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预览
国内公益伙伴动态
1. 主题活动∣2024我们在三亚,为地球献出一小时
2. 冬季植物的秘密科普宣传&社区植物探索体验活动
3. 从南极跑道项目的起落看澳大利亚国内南极政策的讨论
4. “人与湿地,生命交织”海口市北港岛首届自然观察节
5. 春日集市——变废为宝,手工共富
6. 海研会∣“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特辑——认真的鳕
7. “守护蔚蓝天 共创新生态”红树林生态体验营圆满结营!
1. WTO遏制渔业补贴失败,发生了什么?
2. 林龙山研究员团队在南极鱼类多样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3. 打击“失联式”非法捕捞,乌拉圭正在行动
4. 海藻或能成为阳光照射骤减情况下的食物来源
5. 海洋升温不断,如何避免保护区失去作用?
6. 底拖网捕捞造成二氧化碳排放和海洋酸化
国内公益伙伴动态
为创造一个碳中和的、自然向好的未来,3月23日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携手三亚市旅游发展局、三亚市委精神文明爱卫办等单位,共同举办地球一小时活动。当晚20:30-21:30,全市个人、社区、商圈和企业纷纷响应活动号召,关闭不必要照明,为地球献出一小时。本次活动线上线下活动带动全市学生、市民、游客约8000余人,500余家企业参与。
冬季植物的秘密科普宣传&社区植物探索体验活动
为了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引导大家关注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2024年2月2日上午,上海浦东一荇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组织的“海洋蓝碳保护自然教育体验项目之冬季植物的秘密科普宣传&社区植物探索体验活动”在上海绿城社区如期举行,本活动上海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支持,东城五居委协助,有社区居民30组家庭约69人参加了活动,活动中大家积极探索记录。
从南极跑道项目的起落看澳大利亚国内南极政策的讨论
多年以来,扩大在南极的实际存在一直是不少南极条约协商国的重要行动目标,但是物理存在到底有多重要,如何将物理存在转化为更大的影响力似乎也没有明确的答案。本文梳理了南极大国澳大利亚的一个以扩大实际存在为目的的南极基建项目的提出和否决的过程,总结了其支持和反对两方的理由,希望能够丰富读者对于澳大利亚国内南极政策讨论的理解,也贡献于对中国极地强国建设的思考。
“人与湿地,生命交织”海口市北港岛首届自然观察节
2024年2月2日,第28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与人类福祉”。在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海口市环境信息和宣教管理中心、海口市湾长制事务中心等单位的指导下,智渔联合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北港村民委员会在北港岛举办了一场自然观察节,许多游客及本地村民前来感受滨海湿地之美,体验自然观察之趣。
春日集市——变废为宝,手工共富
2024年3月23、24日,“支持渔民参与海洋减塑计划”项目组前往美丽的“东海云廊村民共富集市”,和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蓝海公益大学生社区工作室的志愿者们一起帮助售卖社区老人、赋闲妇女利用废弃材料所制作的手工艺品。此次产品有“变废为宝”海洋文创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竹编、剪纸、手撕纸和毛线编织系列。以“变废为宝”共富手工坊为依托,链接高校、大学生、社区多元参加,推动海洋垃圾再生循环利用的产品化市场化,减少垃圾又带动增收。
海研会∣“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特辑——认真的鳕
鳕鱼这类商品对于多数中国消费者来说,可能既熟悉又陌生,它更像是一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而来到我们身边的一种进口食材。特别是在过去十几年间,无论是线上购物平台还是线下商超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鳕鱼”,并且打着“健康”、“营养”这些绿色食品概念的招牌。但是我们买到的这些鳕鱼肉是不是真正的鳕鱼呢?而哪些又是带着鳕鱼标签的“假鳕鱼”?这些“假鳕鱼”是否又真如宣传的那样,是绿色、健康的代名词呢?趁着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明鉴君为大家在买鳕鱼的路上排一排雷。
“守护蔚蓝天 共创新生态”红树林生态体验营圆满结营!
2024年3月6日,为期两天的“守护蔚蓝天,共创新生态”红树林生态体验营在湛江圆满结营,此次活动由广东省林业局指导,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联合主办。海南清澜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湛江市湿地保护协会、湛江市爱鸟协会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公众代表走进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同开启了一趟集合理论知识与自然探索于一体的生态之旅,一起解锁红树林的生态之美。
国内国际新闻动态
(信息来源:对话地球)
(信息来源:对话地球)
图源:Alamy
林龙山研究员团队在南极鱼类多样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室林龙山研究员团队在南极鱼类多样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首次成功证实了利用环境DNA(以下简称“eDNA”)技术在南大洋开阔海域复杂环境条件下开展鱼类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的可行性,揭示了南极宇航员海(Cosmonaut Sea)的表层鱼类群落特征,拓展了对该海域表层鱼类物种组成的认知,相关成果对进一步开展南极鱼类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信息来源:蓝色脉搏·海洋生命共同体速递)
打击“失联式”非法捕捞,乌拉圭正在行动
渔船失联通常与非法、未报告和不受管制(IUU)的捕捞活动相关,并正在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一项研究显示,渔船约有6%的时间会关闭AIS系统,有迹象表明这通常与IUU捕捞有关。非政府组织Che Wirapitá有一个名为“乌拉圭蓝色大海(Mar Azul Uruguayo)”的项目,该项目的研究小组分析了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在环境部确定的一个重点保护海域狮沙洲(Restinga del Pez Limón)内明显从事捕捞活动的46艘船只。研究小组利用全球渔业观察(Global Fishing Watch)和天窗(Skylight)的追踪数据,发现其中42艘船只在此期间关闭AIS系统共736次。乌拉圭海军中尉雨果·德巴罗斯(Hugo de Barros)称,海军能力不足削弱了其打击非法捕捞的能力。他表示,“约99%记录到的失联活动”由捕捞以及与捕捞有关的活动组成,如船只间的渔获转移。“目前,非法捕捞在乌拉圭只是行政违法行为,而不是刑法认定的犯罪行为。”德巴罗斯解释说。这就限制了海军可采取的行动。被抓到的非法捕捞船只通常只是受到罚款并没收货物的处罚,但没有人会遭到逮捕或起诉。
(信息来源:对话地球)
图源:Ian Hogg / Alamy
海藻或能成为阳光照射骤减情况下的食物来源
核战争导致的核冬天、小行星撞地球或火山爆发都会使空气中弥漫大量微粒,导致地面接收到的阳光骤减,以至于重创当今农业。而海藻因其能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快速生长,很有希望成为阳光骤减情况下的食物来源。为了探索核战争后海藻生长的可行性, David Denkenberger 教授及其团队使用一个基于核冬天气候模拟的经验模型来模拟全球范围内的海藻生长。模型显示,海藻的生长速度足够快,能在 9-14 个月内将生产规模扩大到相当于全球人类粮食需求量的 45%(分散在粮食、动物饲料和生物燃料中),同时只需使用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小部分。其主要限制因素是新建海藻养殖场的速度。研究结果还表明,海藻的生长状况与核战争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因为垂直混合的增加会带来更多的营养物质。这意味着海藻有可能成为阳光照射骤减情况下可行的食物来源。
(信息来源:蓝色脉搏·海洋生命共同体速递)
海洋升温不断,如何避免保护区失去作用?
海洋保护区(marine protected area,简称MPA)听起来像是海洋生物的避风港,免受人类活动等许多压力。但它们即使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也不能幸免于海水变暖、酸化、栖息地丧失或动物迁移等种种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科学家建议把海洋保护区素来固定不变的设计,变得更灵活、具适应性。亚利桑那大学海洋生物学家阿德里安·蒙圭亚-维加(Adrian Munguia-Vega)说:“再过十年,你想要保护的东西已经不在原来的地方,要么是(因为气候变化)它们都迁走了,要么是你原来希望提高其韧性的生态系统网络,已经分崩离析了。”2022年,各国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上,一致同意在2030年前将全球30%的海洋和沿海地区纳入保护(即30×30目标),令科学家愈发意识到提高海洋保护区成效的迫切性。为了回应此需求,蒙圭亚-维加和其他50名科学家以及保育专家在2023年10月的《一个地球》期刊(One Earth)发表了一份“气候智能型海洋保护区设计指南(Guidelines for designing climate-smart marine protected areas)”,就如何支持海洋动物及其栖息地应对气候挑战,提供了21项建议。中外对话海洋采访了该研究的联合负责人、斯坦福大学海洋保育专家努尔·阿拉菲-达尔莫(Nur Arafeh-Dalmau)。他表示,海洋保护区是一项投资,要让其发挥最大作用,就必须把气候变化融入其设计中。他还说,“不这么做,我们就可能无法得到预期的结果。”
(信息来源:对话地球)
图源:Michael Greenfelder / Alamy
本期资讯由以下机构共创
舟山市蓝海公益服务发展中心、三亚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上海浦东一荇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海研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对话地球
* 排名不分先后
你可能还想看
第四届海洋公益论坛成功举办
第四届海洋公益论坛由自然保护公益伙伴计划秘书处作为指导单位,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UNDP-GEF-GSP)联合主办,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承办,世界经济论坛海洋行动之友、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深圳市大鹏新区珊瑚保育志愿联合会、海知趣、昆山杜克大学蓝色先锋项目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