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公益论坛创办于2015年12月,经过海南海口、广东深圳、海南三亚三届的品牌耕耘和传播,已成为热心海洋公益事业人士两年一度的嘉年华,成为展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绝佳平台。
在新的挑战和机遇下,主题为“海洋公益的未来十年”的2022年第四届海洋公益论坛于10月28日-30日在江苏南通如东县举办,邀请了来自政府、科研院校、公益环保机构、爱心企业、社区代表等多方共同探讨未来十年海洋公益的发展。
SEE海洋,公众号:阿拉善SEE环保机构SEE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2年第四届中国海洋公益论坛顺利举行
10月30日上午,由深圳市大鹏新区珊瑚保育志愿联合会(潜爱)承办,主题为“未来十年中国的珊瑚礁保育”的2022年第四届海洋公益论坛珊瑚礁分论坛,在深圳分会场顺利举行。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 雷新明 博士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珊瑚礁及珊瑚礁生态在过去数十年间遭受的破坏和威胁,并指出目前珊瑚礁的自然生态修复工作,主要是通过增加珊瑚幼体补充数量、有效培育珊瑚成体、提高珊瑚底播移植存活率等人为干预措施,加速珊瑚礁系统的自然恢复进程。
雷博士介绍了其团队于三亚小东海、凤凰岛、蜈支洲岛等地的珊瑚群落生态修复案例,充分阐释了珊瑚礁及珊瑚礁生态修复的可行性。
在对未来珊瑚礁及珊瑚礁生态的保育行动展望上,雷博士从法律法规、栖息地管理、社会联动和监测与研究四个方面提供了行动路径,提出珊瑚礁及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联动。
广西大学海洋学院珊瑚保育中心主任、涠洲岛珊瑚馆馆长 黄雯 博士 分享了涠洲岛在珊瑚保育和修复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案例。
截止目前,黄雯博士团队在科研用海的自然海域中,投放了各式人工礁、苗架等近150个,覆盖372.55㎡,并在2000平方米的修复区中种植超过2万余株珊瑚,有效提高了活珊瑚的覆盖率,修复区的珊瑚礁生态得到了明显改善,修复区珊瑚的有性繁殖也带动了周边海域珊瑚的自然恢复。
海康威视集团自然资源行业解决方案专家 沈锦程 老师表示,珊瑚保育可以通过多维感知技术,综合打造近岸和离岸岛礁的立体感知网络,来构建珊瑚及珊瑚礁生态监测体系。
“通过科技助力,珊瑚保护者可以更好地获取珊瑚保护所需的数据,并以此来提升、实施保护措施。”
潜爱珊瑚保育技术中心总监 杨波(大漾)老师 分享了珊瑚保育技术中心团队在菲律宾巴拉望Boayan的珊瑚修复成功案例。
杨波老师认为,海洋生态修复真正需要考虑的一些方向应该囊括:
1、建立项目/案例数据库,发布关于过去成功和失败的案例;
2、增加长期项目,项目的周期应该尽可能考虑得更长久;
3、缩短专业人员和从业人员之间的认知差距;
4、修复项目通过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需求和让社区参与恢复的工作,使社会受益并且能够参与其中。
同时,在对未来的珊瑚礁保育的展望上,杨波老师认为珊瑚保育产业需要得到更多来自政策上的扶持,实行系统性的措施,以达到更大的辐射面。例如,让珊瑚礁保育知识进入义务教育课堂,提高学生的珊瑚保护意识;针对性地建立精细化法律法规,让珊瑚礁保护有法可依。
深圳市大鹏新区珊瑚保育志愿联合会(潜爱)理事长、大鹏半岛海洋图书馆馆长 沈晓鸣 老师希望通过建立海洋生物数据库、数字化海洋文献港,奠定海洋生物数据基础,助力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正高级工程师 王赛 博士 以潜爱所在的大澳湾珊瑚保育站为例,详细介绍了大澳湾海域内珊瑚礁健康指示物种的情况,并通过珊瑚礁食物网模型,形象地说明了珊瑚礁生态系统食物网中,指示物种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性。
分论坛的尾声,由深圳市大鹏新区珊瑚保育志愿联合会(潜爱)秘书长王晓勇主持,主题演讲的六位嘉宾一同,对未来十年,社会各界如何联动建立珊瑚保育网络进行了深入探讨。
与会嘉宾认为,通过回顾分析近年的经验成果,建议对珊瑚保育工作进行自上而下的梳理,推动政策精细化立法,充分发挥公益机构的天然优势,联动跨界资源,宣传和普及珊瑚的重要性,倡导科学的珊瑚礁保育方式方法。
特殊时期下的合影
(左起:沈晓鸣、沈锦程、雷新明、杨波、黄雯、王赛、王晓勇)
(排名不分先后)
本届论坛由自然保护公益伙伴计划秘书处作为指导单位,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UNDP-GEF-GSP)联合主办,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承办,世界经济论坛海洋行动之友、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深圳市大鹏新区珊瑚保育志愿联合会、海知趣、昆山杜克大学蓝色先锋项目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