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马古道上探寻剑川古城,感受木雕之美

旅行   2024-11-15 17:31   浙江  



茶马古道寻剑川


云南十万大山,先民就在山与山之间狭小的平坦地面上扎根生活。时间一长,一座座村寨就像破土的芽儿一样在大山间繁衍开来。街头巷尾的老木屋与石子路,这就是我对剑川这座小城的第一印象。









初入剑川


剑川县城没有城墙,也少有现代化的马路,大多是以石板与石子铺成的小巷。于是,我们也只能拖着行李箱步行至民宿。山风凄冷,冷得让人不禁怀疑自己是否还在那个四季如春的云南。好在民宿里很温暖。那是个剑川常见的三坊一照壁的院落。房子已经修缮一新,但从屋瓦、院墙的角角落落里仍能看到岁月曾在这里驻足的痕迹。


第二天一早,我们先在出名的王记凉粉喂饱了肚子。这家店藏在小巷子里,是座典型的白族小院。当时正值花开,小院中红的、粉的花开了个遍。我们坐在二楼,晒着太阳,看着窗外的鲜花,一勺一勺地吃着凉粉。凉粉裹上厚厚的酱料实在开胃,不知不觉便多吃了些。

走出王记凉粉,我们先在街边闲逛了一会儿。剑川街道还多是以石板路或是石子路为主,据说剑川的路过去也不是随便谁都能走的,每条路最中间铺着石板的部分是读书人的专属。剑川有着“云南文脉”的雅称,这也是当地对读书人的尊敬与向往吧。


另一个能彰显剑川文风的便是街边民居。走在街上,两边真的是家家挂对联,户户题匾额字体工工整整,笔迹遒劲有力。对联多是家里人自己撰写,随着时令变化还会更替,而且贴对联也很有讲究。路过一家民居时,我们见人家门头十分漂亮,本想站在门口取景拍照。不料被路人指着门上的绿贴提醒这家还在丧期,不太合适。我们这才知道,剑川家家户户平时家门贴的都是红贴,遇上有人离世就要换上白贴,丧期还剩2年时换绿贴,剩1年再换黄贴。






木雕之乡


剑川以木雕闻名,有“剑川木雕走天下”的俗语,正如白族民歌里唱的那样,“雕得金龙腾空舞,镂出金鸡报五更。刻成百鸟枝头唱,雕花引蜜蜂。”白族木雕的工艺之高可见一斑。


我最推荐的还是位于城西金华山麓的景风阁古建筑群。据说这里是剑川白族木雕与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景风阁是座八角三重檐的三层楼阁,俗称“八角楼”,以榫卯结构建设而成。整座楼都施以山水、花鸟、人物等彩绘。这些重彩丹青形神兼备,工笔与写意交互使用,既不失浓墨重彩的大气,又不乏形神毕肖的细腻。

景风阁这里的木雕门窗更是富丽堂皇。一扇成。工时之费,工序之繁琐,让一扇完整的白族木雕格子门更像是件艺术品。而景风阁的格子门还采用了三层“渗漏雕”技艺,更显精致与华美。逛完艺术品似的景风阁,在园区里一路走,一路看,无论是巍峨高耸的灵宝塔,古色古韵的棂星门,抑或是古朴庄重的文庙,玲珑别致的来薰楼,无一不设计精巧。站在高处纵览,这些古建筑既相互毗邻,又各自独立,错落有致,可以说整个景风阁古建筑群就像一座中国古代建筑的大观园。

整座剑川古城不大,但若是想好好游览至少也要三四天工夫。除开木雕,剑川的石雕也是一绝,譬如县城往南25千米的石钟山石窟。石窟里藏有从古时南诏国就开凿的石窟佛像,造型精美,与大同等地的都不相同,金庸评价是“南天瑰宝”。此外,剑川街头巷尾的名人故居、沙溪古镇的古集市、满山石狮的千狮山等都值得一览。走过云南不少地方,剑川在古老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维持着一种精妙的平衡,这种平衡也是剑川最吸引人的地方。




推荐路线:

剑川古城——景风阁——千狮子山——剑湖——石宝山景区——沙溪古镇。


推荐交通:

剑川没有动车,可自驾或是乘坐巴士,每天有数趟巴士从大理发往剑川。


推荐美食:

双盖帽米线、王记凉粉、大理酸辣鱼、夜市烧烤等。








✍️




 文 · 图 :陆马克 


编辑:亚芠 AJIE   审核 :龙海燕 张卜芳


*以上内容全部转自《风景名胜》十一月刊,欢迎投稿 ~





-END-






识别下方二维码「撩」风景君  领福利哦~





风景名胜
全国最会玩,最懂吃,最有爱的小伙伴都关注我们了。杭州日报集团《风景名胜》杂志旗下旅游摄影生活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