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涵养丨我和历史有故事(2)

文摘   2024-11-08 20:03   天津  

 和




秉持着“惟真惟新 求通致用”的院训,无数南开史学人以深厚的学识与不懈的努力,一直探寻真理、向上攀登,不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无论你是初涉历史领域,还是已然深耕多年,相信在与历史相伴的日子里,每个人的心中都埋藏着难忘的故事。

在学习与探索中,你或许在对某个历史现象或书籍有了深刻的思考,或许在深入研究时对历史学习方法有了珍贵的感悟,又或许在学习过程里发生了什么和历史有关的趣事。

在上一期的分享活动中,有的同学结合自己的专业与体验,讲述了对于历史的深刻认识;有的同学回望过去,展现了自己与历史从幼时到大学的深厚羁绊;有的同学根据个人学习过程中的思考与体会,分享了专业学习的方法与经验。同学们的分享彰显出他们与历史的紧密联系,每个人不同的经历与见解也塑造出他们独特的故事。

那么,此时此刻,让我们以 “我和历史有故事” 为主题,再次与大家踏上旅程,共享那些与历史碰撞出的精彩故事与动人心弦的历史记忆吧!


2023级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

陶灼

我目前文博研二在读,本科专业是工业设计,大二时决定跨考文博专业。之所以决定跨考,得益于偶然间刷到一则视频: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的文物摄影师赵震老师,在国家宝藏节目中讲述他的工作经历——在一次摄影过程中,他发现兵俑的嘴边残存着一枚秦代工匠在制作兵俑时所遗留的指纹,他在节目中说到:“就在同一个位置上,他刚刚离去,而我踩在他还留有温度的脚印上”。他讲到此处几度哽咽,而那时在屏幕前的我,也能切切实实感受的他眼眶的湿润和情绪的涌动。

这段视频对我此后一段时间对价值观的思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醍醐灌顶,忽然间就有了人生的方向——要去做与文物保护相关的行业。这是我能想到的最适合我的职业,我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做事严谨、认真心细,也有坐得冷板凳的耐力和心境。并且文博行业是与中国历史和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我想使这短暂的一生尽可能的有价值,不求大富贵,只想有充沛的精神世界,并为社会做出一些微薄的贡献,如果这份贡献能关于历史文明,便是我莫大的荣幸。

“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2021年初着手准备,2023年初一志愿上岸,我用实际行动行动证明了,二十岁时突然萌发的念头并不是一时脑热的空想,我一步步走到现在,正是对这个行业的热爱的最好诠释。眼下我正在实习,负责文物修复的工作,我心中每天有无数遍的闪念——“我拥有全世界最棒的工作!”

2024级历史学类本科生

朱津桥

“历史是死人的名字”,高三某天晚上结束学习后窝在被子里,看见了这篇小红书帖子。

历史就是这么诡谲,令人着迷。

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历史的呢?好像是七八岁在姥姥家过暑假的时候,从阳台上的书架上翻到了一本绿皮的旧书《我的前半生》,囫囵吞枣,天色暗又明。溥仪的自传从史学家的眼光里看,都不算什么信史,可它的确在我心里,种下一颗小小的萌芽。

求学路上,对历史的热爱,似乎常伴心间。高中的时候,很扎实地记了几大本的笔记,每每翻开,便觉得幸福。

上大学之后,开始接触专业化的历史学,区别于以往仅对史学因感觉而热爱,开始实际的学历史,为未来做历史研究做准备。“历史”这个词汇不断被解构,又因热爱和所学而重建。广阔无边的史学圣殿,我沉醉其中。有时迷茫感与物质的恐惧将我包围。但心中怀着一颗热爱的种子,便支撑着我不断前进与探索。

“惟真惟新 求通致用“的院训时刻指导着我,再刻苦一些,再努力离“历史”近一点。

2022级历史(拔尖班)本科生

蔡承哲

学历史有什么用?人们经常这么问,好像期待找到一条通过学史升官发财的功利道路,又好像已然知道大概没有一条这样的道路,而对历史学人提出质疑。在我看来,这固然是一个问题,但并不是始终存在的问题。当我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想的是什么?是赚大钱、当大官,还是轻松就业、衣食无忧?这些都是值得考虑的因素,但当时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这些,而无非是兴趣而已。因此,与其追问“学历史有什么用”,不如思考“为什么想学历史”。于我而言,回答应是对世界的好奇。几年学习之后,我越来越感到,学史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达致人格完整的捷径之一。如果没有历史,世界在我眼中会怎样?世界各国是地图上均质的色块,民族是天然存在的,发展是理所当然的……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历史本身便有其价值,令人神往,而不依赖额外的认可。倘若人们难以避免从历史中寻求启示,通过历史的眼光来认识世界、认识自身,那么学历史自然就是人们最基础的需求之一。这一需求既是精神的,也是实用的,而且在我看来丝毫没有给这两者分个先后的意义。“学历史有什么用?”这是一个多么生涩蹩脚的提问,好像怯于承认历史对于个人、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塑造,不愿面对所有人都在时间长河的冲刷下不断成为历史,在展望未来的同时不断回望历史的事实。

毫无疑问,历史是一座无边的宝库,它对所有人敞开。而我将投身其中,不为回答“学历史有什么用”,而为向未知求索。

2022级历史学专业本科生

帅宇轩

从高中开始,我就对宋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宋人奏章中激情昂扬的议论、宋学恢弘高远的思想境界让这个遥远的时代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让我下定决心学习宋史。

进入大学以后,在历史学院老师们的引导下,我学到了许多专业化、系统化的历史学知识与方法,一点一滴地取得进步。学院精彩丰富的课程,中国史、世界史、文博专业的多样专选课,让我不禁对本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更开拓了我的视野与思路。

在史学问径的路上,我最感谢我身边的师友们。身边的朋友们虽然关注方向各不相同,但我们之间的每次讨论,总能碰撞出不一样的思想火花。而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则是关于《宋史》中“拂菻”问题的探讨。

 在大一的世界上古中古史课上,武鹏老师精彩绝伦的授课,让我对《宋史》中的“拂菻”真实形象问题产生了兴趣。在初步阅读材料之后,我有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便和武老师交流。武老师鼓励我说想法不错,还为我提示了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方向与思路。而文章最后的关键,则落在了宋代有关文献的史源及其相互关系上。在攻克这一难关上,曹杰老师给予了我最大的帮助。曹老师指引我去阅读有关的学术著作,指出我的想法中的缺漏与错误,在和曹老师一次次的交流中,文章的思路逐步清晰,问题也被一一攻克。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不成熟的我终于写出了一篇成型的论文。对于两位老师,我有说不尽的感谢。

历史学院优良的学术氛围,身边师友们的帮助、关怀,让我觉得自己能在历史学院学习,着实是一件幸福的事。对于我来说,史学问径之路,才刚刚开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3级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本科生

钟琪

高中,是我与历史结下不解之缘的起点。在那段青涩而充实的岁月里,历史课如同一扇窗,让我窥见了过往的辉煌与沧桑。

每当翻开厚重的历史课本,我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从夏商周的神秘,到秦汉的雄风,再到唐宋的繁荣与明清的兴衰,每一个朝代都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

历史专业的学习,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交织碰撞,共同塑造了今天的世界。这让我更加尊重差异,更加珍惜和平与共存。

此外,还培养了我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我学会了不盲目接受现成的结论,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答案,去质疑,去创新。

2024级历史学类本科生

薛天宇

作为一个刚刚入学的本科生,我的知识还太过稚嫩,还没有资格去谈历史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应该怎么学习,但我实在对这门学科有着莫名的情感,对历史学习至今怀有小孩初次来到海边,满目晶莹的海浪和藏在沙里的贝壳的那种兴奋感。

小时候对历史的理解更像是在看长卷的故事,我识字后看的第二本书是一本《中华上下五千年》,从此便热衷于看各种类型的历史科普。到了初中,我觉得我先是学了四本《古代汉语》提升了自己的文言文水平,然后买来《三国志》和《史记》的点校本,开始一点一点看,但当时的我仍然是一种“从原文看来的事更贴切”的想法。再后来就七零八碎地买来一些学术专著当课外书看,但看的又杂又散,虽然看了很多,但至今也没有建立起很系统的知识网络。一直零散地看到现在,如果说得到了什么教训,那就是要建立起一个历史系学生应有的知识体系和阅读方法,而不是再以历史爱好者的要求对书本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尝试去了解学科的研究前沿和理论方法吧,这样可能才算是有了些门路。

来南开真的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初二那年疫情爆发,一个学期在家网课,于是有了极其充盈的自由空间,除了历史课,大部分时候我都把腾讯会议挂在后台,然后打开B站看阎步克,邓小南两位教授的课程录像,最后看完了,也有了一个学习历史的梦想。高中时专业志向更易许多次,每次将历史抹去时心中都隐隐作痛,最后跌跌撞撞来到南开史院,刚刚开学便听到了邓小南老师的讲座,也听了其他很多场让我收获很大的讲座,有一种儿时梦想实现的喜悦。感谢南开,昔日遥远的,只能远远敬仰的人来到眼前,昔日不可及的,难以触摸的愿景实现,也算是人生的幸运吧。

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看到了历史在不同南开史学人心中的模样,触摸到了历史的脉动,感受到了历史的温度与力量,同时也体会到了历史学科良好的学术氛围与学风建设。在未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历史的世界,坚持着严谨治学的态度,继续追求热爱、汲取智慧,书写更多属于和历史的精彩故事。

欢迎大家持续投稿!

投稿信箱:nklsnewmedia123@126.com


供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编辑:钟琪

审校:李凡一 段怡帆

南开史学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官微,主要内容为权威信息发布、思想价值引领、学术交流活动、校园文化传播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