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益快讯 | 第26期

民生   其他   2023-10-14 09:00   山东  



01

  快速预览  



  国内公益伙伴动态  


130余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逐梦深蓝”——岳鸿军海洋摄影作品公益展”圆满落幕

2. 智渔:海洋邻里艺术季·中华白海豚肖像快闪实验摄影展

3. 科学放鱼公众教育——逛“兴海”听“峰语”

4. 2023科考行:以万变应万变,守鲎北部湾

5. 齐聚厦门,共话海洋:“海洋命运共同体与海洋发展高级研修班”顺利举办

6. 海研会 | 难忘渔家秋日的喜悦——秋分

7. 全球滨海论坛-红树林生态保护与修复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国内国际新闻动态 

1“零草案”出台,离全球塑料条约达成又近了一步

2. 欧盟调整渔业控制规则,收紧打击非法捕鱼的大网

3. 从保护注定灭绝的小种群中华白海豚中能学到什么?

4. 新的全球航运协议是否有助于实现气候目标?

5. 保护马尔代夫珊瑚礁新方法:利用声景

6. 海洋暖化使鱼类活动范围迁移到目前正准备进行深海矿产开采的海域,或加剧行业冲突


02

  国内公益伙伴动态  



30余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逐梦深蓝”——岳鸿军海洋摄影作品公益展”圆满落幕

8月5日,潜爱作为主办方之一的以海洋水下摄影为主题的逐梦深蓝——岳鸿军海洋摄影作品展暨新书首发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通过影像呈现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展现人与自然、与海洋生物和谐相处的美景,为濒危海洋生物发声,传达对全球海洋生态环境的关注。在为期10天的观展期里,共吸引逾十万名观众前来观看。中国美术馆将收藏岳鸿军此次展出的三十多幅海洋摄影艺术作品。



智渔:海洋邻里艺术季·中华白海豚肖像快闪实验摄影展


2023年夏季至秋季期间,智渔推出海洋邻里艺术季公益活动计划,希望通过实验性⽂化艺术活动的⽅式,让更多的⼈,⼀起共同关注海洋环境,激发对海洋物种的在意,对⼈海关系互动的思考




科学放鱼公众教育——逛“兴海”听“峰语”

2023年9月1日,舟山市蓝海公益服务发展中心携手多方组织前往普陀兴海养殖优质种苗选育研究所,举行了科普公益活动。在兴海鱼苗场认识鱼苗、了解饲养方法;参观孵化车间,观察鱼类标本;听育苗专家施晓峰讲解鱼苗相关知识。让社会公众对于科学放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促进海洋生态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023科考行:以万变应万变,守鲎北部湾


7至8月,美境自然分两期开展北部湾滨海湿地科考行,完成北部湾滨海湿地关键栖息地鲎种群、大型底栖生物和栖息地环境威胁等专题调查,主题为“携手同行,拥抱变化”。科考行9年以来,今年天气情况变化最多、经历台风最多。自2021年美境加入亚太区鲎观测网络计划,今年监测到的鲎总数最多,但中国鲎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齐聚厦门,共话海洋:“海洋命运共同体与海洋发展高级研修班”顺利举办


为了更好地为关心海岛保护、关注海岛振兴的优秀青年们,提供一个线下深入学习和链接彼此的平台,9月25日-28日,厦门理工大学与海知趣联合开办“海洋命运共同体与海洋发展”高级研修班。此次研修班由国内海洋相关课题研究最具权威的导师们带领,通过四天的学习和交流,提升宏观意识,获取最接地气、最前沿的知识,探寻最优解决方案




海研会 | 难忘渔家秋日的喜悦——秋分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2023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初九,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第16个节气——秋分。秋分将昼夜平分,此后,秋意渐浓,天气转凉,北半球昼短夜长。秋分也是渔家秋收的忙碌时节,由于幼鱼虾蟹经过此前的成长和蜕变,这时渤海湾边的海鲜也别有一番风味。海研会的特邀渔业文化高级研究员刘翠波老师,在二十四节气渔家文化“秋分”特辑中,分享他在秋分时节与伙伴捞螃蟹、打刺鱼的经历,极品锅炮鱼的美味,以及他对这片海域渔业资源衰退的遗憾




全球滨海论坛-红树林生态保护与修复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3年9月26日,全球滨海论坛期间,红树林生态保护与修复专题研讨会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是在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的指导下,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联合主办,自然资源部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野外观测研究站承办,上海蚂蚁森林生态绿色发展基金会为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提供了特别支持。本次研讨会聚焦于红树林保护修复主题,通过中外红树林专家分享红树林生态修复案例、红树林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红树林生态系统碳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平行讨论环节邀请各方就如何合作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推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行深入探讨。






03

  国内国际新闻动态  



“零草案”出台,离全球塑料条约达成又近了一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终结塑料污染全球条约的“零草案”文本,这是朝着达成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迈进的一个关键里程碑。各国就条约应包含的内容提出了各种建议。在此基础上,秘鲁政府作为该条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negotiating committee,简称INC)主席起草了草案,并得到了该委员会秘书处的支持。在11月肯尼亚内罗毕召开的下一次INC会议上,各国政府将以这份草案为基础,讨论条约的确切措辞,并将决定条约的范畴、目标和运作模式。“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塑料政策负责人埃里克·林德伯格(Eirik Lindebjerg)说:“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这份草案至少表明,我们有可能解决一个复杂的大问题,并制定切实具体的法规,帮助我们终止塑料污染。”


信息来源:中外对话海洋


图源:Tim Plowden /Alamy



欧盟调整渔业控制规则,收紧打击非法捕鱼的大网


在欧盟委员会提出欧盟渔业控制系统现代化的初步提案的五年后,欧洲议会渔业委员会批准了一项关于新法规的初步协定。该协定推进了欧盟渔业控制规则的全面改革计划,目标是加强在打击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的捕捞活动(IUU)方面的措施,并引入了电子追踪和提高可追溯性的强制措施,来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这也是关注海洋的环保组织长期以来一直追求的目标。该法规要求到2030年,在欧盟管辖范围内的所有船只上安装定位追踪装置,从而通过供应链追踪悬挂欧盟船旗的渔船所捕获的海产品。

息来源:蓝色脉搏·海洋生命共同体速递



从保护注定灭绝的小种群中华白海豚中能学到什么?

因数量稀少,中华白海豚被称为”海上大熊猫”。它是海豚科中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简称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易危级”。原农业部(2018年改建为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的通知中明确要求”进一步了解我国中华白海豚种群的数量、分布、季节性变化、栖息时间、活动范围、行为学特征等种群生态状况;同时建立中华白海豚个体身份照片档案”。爱海豚公益创新计划的发起人、智渔科学总监郑锐强博士认为,利用数据可视化工具,从整体上掌握中华白海豚的种群生态信息,是政府决策和公众参与的基础。”小种群即使注定灭绝,也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他们”。研究这些小种群为什么会灭绝,从保护行动中汲取经验,尤其是提供数据透明和众包保护的解决方案,能够为大种群,和其他灭绝风险还不那么高的物种,制定更加合适的保护政策和行动。


(信息来源:中外对话海洋


源:郑锐强



新的全球航运协议是否有助于实现气候目标?


国际海事组织(IMO)的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在七月初的会议上决定,航运业将在“2050年前后”把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为零。这是全球航运业的第一个净零目标。但与此同时,一些发展中大国明确表示,他们认为提出的一些目标“不切实际”,并担心航运脱碳可能带来的经济负担。尽管海事组织的目标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为航运业在未来几年的发展释放了信号。在此基础上,各国还同意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措施来兑现其承诺,其中可能包括对运输燃料征收全球排放税。除了可能包括排放定价的“经济措施”,各国还同意开发“技术措施”,以帮助减少国际航运的排放。这些“技术”措施将在未来两年内制定,预计将在2025年获得批准。然后于2027年生效。


(信息来源:蓝色脉搏·海洋生命共同体速递


                

保护马尔代夫珊瑚礁新方法:利用声景


马尔代夫中部印度洋环绕的拉穆环礁,七台小型录音设备被安置在水面下几米的珊瑚中,捕捉海浪的声音。这些录音可以成为令人舒缓的天籁,不过实际上科学家们正在利用它们来拓展海洋保护的前沿。总部位于拉穆的马尔代夫水下倡议组织(Maldives Underwater Initiative,简称MUI)的海洋生物学家兼研究协调员杰斯·霍奇(Jess Hodge)解释说,这些声音中可能会有海葵发出的咔嗒声,天使鱼振动鱼鳔发出的低沉声音,或者是鼓虾发出的劈啪声。该海洋保护倡议由总部位于环礁南部度假村的拉姆岛六善酒店(Six Senses Laamu)发起。在MUI和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海洋生物及鱼类生态学家史蒂夫·辛普森(Steve Simpson)共同主导下,珊瑚礁生态学家之间进行的一项新的合作正在用这种特别的录音来更好地区分健康珊瑚礁和需要支持的退化珊瑚礁。

(信息来源:中外对话海洋)


源:Kabini Amin / 中外对话海洋



海洋暖化使鱼类活动范围迁移到目前正准备进行深海矿产开采的海域,或加剧行业冲突

西雅图联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海洋科学研究所Diva J. Amon 等认为,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域,非生物资源(如矿物)和生物资源(如鱼类)有不同的法律制度和治理结构,导致责任分散并让管理变得困难。气候模型显示,海水变暖使得金枪鱼的地域分布将在未来几十年内持续变化。这些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物种将迁移到未来几十年可能进行深海采矿的区域。如果在深海采矿区内连年获得越来越多的金枪鱼渔获,可能会加剧两个行业之间的冲突。而深海采矿对于金枪鱼种群和生境的影响,也会对捕捞这些物种的国家带来经济风险。


(信息来源:蓝色脉搏·海洋生命共同体速递)

●○


本期资讯由以下机构共创

深圳市大鹏新区珊瑚保育志愿联合会、智渔、舟山市蓝海公益服务发展中心、海知趣、美境自然、海研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中外对话

* 排名不分先后


 
●○







你可能还想看






第四届海洋公益论坛成功举办



第四届海洋公益论坛由自然保护公益伙伴计划秘书处作为指导单位,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UNDP-GEF-GSP)联合主办,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承办,世界经济论坛海洋行动之友、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深圳市大鹏新区珊瑚保育志愿联合会、海知趣、昆山杜克大学蓝色先锋项目等支持。



海洋公益论坛
中国海洋公益论坛秉持多元、平等、开放、专业的原则,将为中国海洋环保公益圈营造积极乐观、合作共赢的行业氛围,为这类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夯实基础,推动中国海洋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事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