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板,通常是指用铝或者铜制成的一种散热器,它的作用是给电力电子器件、电池等发热源提供一个安装固定的结构,同时快速疏散其热量。
图来源:Parker——Two-Phase Evaporative Precision Cooling Systems
对于一个流体循环冷却回路而言,冷板只是将器件中的热量带到流体中,最终还是要通过一个换热器将热量排放到冷源(如空气或水)中去。如下图的冷却回路所示,风扇所在的位置便是最终的冷源。
记住:我们把直接与器件在一起的叫做散热器,而把与最终冷源在一起的叫做换热器。
图来源:同上
在这样的一个热量传递的链路中,受到更多关注的非冷板莫属。无数的论文专利,无数的研发打样,都在追求性能更优异的冷板——热阻更低、流阻更小。
既然要PK其他的冷板,就要有一个比试的规则:流阻顾名思义就是冷板前后的压降,而热阻的定义就稍微有点讲究。
这里,规定了冷却液的入口温度作为对比的基准。然而这里隐含了一个漏洞(我们更应该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考虑的应是水冷板表面温度与最终冷源温度之差),暂且不展开。
有了这个规则,我们就可以评价一款冷板的性能,以及如何选型适配要解决散热的芯片。
在水冷时代,这样的规则自然是公平的,设想同样的冷板入口水温,相同的热量,一致的水流量下,其出口的水温也必然相同;冷板的出口水温也就是换热器的入口水温,这保证了换热器最终排散热量的速率也一致。在这样的规则下,谁的水冷板表面温度更低,即所定义的热阻更低,谁就是更好的冷板。
然而,当下越来越多的厂商将目光瞄准了两相冷板——即采用汽液两相流对器件进行冷却的冷板。
图来源:同上
这种冷板,在入口的时候为单相或纯液相,随着热量的加入,逐渐进入饱和状态,随后产生越来越多汽泡,通过潜热带走大量热量。
那么两相冷板想要和水冷板PK,要如何定义热阻呢?
如果依葫芦画瓢,也基于冷板入口的温度去定义,有一个问题是,如果入口是过冷的状态,并且过冷度很大,那这个换热温差(热阻)算出来就会很大,看上去比水冷还差(仅仅是看上去,实际不差):例如下图所示,蓝色三角形标记的是流体(R245fa)的温度,入口的过冷度在5度左右(与红色实线对比),而黑色正方形标记的台面温度最高值出现在冷板末端,对应的流体处于饱和状态;假使这个过冷度只有1度,即入口温度基本等于出口温度,那计算出的热阻将会大大下降。
图来源:本人的MNHMT 2024国际会议论文
如果另一种情况,入口是饱和状态的,由于流动压降的存在导致饱和温度的降低,冷板出口的温度将会低于入口;以入口饱和温度为基准定义,热阻将会较小,反之,以出口为基准,热阻会较大。例如下图所示,低压制冷剂的饱和温度通常对压力的变化非常敏感,沿程下降较为明显,台面温度最高值也通常出现在冷板的前部位置。更糟糕的是,这个温度下降还会出现在冷板出口到换热器入口的绝热管道中,尽管绝热,却不能阻挡流体压力的下降所带来饱和温度的下降,这又进一步恶化了两相流在换热器中的排散热量的能力。
图来源:本人的MNHMT 2024国际会议论文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在和水冷对比时,如此多因素的变化下(流体热管理性质、流体温度、流量等),难以保证冷板后端的换热器表现能一致,因此无法将冷板与换热器解耦。
因此,这里我们似乎陷入了困境,定义两相冷板热阻显得缺乏物理意义,根本不能帮助我们明确这个问题:采用两相冷板究竟是否能战胜水冷?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回到冷却系统的思维。
以终为始,在明确了相同的环境温度或冷源温度后,需要将换热器(热量排散到环境或冷源中去的地方)的约束也给定,例如相同的风量和换热器尺寸重量(甚至成本),在这样的条件下,得出能提供怎么样的入口水温或者入口过冷度和饱和温度,再去对比两相冷板与水冷板的台面温度。
更复杂的是,即使一切几何结构给定,两相冷却系统依然能通过系统充液量或者储液罐来调节系统压力,从而改变入口过冷度和饱和温度等条件。
可见,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过程,不能用一个简单的热阻定义就能概括两相冷板的优劣。
各位看官,怎么对比两相与单相冷板才公平,你有什么好主意吗?快来评论区留下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