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水不响,响水不开:过冷度与整体温度漫谈

文摘   2024-07-29 00:13   英国  
上一篇谈了谈两相流中一个关键的定义——干度,适用于描述一种物质从饱和液态到饱和汽态之间的一种状态。但沸腾两相流可不只发生在这种状态下,还存在一个灰色地带——过冷沸腾
今天,我们将用家里热水壶烧开水作为例子,来讨论三个概念——过冷沸腾(subcooled boiling),过冷度(subcooling),和整体温度(bulk temperature)。
过冷沸腾与过冷度
在一篇宣布创立沸腾传热新理论的公众号文章中,有很多术语让人感到熟悉又陌生,原来是同一个事情,但在不同细分行业,就变成了另一套叙事语言。例如其中谈到“欠热沸腾”,与饱和沸腾相对。
欠热沸腾,英文是Sub-cooled boiling,常见的译文是过冷沸腾。在中文文献中,根据所属行业,两者都有采用。从以下这个搜索结果来看(读者有心了),主要是核工业从业者在用欠热沸腾这个说法。
出于学术惯例,本文还是使用过冷沸腾这个词。
啥是过冷沸腾?比如家里热水壶烧水,俗话说“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没有烧开的水指的就是其整体温度还没有到100度,就算热水壶底部的水到了100度,产生了汽泡,也会在上浮的过程中遇到较冷的水而破灭掉,这个破灭的过程就会伴随着响声。随着水的整体温度逐渐升高并达到沸点,水中的汽泡生成过程变得平稳,声音减小,汽泡不会在中途溃破,而是会来到水面才变成蒸汽跑掉。
可见,过冷沸腾并不会有净蒸汽产生,即使产生了也会在主流中湮灭。
图片来自公众号:流体那些事 https://www.jishulink.com/post/419788
提到过冷沸腾,就不能不说过冷度。
啥是过冷度?比如说一壶水的沸点是100度,现在这一壶水的整体温度被整体加热到了80度(实际上很难做到均匀地加热到80度),那么我们就说这壶水的过冷度是20度。
再说回到核工业界爱用的欠热沸腾这一说法,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爱用“欠热度”去代表“过冷度”呢?
整体温度
上一节描述过冷度时,提到一个“整体温度”,这其实不是随便说说而已,也是一个传热学的固有概念,英文是bulk temperature,意思是在热平衡的情况下,水的内部不存在温差,所对应的一个假想的温度。
例如下图所示的管内流动换热问题,流动的平均速度是U,流动截面积是A,流体的整体温度为Tm,随着流动方向的均匀加热,根据能量守恒,其整体温度线性升高。
每一个截面处的温度分布实际上是非热平衡态:
其中,(a)是层流,(b)是湍流。可见湍流时截面上温度分布相对均匀,几乎等于整体温度。传热界面附近的流体温度变化梯度(dT/dy)越大,代表热边界层越薄,传热能力越强。
每一个截面位置处的整体温度定义为:
其中,u是截面上任一点的轴向流速(垂直于y轴),T是同一个点上的局部温度,二者的乘积在截面上进行积分,从而得到该处截面的整体温度,或曰平均温度,但这个平均温度,不是无脑算术平均,其物理含义是:
当采用实验方法来测定截面平均温度时,应在测温点之前设法将截面上各部分的流体充分混合,这样才能保证测得的温度是流体的截面平均温度。
基于这一物理概念,传热学研究者们提出了大量实用的管内对流换热关联式,一般都是基于热界面固体温度与流体整体温度之差。
one more thing
准确了解以上物理概念,还可以帮我们理清一些简单的误区:
有的小伙伴在做实验时,发现给一股水流施加了一定的热量,测量出口和入口的水温之差,结果却不符合能量守恒,这就是因为出口的水温并非是在热平衡的状态,实际的流体温度分布是有一个温度剖面,是不均匀的。
除非用一个混合装置将其先混合均匀再测温,但实际的工业界应用中很少有人会如此学院派去执行,奉行的是差不多就行了。
陶文铨著《传热学》第四版第245页
当然如果流动本身已经是湍流,如上图b所示,就可以认为所测即所得了。
结语
我们本来是在谈过冷沸腾或欠热沸腾,又谈到过冷度的定义是整体温度和沸点之差,又谈到了整体温度是什么意思。只有掰扯清楚了整体温度,才能明白过冷度究竟是什么意思。而且不光明白了过冷度的意思,还有助于我们了解平时测试时可能出现的偏差背后的原因。

吾爱传热
分享传热学新知,游于工业界与学术界,主要涉及相变传热、冷却系统、微通道、流热耦合快速计算、降阶热模型等领域,以及EES (Engineering Equation Solver)、COMSOL等软件应用,在工程设计人员之间建立高效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