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录于《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2024年第5期,目次22
摘要:玉米宽窄行密植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是将传统的等行距种植模式改为宽窄行种植,宽行90 cm,窄行40 cm,并在窄行铺设滴灌带,通过密植增加单位面积的玉米株数,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根据玉米生长规律,采用智能化滴灌系统供水供肥,减少水肥资源的浪费和流失,提高水分和养分的利用效率,最终实现高产稳产。该文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并阐述了玉米宽窄行密植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旨在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玉米;宽窄行密植;水肥一体化
博兴县县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优越,适宜粮棉作物的生长,粮食作物具有传统种植优势。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是小麦玉米优势区,全国800个粮食生产大县之一。2023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3.76万亩,总产量51.57万吨。其中小麦播种面积56.3万亩,单产474.5公斤/亩;玉米播种面积54.3万亩、产量24.2万吨,玉米单产445.8公斤/亩,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玉米宽窄行密植是一种科学的种植布局方式,其中宽行与窄行相间排列,玉米植株在窄行内密集种植。这种布局能优化玉米群体的光照、通风和根系分布,提高光能利用率和土壤肥力,进而增加玉米产量。配合应用智能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打造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形成“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智能决策+精准水肥管理+终端智能控制”的智慧农业模式,可实现精准滴灌配合应用。通过少量多次灌水追肥,实现精量控水控肥,减少水肥的浪费和流失,提高水分和养分的利用效率。
1
播前准备
1.1 品种选择及处理
应选择生育期适合地区自然条件的耐密植品种,不仅要具备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虫、抗逆性等特征,还需具有良好的商品性,种子的发芽率应能达到95%以上,纯净度不低于98%,因此推荐品种以登海605、农大372、登海618、登海685为主。播种前,种子均应进行包衣或拌种。防治病害可用含咯菌腈、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成分的药剂;防治虫害可用含氟虫腈、噻虫嗪等成分的药剂;病虫兼防的可选择含上述成分的复配药剂。
1.2 机械准备
玉米适播期短,需要抢时播种。应及早做好农机调度、机械调试和农机手培训等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应优先选用具有播量、播深智能控制功能的机型。
播种
2.1 宽窄行播种
博兴县一般在6月10日前后,前茬小麦收获完毕后即开始播种,最晚不迟于6月末。提前调试播种机,采用机械化宽窄行南北向种植,宽行90 cm、窄行40 cm、株距12~15 cm,亩保苗6000株,播种深度3~5 cm。在种子侧下方5~8 cm处施入种肥。亩施玉米配方肥 30 kg、商品有机肥20 kg[1]。播种机行进速度在4~5 km/h,且整个播种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排种器、施肥器是否正常作业,以免出现漏播或漏排,另外还要避免拖土的现象发生。
2.2 播后镇压
播种完及时镇压,选用苗带重镇压器或“V”型镇压器,镇压强度需要视土壤含水率(墒情)而定,若土壤含水率在18%~22%之间,镇压强度应控制在650 g/cm2,含水率高的情况下需要适当减轻压强。镇压标准以播后土壤表层蹦皮、镇压后不起鳞纹为准,镇压器行进速度控制在5~6 km/h,不可与播种机行进速度差距过多。
3
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
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对土壤环境进行实时监测。通过部署在田间的传感器网络,系统可以连续采集土壤的温度、湿度、pH值、电导率以及养分含量等数据。基于监测到的土壤环境数据,智能系统会自动调控灌溉系统。包括控制灌溉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调节灌溉量以及选择最佳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等)。根据土壤环境和玉米生长阶段的需求,智能系统会生成科学的水肥配比方案。包括肥料的种类、浓度、用量以及施用时间等。通过精确的水肥配比,可以确保玉米获得均衡的营养供应,提高产量和品质。
3.1 布设管网
滴灌管道铺设长度约80 m,超过80 m应设置中间站。滴灌管道应选择耐腐蚀性、强度高的聚乙烯材料,也可选择耐久性强、抗渗漏性佳的PVC管材。选用贴片式滴灌带,出水口间距20~25 cm,铺设在40 cm的窄行间,覆土浅埋约3.5 cm。铺设时,内镶贴片滴灌带贴片面向上。铺设时滴灌带不宜拉得过紧,应留出一定的收缩余量。
3.2 滴灌给水
玉米拔节期开始滴灌一次,滴灌量18 t/667 m2,滴灌时间为2~3 h,喇叭口期、抽雄期、花期、抽丝期、粒形期、灌浆期分别滴灌一次,滴灌量18 t/667 m2,滴灌时间为2~3 h。灌水次数可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增减。遇干旱天气可增加灌水次数,若遇连雨天可减少灌水次数。
3.3 滴灌施肥
玉米拔节前期追肥一次,每亩随水滴施尿素10 kg;玉米喇叭口期追肥,每亩随水滴施尿素15 kg;玉米灌浆期追肥,每亩随水滴施尿素10 kg+磷酸二氢钾 1 kg[2]。玉米抽雄前3~5天,用0.3%尿素+磷酸二氢钾8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提高产量。
4
无人机田间飞防
利用无人机技术进行玉米病虫草害防治。无人机可以搭载不同的喷洒装置,通过导航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对玉米地进行精准、高效的喷雾防治,适用于各种地形和农作物种植模式。
4.1 无人机封闭除草
亩用50%乙草胺200 mL+用30%硝烟莠去津150~ 180 mL,兑水25~30 kg,均匀喷雾,有效控制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阔叶杂草较多的地块,75%宝收干悬乳剂1~2 g,兑水10 kg,喷雾除草。
4.2 无人机苗后除草
玉米出苗并长至3~5片叶、杂草2~6叶期,亩用25%硝磺草酮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130~150 mL,兑水20 kg,均匀喷雾。或每亩用4%烟嘧磺隆悬浮剂50~100 mL,兑水30 kg喷雾防除杂草。
4.3 无人机防治病虫害
无人机作业使用的药剂有广谱性杀菌剂、杀虫剂、大量元素水溶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开展飞防作业,可有效预防玉米锈病,防治玉米褐斑病、大小斑病和弯包霉菌叶斑病等病害,以及玉米蚜虫、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等穗部虫害。加强田间管理,秸秆粉碎还田,及时清除病虫植株、杂草及播种沟上秸秆,破坏病虫适生场所,减少玉米螟、二点委夜蛾、灰飞虱、叶斑病、根茎病害等病虫基数。合理间作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周边地头种植蛇床草、菊科显花植物等,优化农田生态,涵养利用自然天敌。成虫盛期,可释放赤眼蜂控制玉米螟种群数量;心叶末期,可亩用0.2%苏云金杆菌颗粒剂300~500 g撒施于心叶内,或用2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40~50 mL,对水喷施,防治玉米螟;亩用200亿芽孢/mL枯草芽孢杆菌70~80 mL,喷雾防治茎基腐病、叶斑类病害等。叶斑病,亩用6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90 g、4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0 g防治,褐斑病,每亩用65%可杀得350倍液或45%多菌灵600倍液防治,玉米锈病,亩用16%的苯醚甲环唑微乳剂1600倍液35~58 g,隔7~8天喷一次,连续喷2次。无人机的飞行高度、速度、喷洒量等参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防治效果最佳。
5
机械收获
博兴县一般在10月15日收获。当玉米叶片基本枯黄、茎秆干枯、果穗苞叶松散,籽粒基部出现黑层,籽粒乳线消失变硬,并呈现本品种所固有的粒型和颜色。采用玉米联合收获机完成玉米摘穗、输送、剥皮、茎秆切碎、果穗收集、根茬破碎还田等多项作业,一次完成整个收获过程。
参考文献:
[1] 屈江丽. 榆阳区2021年春玉米水肥一体化增密增产示范总结[J]. 农家参谋,2022(8):75-77.
[2] 吐尼沙汗.新疆博乐市玉米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要点与推广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21,41(8):31-33.
作者单位:博兴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http://www.nygcjs.cn/cn/article/doi/10.16815/j.cnki.11-5446/s.2024.14.022
2025年出版12期,刊号:CN11-5436/S。
邮发代号:82-133
订阅方式:编辑部直接订阅
订阅地址: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
邮编:100125
订阅电话:010-59195603
订阅及投稿邮箱:nyxxh20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