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中国年
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情感和丰富习俗的节日,如今已不只是中国人的庆典,更成为连接世界各地文化的桥梁。为此,本期聚焦特别策划了此次专题,旨在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全国各地独特的迎新习俗,让我们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不仅能够了解丰富多彩、多元融合的中华民族迎新习俗,同时感受来自全国各地的祝福。这些习俗不仅是节日的点缀,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是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让全球华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文化归属感。
古老文化迎新岁
安徽千年池州傩
HAPPY NEW YEAR
在安徽省池州市,有一种古老而神秘的迎新习俗——池州傩。池州傩戏被誉为“戏曲活化石”,其历史悠久,可追溯至远古时期。春节期间,村民们会穿上色彩鲜艳的傩服,戴上夸张的面具,表演各种傩戏,以驱邪避灾、祈福迎祥。这些傩戏不仅展示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场景,更传递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珍视。
民俗瑰宝展风采
河北永年抬花桌
HAPPY NEW YEAR
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春节期间,一项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抬花桌,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众人目光。抬花桌,作为永年的一项传统民俗,承载着当地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春节期间,村民们会抬着装饰精美的花桌,在街头巷尾巡游,以此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草原风情共绘祥和图
内蒙古祭火、祭敖包、献哈达
HAPPY NEW YEAR
我国的内蒙古大草原极其辽阔。春节期间,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蒙古族人民用他们独特的方式——祭火、祭敖包和献哈达,迎接新年的到来。
华彩灯会耀古都
西安城墙新春灯会
HAPPY NEW YEAR
在古城西安,新春灯会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春节期间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观赏。西安,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古都,在新春之际,以城墙为舞台,用璀璨的彩灯演绎出一场场视觉盛宴,让人们在欢庆佳节的同时,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春节里的苗族文化盛宴
广西融水苗族坡会
HAPPY NEW YEAR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春节期间会上演一场盛大的民族盛宴——融水苗族坡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水苗族坡会不仅是当地苗族人民悼念先烈、禳灾祈福、鼓舞斗志、交流感情的重要活动,更是展现苗族文化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的盛会。
岭南风情贺新春
粤西年例
HAPPY NEW YEAR
在我国岭南的粤西地区,春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场盛大的庆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年例”。年例,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粤西人民迎接新春的独特方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每当春节临近,粤西大地便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共同迎接这一重要时刻。
龙腾盛世迎新春
中国龙文化
HAPPY NEW YEAR
在我国,舞龙是迎接新年的传统习俗之一。它不仅是民间艺术的瑰宝,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期间,从繁华的都市到宁静的乡村,到处可见蜿蜒盘旋、栩栩如生的舞龙表演。舞龙队伍身着彩衣,手持长竿,随着鼓乐齐鸣,龙身在空中翻腾跳跃,寓意着驱邪避灾、祈福纳祥,为新的一年带来希望。
全球华人共庆新春
海外年味同样浓
HAPPY NEW YEAR
春节期间,世界各地的华人群体都会通过各种方式庆祝这一传统节日。从传统的舞龙舞狮、贴春联到现代的烟花秀、文艺晚会等,这些庆祝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
文·图 :沈海滨 曹巨波 杨永发 芝士 安娜 小虎牙 刘一蕾
编辑 :王娟芳 AJIE 审核:龙海燕 张卜芳
*以上内容全部转自《风景名胜》一月刊,欢迎投稿~
-END-
识别下方二维码「撩」风景君 领福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