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第三届“天挺研究生史学论坛”分论坛纪要(三)

文摘   2024-11-05 23:57   天津  






11月3日上午9:30-11:30,共有4场分论坛在历史学院117室、118室、451室、352室如期举行,以下为各分论坛纪要,谨供老师同学们参考。



-分论坛三-


中国近代史第二组


地点:历史学院117室

主持:周恺人

会务:段欣禹

评议老师:

李永胜(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毛立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中山大学的肖雨佳报告了论文《西俗东渐:时间传统与晚清上海的“星期”节律》。文章聚焦晚清上海的星期节律,从时间结构的变化管窥晚清上海的近代化,审视沪人乃至国人在世风变迁中的认知与因应。评议人张益嘉对文章的诸多优点予以肯定,同时提出修改建议:在讨论西方纪日传统时,可考虑近代工业革命的因素;“晚清上海华人究竟在何种意义上将星期制度视为‘科学的’”,值得细究;在阐述晚清在沪华人对星期制度的接受状况时,应将租界公共机构作息安排纳入考量。


安徽大学的叶国安报告了论文《早期甲午战争知识的形成:〈东方兵事纪略〉的出版、传播与文本再创造(1897-1949)》。文章考察姚锡光著作《东方兵事纪略》的形成及其在多重意义上的流通。评议人左晓认为,此文将知识与社会相关联,清晰阐述了信息被加工成知识的诸环节,但还可思考如下议题:姚书大众化普及的部分与原书之间是否存在张力,其间是否蕴含知识精英的关切?姚书所提供的信息在上升为知识后是否与思想史发生互动?经典化的路径是否为姚书所独有?


山东大学的张晨霄报告了论文《清末民国历史教科书中的汉武帝形象建构史研究》。文章纵向比较清末民国各阶段历史教科书对汉武帝形象的建构,探讨当时中国社会与史学意识的演变状况。评议人叶国安赞赏文章选题价值,同时指出改进意见:前言关于既往研究的不足之处的讨论有待进一步斟酌;正文可列表格;应区分“历史逻辑”与“史家逻辑”,避免观点预设;可追求更高层次的学术史对话,思考本文对形象建构史研究的意义。




上海大学的张益嘉报告了论文《外交官、大律师与中国通:佑尼干在华活动考(1894-1920)》。文章梳理近代在沪美籍律师佑尼干在华二十余年间的活动,从他的多重身份展开讨论,阐释近代在华美国人“中国观”的诸多特点。评议人肖雨佳认为,文章行文流畅生动,但在以下方面有待完善:可继续挖掘私人档案,以使论述不受限于单一立场;具体案例的篇幅可适当缩短;在华外国人可能产生独立于母国的利益认同和以当地为中心的判断视角,可参读魏舒歌《战场之外》。



清华大学的左晓报告了文章《普遍价值与特殊关怀:重审何炳松之“新史学”》。文章从思想史的立场重审何炳松在签署《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之前的史学观念,借此展示何炳松在近代“中西之争”语境下的踌躇与彷徨,继而彰显贯穿其人一生的核心问题意识。评议人张晨霄认为,该文语言精炼成熟,但在篇章结构等细节方面有待优化。此外,张晨霄就“何炳松思想的来源”、“何炳松的思想在当时知识界的地位”议题进行交流。



李永胜老师认为肖雨佳的文章可将人民工作生活的实际需求纳入研究范畴,措辞也有待润色。对于叶国安的文章,老师认为,文章第一部分的标题与内容匹配度不高,在能够阅读原始资料的情况下不应引用书目提要,“文本再创造”等表述须调整。对于张晨霄的文章,老师指出,影响近代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因素不仅限于社会思潮。对于张益嘉的文章,老师指出其标题与摘要提供的关键信息存在错位,基本史料不应转引,“身份便利”不宜作为主题词。对于左晓的文章,老师指出,一般的期刊文献不需从“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转引。

毛立坤老师认为肖雨佳的文章清楚梳理了强势文化被接受的过程,但余论部分可文化传播的角度进行理论拔高。老师赞赏叶国安文章对“反映单一事件的书在长时段中产生的影响”的深入剖析,但建议通过有深度的比较揭示姚书的独特之处。老师认为,张晨霄文章基本完成了对汉武帝层累形象的祛魅,但尚缺少作者自己对汉武帝真实形象的看法。老师认为张益嘉的文章视角多元,但还可探讨“美国驻华外交官的侵华立场”等议题,并应兼顾外国人的中国观的三个层次(错觉、偏见、真知灼见)。老师认为左晓的文章将何炳松的史学观与他身处时代的民众或知识分子的问题关切紧密连接,由此较好地解释了何炳松的新史学思想引发诸多共鸣的原因,但文章篇幅须适当精简。


-分论坛四-


中国现当代史第二组

地点:历史学院118室

主持:汤雅志

会务:袁嘉陆

评议老师:

马思宇(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郭宁(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厦门大学的秦文博报告了论文《亦军亦商:抗战时期日伪对广东沦陷区的土谷指定商征购制度与实践(1940-1944)》。文章分析了广东沦陷区土谷指定商征购制度的演变与实践。认为该制度是对乡村资源的过度汲取,体现了资源控制手段的残酷性以及战争环境下军需和民食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评议人肖钧哲肯定了作者利用基层档案研究伪政权基层治理的尝试,建议优化文章结构,扩展学术史梳理的范围。


华中师范大学的孙延森报告了论文《民族主义、世界主义与周边外交:抗战时期中国涉泰舆论的演进》。文章认为,国民政府基于形势需要,尝试在对泰认知观与方法论上平衡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关系,另外也对日伪的“亚洲主义”宣传予以反击。评议人吴思喆对该文的选题立意、史料运用给予肯定,同时也指出文章对舆论下的民众反应以及传媒在周边外交的作用的论述尚显不足。


华东师范大学的王绍杰报告了论文《封锁与流动:反“围剿”时期江西苏区的食盐封锁及其走私》。文章讨论了1930-1935年间,国共双方在江西苏区围绕食盐问题的博弈,以及赤白对立之下,基层群体对于封锁政策的因应。评议人张醒世指出该文史料详实,问题意识也较明确。建议作者在用词表述、二级标题使用及细节处理上可再做斟酌,并在结语部分适当升华。


南开大学的吴思喆报告了论文《植物帝国与知识主权:阿诺德植物园在中国的植物采集(1900-1948)》。文章以跨国史为视角,聚焦1930年前后阿诺德植物园的工作方式和中国学界在其中所扮演角色的转变,并尝试揭示其中存在的国际知识交流通道。评议人孙延森认为该文选题视角新颖,研究切口巧妙。同时指出文章在结构与注释方面还存在不足,建议作者将理论与史料论述进一步融合。


南京大学的肖钧哲报告了论文《战守之间的派系暗流:1944-1945年的蒋介石与粤、桂军人》。文章结合派系斗争史与军事史,考察了湘桂会战中体现的国民党的派系政治。认为在湘桂会战的背景下,蒋介石与粤桂军人的博弈既是民国政治演进的暗线,也是战后国民党派系政治与国家建设的起点。评议人秦文博认可该文在史料、行文及逻辑上的优长,同时表示文章部分论述细节可再做优化。建议在标题中凸显文章主旨,并就进一步扩充史料提供相关线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张醒世报告了论文《走向西北:中央军入陕甘与西北政局之变动(1932-1933)》。文章系统梳理了中央军入陕甘的军事行动及相关史实,认为国民党中央军政力量进驻甘肃为西北地区的中央化奠定基础。评议人王绍杰认为文章档案史料详实,同时指出该文学术对话意识不明显,部分细节论证相对薄弱,建议调整叙事视角,在论述中加入对马家军等因素的讨论,并就部分结论提出商榷意见。


基于本组论文的共通问题,马思宇老师建议提升文章以小见大的能力。一方面要能大中见小,通过前言,将文章所探讨的具体问题置于更为广阔的学术史视野和同类型的问题意识中展开讨论,并适当突出所研究问题的典型性。另一方面要强化学术对话意识,在前言、正文、结尾中都应对前人研究有所回应。老师肯定秦文博论文在沦陷区研究上的价值,但也表示该文在结构上还可优化,部分重要问题有待进一步展开。对孙延森的论文,老师赞赏该文的思辨性与史料基础,同时指出作者对世界主义的理解有失偏颇,建议将重点由舆论转向宣传。老师建议王绍杰可以从封锁与反封锁的角度进行立意,并进一步强化有关中共反封锁的论述。


结合本场论文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郭宁老师指出,结语中容易出现过分拔高文章立意的倾向,因此作者在论证时需要详细,在下结论、做判断时需要谨慎。对于吴思喆的文章,老师建议明晰全文概念,强化史论结合,并对语言、结构等再做修改。老师认为肖钧哲的文章史实梳理清晰、史料基础扎实、结构布局合理,但也存在标题概念不清、表述有失严谨等问题,可以从政治的基本逻辑角度对全文立意再做思考。针对张醒世的论文,老师表示历史事件的复杂程度会对文章的表现力产生一定影响,建议丰富邵力子入陕主政等事件的细节与论证。


-分论坛六-


世界近现代史第二组

地点:历史学院451室

主持:王嘉仪

会务:马文欣

评议老师:孙一笑(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助理研究员)

山东大学的赵健蕾报告了文章《介质与情感:阅读史研究的新取径》。科学与人文、理性与感性分立已久,后现代主义、后人类主义与数字时代为二者合流提供可能,阅读史可趁此之际实现超越文本、超越思想史纠缠和超越二元对立的突破。评议人连艺晨指出文章从实践转向、情感再现切入,十分新颖,并肯定了文章的理论性。



复旦大学的连艺晨报告了文章《体育、性别与帝国——以J.A.曼根为例的体育全球史考察》。文章聚焦英国著名的体育史学家J.A.曼根,探讨帝国主义和性别在体育全球史中的交织关系。曼根揭示了体育如何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和帝国力量展示的重要工具,以及男子气概如何通过体育被塑造和表达。评议人赵健蕾肯定了本文清晰的叙事结构,也提出了对文化人类学、文化帝国主义等理论与J.A.曼根思想关系的新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的李健祎报告了文章《从“内在因素”到“自由意志”:基列耶夫斯基历史观的变迁》。基列耶夫斯基从1827至1848年后的三次思想转向中既有自我完善的连续性发展,又有社会语境影响下的断裂性嬗变,还体现出跨国的思想流动和彼时俄国知识分子的决定论思维。评议人李东航认为本文逻辑思想通畅,并指出文章可更加关注基列耶夫斯基的个人背景、家庭情况及其人生、学术空窗期对其思想变革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的曹安琪报告了文章《从中立到污名——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中国病”一词的社会语义学分析》。麻风病自19世纪上半叶传入夏威夷后被当地人称为“中国病”、“中国麻风病”,但其社会含义内涵是中性的;19世纪末,麻风病大规模传入美国本土后被正式与中国人挂钩。评议人李健祎认为,本文聚焦于概念史和社会语境,而且叙述过程清晰。他也指出应注意翻译的潜在危险性,关注不同国家历史语境中构词法的情感基调,并对人口流动及族群认同做进一步的考察。



华中师范大学的李东航报告了文章《西德—巴西核协议与美国政府的应对(1975-1979)》。20世纪60年代以来巴西不断推进独立自主的核计划,与西德签署突破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西德—巴西核协议。福特及卡特两届美国政府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结果表明,核不扩散国际治理应重视各国现实需求,尊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有关非歧视性的基本原则。评议人曹安琪认为本文论述十分详备,但也应当增添对研究创新点的阐释及选取两届政府进行对比写作的理由,并关注美国政府制定政策的内部博弈等因素。



孙一笑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论文结构,并认为同学们的论文追踪学术前沿,具有现实关怀。孙老师认为赵健蕾的文章把阅读作为立体实践活动进行全盘把握,但在研究中应注意如何用理论来指导具体案例研究,寻找更立体、复杂的史料证据。对于连艺晨的文章,孙老师认为,文章中关于体育帝国主义的理解和阐释还值得进一步思考,利用体育帝国主义这一概念来组织文章或许可使文章结构更为紧凑。对于李健祎的文章,孙老师认为,由于基督教神学对于欧洲学者理解历史的过去与未来有重要影响,可以更多关注宗教哲学,并考察基督教对东西欧之间影响的联系与区别。孙老师指出,曹安琪同学文章可以结合当时美国科学种族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进一步考察语义变化中深层次的社会因素和知识史因素。对于李东航同学的文章,孙老师肯定了评议人的观点,同时指出文章可删繁就简,对细节性叙事进行整合。




-分论坛八-


考古学与博物馆学


地点:历史学院352室

主持:韩媛

会务:董文正

评议老师:贾洪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南开大学的楚展鹏报告了论文《论汉墓中的借室葬现象》,文章结合考古和文献资料归纳总结汉墓中所见借室葬的特征,并推测借室葬的动机和原因。评议人龙凌云认为:该文史料扎实,对全面认识汉代社会的丧葬习俗和思想信仰具有学术价值。但文章未交代唐宋以及更晚时期的“借室”现象,也并未阐明彼此间是否存在继承关系,可以尝试在近年考古勘探所见明孝陵包含孙权蒋陵地宫区域在内的现象进行拓展或延伸。


山东大学的冯夏颖报告了论文《试析东周秦汉祭祀用玉制度中的圭璧组合》,文章将此时期的圭璧组合分为祭祀先帝后的A型璧圭璧组合与祭祀除至上神之外广泛神祇的B型璧圭璧组合两类。它们又与国家最高祭天活动用玉组合——雍畤用玉结合,共同构成战国晚期至秦汉的国家祭祀用玉体系。评议人楚展鹏认为该文章在考古材料的梳理、与历史文献相互印证等方面值得肯定。同时也有需注意的地方:一是建议补充同时期不同等级墓葬中的同类用玉现象;二是补充圭璧组合的具体摆放形式和位置是否有不同的功能和含义;三是以时代相对明确的单一墓葬或遗址出土的器物为参考进行细致划分稍显单薄,故文章的类型学分析可做调整。


湘潭大学的龙凌云报告了论文《论近代中国博物馆的二元发展格局——以商品陈列所与博物馆(院)为中心的考察》,以二元视角重新审视近代中国博物馆的本土实践。文章在强调商品陈列所“商业型博物馆”属性的同时,兼考近代国人的“博物馆”概念变迁,指出近代中国商品陈列所与博物馆的关系演变的本质。评议人冯夏颖认为,该文章的文献材料丰富,具有开阔的研究视角。但可以考虑增加国人本土实践和早期外国人在华创办博物馆的对比研究;对“博物馆”概念变迁的考证,可对“博物馆”一词在近代中国的出现和演变作词源上的追溯。


河南大学的王仲奇报告了论文《复写与误解:范文澜之龙山文化为夏文化说》,该文仔细梳理《中国通史简编》各个关键版本,提出范文澜龙山文化为夏文化说的演化存在的三个关键节点。文章认为前辈学者受到资料的获取难度、关注的核心问题、知识的惯性等因素影响,对范文澜龙山文化为夏文化说提出时间产生误判。评议人杨洋认为,该文章在学术史梳理,以及对史学材料的整理方面值得肯定。但需要看到对夏文化认识变化的过程,以及不同变化之间的影响。此外,文章的部分注释不够详细。


景德镇陶瓷大学的杨洋报告了论文《关于宁夏苏峪口瓷窑两处作坊区的思考——兼论其窑业技术的渊源》,文章从苏峪口瓷窑的作坊具、窑具与产品面貌进行分析,提出窑场生产技术主要来自晋西北地区。另大致厘清了西夏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三种有效来源方式:战争掠夺、典籍流入、熟户传播。河南大学王仲奇同学认为,该文研究方法严谨,为理解西夏时期的陶瓷生产提供宝贵的视角。但需注意应优先引用更为原始的史料,另外可以进一步探讨对于熟户传播的具体机制和影响范围。


贾洪波老师认为,楚展鹏同学的选题以小见大,富有新意。但有一些问题可以深入思考:借室葬作为一种特殊现象反映一定的习俗、信仰,是否考虑被反噬的作用或对自身的不利因素,相隔年代久的借室葬,是偶然发现抑或是墓主人有意借用。龙凌云同学文章是在博物馆大的领域概念之下进行研究,副标题中“(院)”可以不加。再者,考虑在博物馆具备了其他功能外,需明确其非营利性并加以体现。最后关于中国早期商品陈列所或博物馆,应补充国外学者的看法。冯夏颖同学的文章存在一些小格式的问题,引用《十三经》文献的注释,需要分清经文或者注文。王仲奇同学的文章,无论是从史学史或是考古学的方面,都应提及范文澜学说的学术价值,以及划定时间早晚的意义,还应注意各位学者的观点需有较明确的出处。杨洋同学的论文语言逻辑清楚,但需要注意主标题可以更具体,从而引出讨论的内容。

供稿:第三届“天挺研究生史学论坛”会务组

编辑:朱津桥

审校:段晨萱 段怡帆

南开史学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官微,主要内容为权威信息发布、思想价值引领、学术交流活动、校园文化传播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