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思考

科技   2024-12-11 10:48   北京  


本文收录于《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2024年第5期,目次50


摘要:智慧农业以管理智能化、技术创新性、发展可持续、信息联动化等优势不断推进乡村农业向绿色、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的重要部署。该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国乡村振兴现状、智慧农业概念及特征,旨在探讨以智慧农业解决乡村振兴存在问题的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三农”问题;智慧农业;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是指运用一系列政治、经济、科技等手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方、生活富裕。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1]。

  1

当前中国乡村振兴现状


自2018年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显著缩小,农村农业生产能力巩固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充足,乡村建设正有序进行。中国乡村振兴工作稳中向好,正以积极的态势全面推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但是在总结中国乡村振兴成果与经验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中国农村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中国特色农业强国建设依然面临着诸多阻碍。 

1.1   农民思想观念落后

农民问题是“三民”问题的中心问题,农民的思想观念问题是乡村振兴工作中面临的核心问题。当前,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民由于受教育水平、信息壁垒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最新推出的农业政策、最新研发的农业科技、最新形成的农业云平台等存在着不了解、不相信、不接受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质量与效率,阻碍乡村振兴的进程。

1.2   农村产业结构单一

产业发展是乡村发展的加油站,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现阶段,中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的能力低。首先,三大产业之间结构不合理。

当前中国农村主要以农业为主体,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且缺乏产业间的联系,不利于构建农村特色化、品牌化的产业体系。其次,农村第一产业内部农、林、牧、渔比例不协调,不能够及时满足市场需求,不利于农业的均衡性发展[2]。

1.3   融资交易体系不健全

融资和交易是决定农村发展速度的关键,只有盘活农村资金才能顺利实现乡村振兴。但是,中国农村普遍存在融资以及交易渠道不足的问题,影响人民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在融资方面,受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影响,农村地区存在贷款投放困难、大额贷款难度大、资金回流慢等问题。在交易方面,受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以及储藏技术的影响,农业交易渠道受限,影响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1.4   复合型农业人才缺失

乡村振兴对农村产业的科学化与智能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农业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但是,受农村经济发展、学校人才培养规划以及地区人才引进政策等各种的影响,当前中国复合型农业人才存在着数量不足、创新能力差以及下乡意愿低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的创新性发展,阻碍乡村农业振兴。

2

智慧农业概念及特征


智慧农业是一种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遥感技术、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与设备,通过数字管理、智能决策、精密机械、集约生产形成的现代化农业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不仅能提升农作物的质量和数量,更能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2.1   农业管理智能化

智慧农业通过利用先进技术构建农业云平台,实现农业智能化管理。农业管理的智能性首先体现在农村土地管理的智能性,智慧农业利用遥感技术、大数据等技术对当前中国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勘探、分析,为耕地保护政策提供科学性建议。其次,智慧农业通过利用无人机、传感器等技术,对农田环境状况以及农作物生长情况进行智能化监测。同时,智慧农业利用自动播种机、灌溉设备、除害仪以及无人驾驶收割机等实现农作物播种、除害、灌溉、收割各个环节的智能化。

2.2   农业技术创新性

智慧农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实现农业高度集中以及专业化生产,摒弃了传统农业依靠生产经验积累、机械化水平低的缺陷。当前,中国智慧农业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在农作物育种技术、农作物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土壤修复技术、绿色栽培技术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升了农作物的质量与数量,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2.3   农业发展可持续

智慧农业不只体现在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提升上,更表现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改善上。首先,通过利用智慧农业技术,对农作物进行精准灌溉、施肥、除害,不仅能够节约农业生产成本,更能减少污染物对农田以及水体的污染、降低农田生态系统风险。其次,精准化农业生产可以通过优化农机,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能源的消耗,降低碳排放量。同时,通过土壤质量监测与评估,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性参考,促进可持续发展。

2.4   农业信息联动化

智慧农业通过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构建智慧农业信息系统,促进农业生产、管理、销售、服务信息互联互通。智慧农业信息系统包括精准化生产系统、经营系统、服务系统、溯源系统等,能有效的促进农业生产信息、科技信息、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生态信息传播,促使农业各组成部分紧密结合,形成一个高度互联、高效共享的乡村产业系统。

3

以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是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对农村进行有效治理。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个经济繁荣、生态和谐、宜人宜居的和美乡村。发展智慧农业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部署,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规避自然灾害风险、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是解决中国当前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3.1   加强智慧农业宣传力度,助力农民素质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4]。当前,中国农民的思想观念普遍落后,严重影响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政府与农业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如开展智慧农业宣传讲座、定期开展学习培训等,不断提升农民的思想素质与技术水平,培养新型农民,为乡村振兴助力。

3.2   构建智慧农业综合系统,助力农村产业连通

智慧农业综合系统能将农业相关的各环节连通,推动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通,解决中国农村产业结构单一问题,促进农村产业振兴。要加大智慧农业综合系统的投入与研发力度,整合农业研究、融资、生产、管理、再加工、销售、服务,形成一个数据精准、信息公开、资金流通、技术共享、服务优质的产业链体系,助力农村产业连通。

3.3   培养复合型农业人才,助力农村创新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5]培养复合型农业人才是智慧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解决乡村振兴问题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保障与提升复合型人才的科研条件与创新积极性。高校相关专业应当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厚植学生的“三农情怀”、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助力中国智慧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

推动智慧农业融入农村生产,充分发挥智慧农业优势,是解决当前乡村振兴困境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思路、新方案。



参考文献:

[1] 朱文凤.两会聚焦 新质生产力、“AI+”引领产业新风向[J].通信世界,2024,939(5):14-16.

[2] 韩思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西农民精神面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20.

[3] 赵承华.乡村旅游及其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4] 乔婉婷.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农”经济发展问题对策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4,243:44-48.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47.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下载链接




http://www.nygcjs.cn/cn/article/doi/10.16815/j.cnki.11-5446/s.2024.14.050




扫码关注我们


《农业信息化》杂志





  2025年出版12期,刊号:CN11-5436/S。

  邮发代号:82-133

  订阅方式:编辑部直接订阅

  订阅地址: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 

  邮编:100125

  订阅电话:010-59195603     

  订阅及投稿邮箱:nyxxh2015@163.com




农业信息化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指导,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杂志、网站、新媒体同步运营。定位于服务政府、面向市场,承上启下搭建政府、科研、学术界、企业和农民终端用户之间的桥梁,为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