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摄影师的镜头,沉浸式感受攀登地球之巅

旅行   2024-11-05 17:30   浙江  


攀登地球之巅








珠穆朗玛峰,这个神圣之地是无数登山者的梦想。从海拔5300米的大本营至峰顶,3548米的落差,约14千米的路线,将近一个月的周期,这是我所攀登过的最漫长的3548米,也是走过的最艰辛的山路。每一米都需要竭尽全力,每一米都需要格外小心,而每一步,都让我距离梦想的高度更近一步。






◇ 洛子峰位于珠穆朗玛峰以南约3千米处,它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南面的山峰”。洛子峰的海拔为8516米,是世界第四高峰。它与珠穆朗玛峰就隔着一条山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南坳”。洛子峰的山势雄伟险峻,而且还经常发生冰崩、雪崩,同时也有着巨大的活动冰川。巨大的冰川和千年的冰碛覆盖了大本营一号营地,而且地形错综复杂,有着数不尽的巨大冰裂缝。




◇ 抵达珠峰大本营之前的最后一处营地,此时我们已经可以远眺大本营。这里几乎是徒步爱好者在沿途住宿的最后一处客栈,海拔5100米左右,黄土山坡上的观景台便是珠峰大本营徒步沿途最著名的卡拉帕塔(KalaPather)观景台,海拔5500米左右,也是全程欣赏珠穆朗玛峰的最佳点位。




◇ 昆布冰川位于尼泊尔东北部,顶部海拔约8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冰川。坐落于昆布冰川深处的营地,每年四五月份迎接着世界各地的登山者,热闹非凡。这是每年只存在两个月的世界级“村落”,也是我此次攀登的真正起点。




◇ 攀登珠穆朗玛峰,首先从珠峰大本营(EBC)徒步开始。数个世纪以来,这片远离尘嚣的山区一直是夏尔巴人的故乡,也是传奇之地。夏尔巴人是生活在喜马拉雅山麓的一个民族,他们适应了高海拔的气候环境,也是天生的登山高手。




◇ 牦牛作为高原重要的牲畜,在山区也是最主要的运输工具之一。




◇ 昆布冰川看上去极美,冰层相互叠加、碎裂,就像是千层糕一样,但没有人愿意在上面多停留。因为,看似稳定却始终在运动的昆布冰川,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没有人知道下一秒哪里会塌陷,哪里会冰崩,唯一能做的就是加速穿过这片巨大的裂缝区。




◇  冰川层层延伸,我们就像是在堤岸上欣赏海浪,而实际上我们所在的营地也建在冰川之上,只是表面覆盖了一层薄土,这是冰川千万年来与喜马拉雅山脉相互摩擦所产生的岩石层。




◇ 被雪山环绕的大本营,一顶顶不同颜色的帐篷便是我们临时的“家”。晴天时,大本营和冰川的色调形成鲜明对比,泾渭分明。




◇  登山者在冰川的缝隙间上下穿行,在昆布冰川很难找到一条完整的冰层。穿行于碎裂无序的冰层和冰块中,耳边不时响起冰崩的声音,所有人在经过昆布冰川的时候都会提心吊胆,但却又无可奈何。




◇  当我们穿过危机四伏的昆布冰川到达C1营地,只需要3个小时便可“漫步”到C2营地,这是攀登路线中最轻松的一天。而到达海拔约6500米的C2营地,也预示着我们距离冲顶日越来越近。建立在洛子壁上的C3营地,海拔7300米左右,是我认为珠峰5个营地中风景最美的。它背靠洛子峰,直面卓奥友峰和普莫瑞峰,两侧为努子峰和珠峰南峰。不妨在日落的时候静下心,好好环顾四周,这是地球上最神奇的一片山谷,壮美高耸,险峻巍峨。




◇  因为在C2营地,大多数登山者是不使用氧气的,所以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高原反应的症状。大家会在C2营地休整并训练几日,适应海拔,调整心态。站在C2营地侧视,悬于冰川之上的便是珠穆朗玛峰的南峰。




◇  回望翻越昆布冰川的路径,从珠峰大本营一路顺着布满冰裂缝的冰川爬上C1营地,昆布冰川被称为“恐怖冰川”绝非虚名。




◇ 破碎的昆布冰川上方,是相对规整的大裂冰,与山谷内的碎冰区相比,这片区域开阔度和安全性都更高,大家也得以有了喘息、调整的机会。同样的冰壁,下降的时候我们感到幸福、轻松了许多。




◇ 从珠峰大本营攀登去C1营地的路上,我们通过著名的“恐怖冰川”冰裂缝梯子。今年的冰裂缝梯子相较于往年数量有所降低,昆布冰川全程一共就六七个,但无论长短,每个人经过的时候都会小心翼翼。




◇ 俯视昆布冰川,确实美得震撼。昆布冰川既是珠峰最危险的地段之一,也是珠峰南坡攀登的必经之路,这里冰塔林立,布满深不见底的冰裂缝。




◇ 昆布冰川的冰裂缝像是瞬间凝固的一层层的海浪,我们就在裂缝中绕行。



◇  昆布冰川,是最震撼也是我们最不愿意经过的地方,破碎的冰层就像是经历了浩劫一般。但若想从尼泊尔攀登珠穆朗玛峰,这便是必经之路。




◇  试想一下,在极高海拔的恶劣环境中,我们无条件地彼此信任,彼此帮助,这是堪比战友的情谊。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攀登珠穆朗玛峰可能只有一次机会。所以,我想说:“无关别人,无关记录,无关虚伪,却也是我们追求的荣耀。我们只关心这一次的出发,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传奇。”当我们平安归来的时候,我们彼此之间以兄弟相称。




◇ 登山纪念碑处,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驼包,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竞争。背包上不同的徒步登山公司的LOGO,通过数量彰显着公司的实力。大的公司,沿途可以遇到几十甚至上百名背夫背运他们的行李,这就是喜马拉雅山区内移动的广告牌。




◇ 一群年轻、热情、忠诚的夏尔巴人,是我们攀登全程的协助者。我在攀登开始前和出发后分别为他们拍摄了图片,他们稚嫩的脸庞上被冰雪反射晒黑的印记,证明着他们已经不止一次登上C1、C2或者C3,为我们运送公共物资。因为他们的付出,才使得我们在真正冲顶日来临时,可以背负更少的装备,节省更多的体能。




◇ 穿行于碎裂无序的冰层和冰块中,耳边不时响起冰崩的声音,所有人在经过昆布冰川的时候都会提心吊胆,但却又无可奈何。







✍️



文·图:高承

编辑:王娟芳 AJIE  审核 :龙海燕 张卜芳

*以上内容全部转自《风景名胜》十一月刊,欢迎投稿 ~


-END-


识别下方二维码「撩」风景君  领福利哦~







风景名胜
全国最会玩,最懂吃,最有爱的小伙伴都关注我们了。杭州日报集团《风景名胜》杂志旗下旅游摄影生活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