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丨李永:《兴庆宫的营建与唐都长安三宫制的形成》

文摘   2024-11-16 18:04   天津  

11月13日晚上19:00,南开史学伯苓班系列讲座第49期、南开中古社会史研究班第39期、南开大学毅生书院第四期系列活动第1期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挺阁(127会议室)举办。本次讲座主题为“兴庆宫的营建与唐都长安三宫制的形成”,由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李永教授主讲,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夏炎教授主持。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王安泰、沈琛、梶山智史、尚宇昌、史正玉老师以及本硕博各级学生参与本次讲座。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李永老师从何为宫城入手,细致阐释了宫城概念的意涵与由来。随后,李老师兼采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唐都长安宫城——“三大内”(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的形成、演变进行梳理,突出强调兴庆宫在“三大内”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之后,李老师着重介绍了兴庆宫的营建过程和空间位置,指出兴庆宫的相关特征。

通过分析长安城的宫城格局,李老师注意到,由于位置和布局特殊,突出实用性的兴庆宫难以承担礼仪活动,致使皇帝需要往返于兴庆宫和大明宫之间。在此基础上,李老师讨论了三宫间夹城的路线,并指出夹城的修建对交通、权力分配、宫廷生活乃至政治格局的影响。在“三大内”的功能对比上,李老师总结了太极宫在礼仪功能上、大明宫在政治中枢功能上的突出作用,并指出兴庆宫在安史之乱后的功能演替。


主讲人 李永教授


李老师还讨论了“三大内”的落成对长安城的对称布局、礼仪轴线、城市社会、宫廷防御机构产生的影响。李老师以“三大内”为中心的城市结构演变的论述,呼应妹尾达彦先生的研究成果,佐证唐长安城由“宇宙之都”向“生活之都”转变的观点。最后,李老师贯通性地梳理了历代宫城演变,并概述了中国中古时期都城系统的形成、特征与演变,对宫城与都城的协同演进提出了新的展望。

师生交流环节,博士生廉泽昊就玄宗以来行宫的问题向李老师提问,李老师从宫城位置移动与皇帝身体状况两个角度回答问题,着重强调宫城与行宫互动的重要性。本科生刘庆元向主讲人请教空间对政治制度的影响问题,李老师结合皇帝生活空间和都城的防卫节点予以解答。在场的诸位老师也对讲座内容展现出浓厚兴趣。王安泰老师与李老师就唐代都城与东亚各国都城结构的双向影响一题展开讨论。史正玉老师则关注兴庆宫太后之宫的地位,提出文宗武宗朝三位太后的居住位置或带有政治考量,李老师赞同了该议题并指出其值得进一步讨论的价值。

最后,夏炎老师总结了本场讲座的思路与内容,指出李老师从多学科、多角度入手,以唐长安城这一历史空间为研究主体,综合呈现出唐代政治、制度、文化史的各个侧面;同时又突破时空限制,以唐长安的都城史讨论为基础,展望和反思中国中古都城制度这一重大命题。夏老师为在场同学点明了李老师讲座中值得学习的理论高度和综合研究方法,本场讲座在丰厚的收获与长远的展望中圆满结束。

供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编辑:段怡帆

审校:李凡一 曹娅男

南开史学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官微,主要内容为权威信息发布、思想价值引领、学术交流活动、校园文化传播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