
轨旁多功能探伤集群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一等奖
机动院
一种多工位卷闸式升降自动防淹挡板结构
一等奖
城地院
牵引变电所互联综合接地系统后工频短路安全性评价方法
一等奖
电化院
注浆填充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等奖
运维
公司
一种隧道衬砌背后预留径向注浆装置及系统
二等奖
交通院
一种票检、安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
二等奖
通号院
扩底钻头及使用该扩底钻头进行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的方法
三等奖
西南
公司




特等奖

滤波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专利解决了现有北斗自主导航算法中无法对观测异常及状态异常进行处理的问题,提高了北斗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带状工程沿线优于2厘米高精度动态位置服务和应用,填补了铁路领域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的国内外技术空白。关键技术已纳入铁路行业首个北斗应用标准《铁路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技术规程》。


一种封闭的预支护隧道结构

首次提出了一种全封闭的预支护隧道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在隧道修建时存在沉降控制难度较大、分块开挖工期长、需要内部架设支撑工序复杂、影响地面交通等问题,能够形成稳定的隧道开挖预支护,有利于隧道的快速开挖,且无需进行二次衬砌,降低了施工的成本,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一等奖


一种预制轨枕板或轨道板式无砟轨道的湿接式装配方法

首创了“垂向双层复合+三维空间限位”的无砟轨道系统装配方法,解决了装配式轨道“适应性”“耐久性”“平顺性”的技术难题,显著提升了轨道系统建设质量和效率,形成了装配式轨道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已在多个地铁及市域项目得到规模化应用。


模数式伸缩装置以及桥梁

针对桥梁工程建设中伸缩装置易损问题,首次提出了一种具有预压缩“弓形弹簧”钢弹体弹性控制系统的模数式桥梁伸缩装置,从构造设计上提升桥梁伸缩装置力学性能,从材质上提高伸缩装置耐久性,抗疲劳性能参数在规范标准值上提升4.83倍。


轨旁多功能探伤集群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提出了多台轨旁检测机器人集群以及协同控制方法,运用图像识别、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轨道交通车辆典型故障的智能识别和诊断分析,为车辆巡检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系统性的解决方案,采用“机检”代替“人检”,实现车辆“机器监检”的模式创新,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效率,进而保障列车运行安全。


一种多工位卷闸式升降自动防淹挡板结构

随着城市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水灾已成为威胁地下空间安全运营的主要灾害之一,针对既有防淹设施智能化程度低、防淹效果差、响应不及时的弊端,首创隐藏式双电机驱动的曳引钢带结构和基于时序动作的三维度密封协同控制技术,研发了手自一体式模块化智能防淹装置,实现水灾的提前预警、智能控制,产品响应时间提升80%、密封性能提高90%以上,对保障地下空间运营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牵引变电所互联综合接地系统后工频短路安全性评价方法

针对牵引变电所接地装置与综合接地系统互联后,当牵引变电所发生工频短路时,如何进行安全性评价的技术难题,本专利提出了牵引变电所接地装置与高速铁路综合接地系统互联后的评价体系,填补了国内外铁路综合接地系统测量方法的空白。项目成果整体技术已在我国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中大范围应用,目前已推广至城际铁路、重载铁路、山区铁路、市域铁路。


注浆填充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瞄准铁路新材料关键技术研发,攻克运营高铁运维卡脖子技术问题,发明了一种兼具高流动填充性、高力学性能以及水不敏感性的新型注浆填充型材料,解决了运营高铁无砟轨道伤损修复施工作业时间短、不影响列车运行、修复效果差等技术难题,30分钟强度达到30兆帕以上,施工结束即可满足列车常速通行条件,为我国高铁网安全高速运行提供保障。
聚焦科技创新
提升知识产权价值创造水平
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技术中心
作者董   江   陈泽宇
复核王   皓
责任编辑张启山



喝彩四院
这里有最新鲜的四院资讯,有最真挚的四院感悟,有最鲜活的四院影像,在这里,我们与您一同述说四院家事,分享精彩生活。这里,是大四院的小天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