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韵 千年定州
“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区”这句话恐怕是对定州的最高赞誉。的确,这座由保定代管的小城市,虽然名声没那么大,却在低调中透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定州,曾是古九州中的冀州的管辖地之一。从战国时白狄人建立中山国开始到两汉时期,定州都是中山国的国都……这是一个从古至今最具中山文化底蕴的古老城市。
古城的千年回响
✦ ✦
当秋风轻轻抚过河北的土地,我怀着满心期待抵达了定州——这座被誉为“千年古县”的城市。这里不仅是文化的摇篮,更是旅行者心中理想的打卡胜地。走进定州,我开始了一段美好的旅程。
定州位于太行山东麓,屹立于华北平原西部,作为河北省的直管市,它以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可不要小看这座城市,它承载了太多的故事。在这里,你能体验到浓郁的古风与现代潮玩的完美结合。
定州贡院是我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科考场所。踏入贡院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宏伟的魁阁,独特的半四角攒尖结构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步入其中,仿佛能看见昔日学子们寒窗苦读的身影,聆听他们金榜题名的喜讯。游客不仅可以穿上古代服饰,感受一次古代科举的紧张氛围,还能体验射箭与武术表演,令人乐而忘返。
离贡院不远的,是拥有丰富历史的定州署。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建筑曾是知州管理地方政务的场所,古朴的西署和东署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在这里,北宋大文豪司马光、韩琦、苏轼等曾在此任职,他们的故事在这里被悠悠时光所铭刻。
坐落在市区东北的元代大道观玉皇殿,以其独特的元代建筑风格和道教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定州南城门是明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巍峨壮观,见证着定州古城的沧桑变迁。
除了丰富的古迹,定州的生活气息同样令人陶醉。市井巷陌,寻常人家,一砖一瓦、一蔬一饭都蕴含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在这里,人们可以品尝地道的定州焖子、缸炉烧饼,感受那舌尖上的醇厚滋味;逛一逛热闹的定州夜市,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地方小吃,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定州还孕育了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定瓷、缂丝等,这些传统工艺在匠人们的手中得以传承、发扬,成为定州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妨走进工坊,亲手尝试制作一件瓷器或缂丝作品,让旅行的记忆更加深刻。
巍然耸立的定州塔
✦ ✦
河北古塔众多,如赵县柏林禅寺塔,始建于汉末;景州(景县)塔,始建于北魏,北齐、隋代重修;临城县普利寺塔,始建于北宋……但要说“中华第一塔”,非定州的定州塔莫属,因为它不仅是国内,而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一座砖木结构古塔。
定州塔的修建以寺取名,所以又称开元寺塔,位于定州城内南门里东侧。据《定州志》载:“开元寺僧会能,尝往西竺取经,得舍利子,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始建塔。会能懂其役,伐材于嘉山,至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始成。”
而《定县志》记载,此塔却是建成于乾兴元年(1022年)。1055年也好,1022年也罢,定州塔均可堪称“千年古塔”。
定州塔全部为砖木结构,塔身呈八角形,共13层,高84.2米,平面由两个正方形交错而成。塔内有佛龛、彩绘。当年宋辽对峙,定州处于宋国北疆,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宋王朝为了防御契丹,利用此塔瞭望敌情,《定州志》上云“盖筑以望契丹”,故定州塔又有“瞭敌塔”之称。
沿砖质阶梯顺级而上,抵达塔顶,可远眺河北平原,眼前纵横阡陌,太行峰峦蜿蜒起伏,城市村落,河流道路,历历在目,让人每每生发出“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切实感受。定州塔从始建至今,在长达千年的风雨剥蚀中,经历了十几次地震,但古塔仍巍然耸立。这不能不说是古建史上的奇迹。
每当晴日,碧空万里,登塔远眺,西北方曲阳一带的嘉山尽收眼底,在塔的正南方,可一眼望到距城25千米的大沙河,波光粼粼的河水像一条银色的缎带,横卧在平坦的大地上,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登塔,写诗抒怀,如“举飘接六汉,醇然玉色醪。不饮亦自醉,烈烈风生袍”“安得生羽翼,高飞弄云泽”等。只有亲临塔顶,才能体味这座集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于一身的古代文物建筑的深刻内涵。
事实上,整座定州塔不仅高绝于世,其建筑形式亦独具一格,塔身由内外层衔接而成,之间以回廊相连,形成塔内藏塔的奇特结构,内设穿越塔心的阶梯,绕回廊盘旋可至塔顶。远观宝塔,如层层楼阁高耸入云;逐渐内收的叠涩出檐使塔身既显丰满又不失秀美。各层券门上的砖雕门额、门簪及券顶上雕琢的佛光将曾经“佛光普照,香火缭绕”的盛景展现在人们眼前。其余四面砖雕假窗精工细琢、花纹各异、技艺精湛。塔体一层回廊内保存着北宋时期精美的壁画,色彩艳丽,栩栩如生;其上各层的佛坛、佛龛、回廊顶部的砖雕斗拱、两壁的历代碑刻、壁画保存完好。
定州,这座“千年古县”以其深邃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遗存、淳朴的生活气息,让人深深沉醉。爱上定州,只需一次遇见。
✍️
文·图:文武
编辑:郑彬 AJIE 审核 :龙海燕 张卜芳
*以上内容全部转自《风景名胜》一月刊,欢迎投稿~
-END-
识别下方二维码「撩」风景君 领福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