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预览
国内公益伙伴动态
1. 欢迎你的到来,珊瑚宝宝
2. 国内首例-搁浅短肢领航“海棠”顺利放归大海
3. 2024年“净海大作战·全国联合净滩行动”招募启动
4. 2024可持续滨海社区区域公益合作论坛成功举办
5. 海研会∣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特辑
6. 第九届“我们的海洋”大会在雅典顺利举行
1. 气候变化对近海渔业带来挑战,中国如何应对?
2. 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更多国家认识到滨海湿地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
3. 科技能助扭转中国 “三无”渔船难除的局面吗?
4. 巨大的新禁渔区让南极海洋掠食者及其猎物得以喘息
5. 消失中的中国牡蛎礁,重建仍需助力
6. 海山采矿试验证实其会带来一定的生态影响
国内公益伙伴动态
国内首例-搁浅短肢领航“海棠”顺利放归大海
2024年5月26日,由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携手社会各界,经过长达四个多月的精心救治与呵护,搁浅短肢领航鲸“海棠”终于顺利放归大海。这也是国内首例成功放归的搁浅短肢领航鲸。
2024年“净海大作战·全国联合净滩行动”招募启动
2024年5月25日,由海知趣主办的“净海大作战·全国联合净滩行动”面向全国净滩团队发起招募。此次活动将持续1个月,以“潮起潮落,速战塑绝”为口号,希望通过净滩这个最简单、最直接的行动,呼吁更多人加入海洋保护行列中。
2024可持续滨海社区区域公益合作论坛成功举办
2024年4月22日,智渔成功举办2024可持续滨海社区区域公益合作论坛。论坛以“共同挑战 共同愿景”为主题,邀请来自中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近40家相关公益研究机构,共约70人齐聚海口,就近岸渔业资源管理、滨海生态系统保护、社区发展等共同关心的议题分享经验和案例,开展了深入的“跨国”对话交流。
海研会∣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特辑
今年的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Be part of the Plan)”,呼吁更多利益相关方通过支持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海草床作为关键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希望未来渔业社区、科研院所、政府主管部门、海洋保护公益团体可以形成合力,更好地管理和保护宝贵的“海底绿洲”。
第九届“我们的海洋”大会在雅典顺利举行
2024年4月15日至17日,第九届“我们的海洋”大会在雅典举行,主题为“充满潜力的海洋”。SEE基金会荣幸作为中国社会公益组织代表,并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共同主办了主题为“培养蓝色市民,促进蓝色伙伴关系,为一个健康的海洋而行”的边会活动。
“培养蓝色市民,促进蓝色伙伴关系,为一个健康的海洋而行”的边会活动现场
国内国际新闻动态
(信息来源:对话地球)
(信息来源:对话地球)
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更多国家认识到滨海湿地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
滨海湿地,尤其是红树林、海草和盐沼等生态系统,在储存蓝碳、减缓气候变化、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以及支持生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保护沿海湿地的重要性,并通过国家自主贡献(NDCs)向《巴黎协定》作出承诺。尽管许多国家提及了保护沿海湿地会带来诸多益处,但实现这些益处所需哪些具体、可衡量的承诺却鲜有人提及。针对该现象,伯利兹、哥斯达黎加和塞舌尔三国作为表率,在皮尤和其他合作伙伴的帮助下制定了具体可行的行动方案,并提交了当下所有国家中最具体、最可衡量的NDC承诺。
(信息来源:蓝色脉搏·海洋生命共同体速递)
科技能助扭转中国 “三无”渔船难除的局面吗?
打击“三无”船舶的执法行动在媒体上屡见不鲜。“三无”船舶可以是住家船、餐饮船、采沙船和快艇等,而其中涉渔“三无”船舶对中国近岸海洋资源影响尤其深远。它们大多从事非法捕捞活动,严重扰乱渔业管理的秩序,是造成近岸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的主因之一。专家认为,解决涉渔“三无”船舶问题并不能只靠被动型执法,还需要系统性的解决方案。绿色和平报告提出,持续推进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简称AIS)等技术的普及和规范应用,可提升渔业管理能力。AIS能够连续向范围内所有其他配备 AIS 的船舶、岸基站以及卫星传输船舶身份、位置、速度和航向等信息。全球渔业观察(Global Fishing Watch)的应用研究主管内特·米勒 (Nate Miller)告诉对话地球,AIS最初是为了海上安全而设计,通过自动将船舶信息传输给附近船舶和沿海当局,从而避免碰撞。随着时间的推移,AIS数据还能用于渔船识别和渔业活动监测。
(信息来源:对话地球)
图源:Alamy
巨大的新禁渔区让南极海洋掠食者及其猎物得以喘息
英国海外领土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SGSSI)政府最近宣布,已在其现有海洋保护区范围内设立了一个面积大于16.6万平方公里的新禁渔区,并禁止在禁渔区外一块1.7万平方公里的海域 范围内捕捞磷虾。这些新禁渔区的设立旨在保护包括须鲸和企鹅在内的以磷虾为食的海洋野生动物,选址时也考虑到了以磷虾和其他物种为渔获物的渔业活动。
(信息来源:蓝色脉搏·海洋生命共同体速递)
消失中的中国牡蛎礁,重建仍需助力
天然牡蛎礁岌岌可危,根据2011年发表的全球尺度分析,世界上约85%的天然牡蛎礁已经消失,中国的牡蛎礁也不例外。中国的研究者曾在天津、江苏、山东、福建和广东的河口和滨海地区发现现存天然牡蛎礁。与有限的记录相比,它们都出现了面积锐减或功能退化,部分地区的退化程度甚至达70%-90%。过度捕捞、水质污染及其引发的病害、滨海改造等人为因素导致天然牡蛎礁萎缩甚至消失。中国自2006年起已设立两个专门保护牡蛎礁的国家海洋特别保护区。它们分别位于江苏海门蛎岈山和天津市大神堂。在遭到自然因素影响和人类活动的破坏前,这两个地区在二十多年前曾拥有丰富天然牡蛎礁资源。建立保护区后,政府在两地实施了严格开发限制,并进行修复和长期监测工作。保护牡蛎礁极具挑战,要修复重建也非易事。国际上牡蛎礁修复试点为建立修复标准提供了参考。这些修复试点的关键技术,大多是通过构筑人工礁体或者补充牡蛎,抢救牡蛎礁。但要修复妥当,细节不可忽略。修复前调查当地生态情况、识别威胁牡蛎礁的因素,修复中制定专属修复方案、选择合适的投放物种、设计适宜支撑牡蛎的底质物,每一步都不可或缺。尽管中国保护和修复双管齐下,但天然牡蛎萎缩退化的趋势尚未扭转。走出牡蛎礁保护和修复的困境,还需要顶层设计的改变和公众参与。
(信息来源:对话地球)
图源:Pan Yulong/ Alamy
本期资讯由以下机构共创
深圳市大鹏新区珊瑚保育志愿联合会、三亚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海知趣、海研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对话地球
* 排名不分先后
你可能还想看
第四届海洋公益论坛成功举办
第四届海洋公益论坛由自然保护公益伙伴计划秘书处作为指导单位,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UNDP-GEF-GSP)联合主办,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承办,世界经济论坛海洋行动之友、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深圳市大鹏新区珊瑚保育志愿联合会、海知趣、昆山杜克大学蓝色先锋项目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