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1871期(总第5173期)
一个村落的变迁
文/李洪彬
在开鲁县东来镇政府所在地东北7.5公里、111国道北2公里处,坐落着一个较大的村子一一胜利村。这个村,地形酷似一条长长的巨龙,横卧在教来河与西辽河中间。源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才引起了笔者探源它的历史演变过程。
追朔这个村落的历史,应从上世纪30年代初说起。据说大约在1930年前后,由张、于、孟、李、几姓,七八户人家,分别从辽宁的建平县、奈曼旗的阿都勿苏等地,赶着花轱辘车一路向东北无目的地长途跋涉,当走到这片两河之间,芦苇丛生的黑粘土涡子时,眼前就没有车辙的痕迹了,在无路可走的情形下,天色已晚,无奈便在此搭了个简易窝棚,几家一合计,就落脚立了屯子。由于水源充足,伪满时期,日本人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就把这个屯子连同周围方圆几十里的地方,划成地片。又把懂种植水稻技术的朝鲜人,强行迁徒此处,教给汉族人种植水稻。因此,就把现在胜利村向西连同辽河农场一趟川似的划分为五片地。每片地名都叫部落。胜利村占地是第一片,因此得名一部落。这就是一部落村的由来。
截止土改前夕,一部落村屯已有六七十户人家了。大多是投靠亲友来的。另外还有冉姓吴姓等人家是闯关东来到此地落户的。旧社会,这里的百姓大多数过着 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贫苦生活。时常还遭到当地李翔、张德等匪徒牵走牲畜,抢去吃穿,搜刮民财的打劫。整日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1948年初,随着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有了一定的提高。真心实意的感谢共产党给他们分到了土地,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一年后,全国解放了。人们自愿地成立了互助组,各户的生产工具合理调配,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局面,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为了巩固基层政权,还与毗邻的刘长明村(现在的东发村)联合成立了农会组织。借以宣传党的政策,号召大家解放思想,自力更生建设家园。马发、吴玉胡、孟宪春等是这个时期的农会组织负责人。1953年以后,农会改为初级社,两村开始分属管理,紧接着又过渡为高级社。为了支援人民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一部落村民们,积极踊跃报名参军参战。据不完全统计,竟有葛桂珠、葛桂章、孙宗臣、侯荣、肖金才、李森、魏殿忠、于谦、于恩、罗发、张国安等十几名青壮年奔赴战场。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全县撤区划乡时,成立了东来乡人民政府。至此,一部落连同二部落和小东户合并成一个村一一一部落村。时任村组织负责人先后有:徐发、张国臣、张振山、于凤、秦喜山等。又过两年后的1958年9月,成立了东来人民公社,一部落村更名为一部落大队。在这个发展建设时期,一部落大队依托土地肥沃,两河水系发达,便利浇灌农田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大队上下干群一条心,粮食产量呈现逐年提高的良好态势。在当时全国农业“以粮为纲”的大背景下,全公社9个生产大队中,胜利大队可谓是一个增产增收的先进大队。
1965年末,根据上级指示,又将一部落大队改为胜利大队。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但是广大干部群众仍然把农业生产放在首位。致使大队逐年增加公共积累,壮大了集体经济。于是在七十年代初就兴办了合作医疗,1977年6月成立了柳编副业队,1978年兴建了全公社独一无二的砖场。随后 又购买了链轨、胶轮拖拉机、小型卡车等农用机具,提高了生产队社员的生产生活水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1年6月,全大队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各家各户都按地块分了青苗。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大队男女老少生产致富的积极性。
1984年8月,全国恢复了乡(镇)村(组)建制。东来公社改为东来镇,所管理的大队改为村。把原来的胜利大队重新划分为4个行政村。原第一生产小队(小东户)取名为东升村。二、三生产小队取名为一部落村。四、五生产小队取名为胜利村。第六生产小队取名为二部落村。
进入新世纪,党和政府基层管理体制又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改革。县里又将原船营子乡划归东来镇管辖。重新整合后,由原来的16个行政村整合为13个行政村。(包括船营子、高井子两村)。一部落村划归原来的村建制。目前,胜利村总户数437户,总人口2003人。常住户数320户,1014口人。区域总面积1.67万亩,耕地面积1.5万亩,村屯占地面积1300亩。在村两委班子带领下,该村产业发展形势喜人,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第一要务。
一个不足百年历史的小村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劳勇敢的“胜利人”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现已变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落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故乡文学》 主编:陆相华
1381664323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