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我国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包含三大板块、九个章节的内容。“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而渔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政治外交大局等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去年第四届海洋公益论坛举办期间,海研会主办了主题为“十四五期间中国渔业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公益机遇”的分论坛,特邀多位不同领域的嘉宾,从国内科研机构、国内外公益机构、小规模手工渔业者这些不同的视角,深入探讨十四五期间,中国渔业在绿色发展方面面临的种种挑战以及其中蕴含的公益机遇,以期进一步明晰未来中国渔业的可持续的路径和方向。
“十四五期间中国渔业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公益机遇”
分论坛线下现场
来源:第四届海洋公益论坛
首先,长江口与东海渔业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蒋科技,作为水产科研的一员,从规划背景、机遇挑战、要求和目标、战略布局和藏粮于地与藏粮于技五个方面,分享了对《“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的理解和解读。他认为当前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渔业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挑战主要在于刚性束缚越来越强、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和设施装备水平不高以及渔业治理体系不健全等方面;而机遇则蕴藏于政策环境更加优化、战略作用更加突出、科技支撑更加有力和消费需求更加多样这四点中。接着蒋科技研究员介绍了《“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的总要求,以及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绿色生态、治理能力这四个目标。
蒋科技研究员的报告——水产科研人读《“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
来源:第四届海洋公益论坛
通过对水产养殖、绿色养殖、种业振兴、水产供给这四个领域的战略布局,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和养殖证制度,优化调整养殖生产力,科学拓宽水产养殖空间,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提高养殖设施和装备水平,发挥水产养殖生态修复功能,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开展种业创新攻关,提升水产供种能力,优化调整近海捕捞,推进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蒋科技研究员强调结合技术的一些措施,如加强对渔船的管控与服务、更高效地规范管理渔具渔法、加强捕捞总量额度分配和生产监测、健全完善渔业资源保护制度等等,能够有效地助力政府部门实现总量管理目标。他特别指出《“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提出了重点发展的几个方向,包括创新驱动,优化调整养殖生产力布局,传统渔业升级转型,发展深远海养殖、盐碱水养殖等新模式,以及大力推动水产种业振兴计划。
水产品是全球人类食物蛋白质的第三大来源,如何确保水产品稳产保供,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已经成为科研人员的首要任务。蒋科技研究员提到目前正在开展的水产种业工程、生态修复工程、南极磷虾全链创新工程、深海蛋白源开发工程、东海绿色增养殖工程以及盐碱绿洲渔业工程等范例,都将为未来水产品质量的提升和蓝色粮仓的构筑积累宝贵经验。
“十四五期间中国渔业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公益机遇”分论坛线下现场
来源:第四届海洋公益论坛
接着,海研会渔业文化高级研究员、船长刘翠波老师,从渔民治活田(治活田——当地打鱼的俗称)、犁涛牧海的角度分享了他对于渔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看法。刘翠波老师介绍了他的前辈们为了呵护渤海湾的渔业资源而留下的两个打鱼的忌讳,一个是“网不打至”,意思是当年围网打鱼,到了夏至时就需要停止了,因为之后容易捕捞到新生代的鱼虾幼苗们。现在,小黄花鱼、鲙鱼、螃蟹、蓝点马鲛、对虾、鲈鱼、皮皮虾等都是休渔期保护的主要对象;另一个是“渔网不能用红线铜铰”,意思是渔具太先进会网尽鱼子鱼孙。如今大型机轮双拖网在渤海已经受到了渔业法的限制。
刘老师谈到,这些前辈们留下的忌讳与当前的一些法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智者们早已发现了问题,但很多人不能了解和理解它的重要性。他几十年的打鱼生涯中,见证了一些大型经济性鱼类如黄花鱼、鲙鱼、铜锣鱼、金乌贼、鳐鱼、带鱼在渤海湾相继绝迹,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虽然现在渔获相比之前减少了,但仍可以卖高价,对他的收入影响不大,然而他认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们子孙后代的福祉影响巨大,从国家层面提出来的《“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到党的二十大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指导思想的精确,这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好机遇。他介绍近些年经过多种努力,渤海湾三疣梭子蟹的种群数量起死回生,大量的渔获也许可以供应到更加偏远的乡村,让更多的人能够享用到来自大海的优质蛋白,这更是坚定了我们走渔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信心。
海研会渔业文化高级研究员、船长刘翠波老师
来源:第四届海洋公益论坛
刘老师强调在渔业可持续发展中,渔具的更新也是一个需要面对的大问题。随着这几年越来越严格的休渔期制度,各地区相继出台了许多禁用渔具,例如一些捕捞底栖贝类的钉耙式渔具、底层单拖网、多层流刺网,需要尽快有更加生态友好的渔具替代。刘老师希望在未来与各方一起努力,利用大神堂厚重的人文、地理、渔家非遗和民俗文化、牡蛎礁等丰富的渔业资源、多姿多彩的滨海湿地景致,依托严格的规范和引导,打造休闲渔业示范项目,成为地区特色文化旅游的名片,实现乡村振兴,助力科普和社会教育。他认为休闲渔业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促进渔业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宽渔民就业空间、带动地区旅游发展、促进渔家非遗文化和精神代代相传,为我们子孙后代创造美好的未来。刘老师期待通过这次海洋公益论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目前渔业发展现状,一起努力谋划中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海研会渔业文化高级研究员、船长刘翠波老师的报告——渔业绿色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来源:第四届海洋公益论坛
研讨会的第三位嘉宾是EDF中国海洋项目高级主管孙芳老师,她以国际环保组织的视角,阐述中国可持续渔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孙芳老师指出第一个机遇是2022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手工渔业和水产养殖年( International Year of Artisanal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小规模渔业贡献了全球40%的渔获量,涉及90%以上的捕捞渔民和4.92亿人的生计,国际手工渔业和水产养殖年呼吁赋能小规模手工渔民、水产养殖户和渔业工人负责任且可持续利用渔业和水产养殖资源,为人类福祉、粮食体系健康发展和消除贫困做出了重要贡献。孙老师谈到中国大约有1200万渔业工作者,有大约500万传统的渔民,同时又是最大的水产养殖国,因此,关注和赋能中国小规模渔民非常重要,促进他们成为渔业转型的领导者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可持续渔业的发展。在这样的契机下,EDF和一些国际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了小规模渔业中心(SSF Hub),这样一个多语言互动的平台能够为小规模渔业从业者提供相关工具和资源,助力小规模渔业社区的治理和发展。
EDF中国海洋项目高级主管孙芳老师的报告——中国可持续渔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来源:第四届海洋公益论坛
孙芳老师提出的第二个机遇则是2022年底在埃及举办第二十七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她从数据入手,指出了气候变化对渔业生产的重大影响,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应制定差异化的管理措施和提高气候适应力的方案。因此,她介绍了EDF实现气候恢复力渔业的五大途径:应当尽快落实科学的渔业管理;预测和规划未来海洋状况和鱼类种群地理分布的变化;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共享渔业的国际管理制度;改善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确保海洋生态系统能够助力渔业从气候冲击(Climate shocks)或干扰中得到恢复;在决策中坚持公平和公正的原则,确保气候变化不会加剧社会经济群体之间的不平等现象。此外,她强调全球限额捕捞管理也值得关注。
孙芳老师认为另外一个机遇是给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的《“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例如“以渤海为重点推进实施限额捕捞管理制度,逐步推进渔业资源管理从投入管理为主转变为投入与产出管理并重”这些有很强指导性的工作。除此之外,她指出发展休闲渔业、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等多管齐下,能够更好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大食物观”,促进实现“藏鱼于水”、“藏鱼于技”,在这过程中,公益组织可以发挥更多更有价值的作用。
舟山市绿色海洋生态促进中心,创始人、理事长王依欣老师
来源:第四届海洋公益论坛
舟山市绿色海洋生态促进中心,创始人、理事长王依欣老师,作为最后一位嘉宾,分享了他对于渔获量总控背景下的钓业前景与NGO的角色担当的见解。他从中国钓业发展与现状展开,指出由于时代变迁的发展理念差异、渔业机械化及钢质化带来渔场作业空间的压缩、社会资本进入渔业行业,拥有千年历史的我国传统钓业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开始衰退。王老师认为当前我国沿岸渔业资源结构已基本丧失规模化作业条件,《“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已经明确提出优化调整战略,将控制捕捞强度,实施渔获总量管理进一步退缩前台,而钓业最符合上述管理需求,因此可以预计“以钓代捕”将必然成为优先选择;同时,钓业具有鲜明的选择性捕捞的生态特征,也是适合小型生计渔业传统渔民的生存方式。
对于当代钓业的价值,王老师强调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严重受限的条件下,“以钓代捕”的转型及绿色钓业的推广被寄予厚望,是推进渔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拉动高值利用的发展方向,也是海洋生态业态的新选项、发展休闲渔业的新载体,是目前国内渔业支撑鲜活市场消费的唯一路径。未来钓业将突显出劳动强度降低、运营成本降低、渔获品质提高、可持续发展等需求。王老师继续指出目前钓业的前景表现出钓业船艇数量发展加速、产业细分进程加快、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促进政策新规陆续出台、钓品需求的市场可接受程度超出行业预计这些特点,因此,钓业应向着管理方式绿色化、选择路径多元化、渔获价值高值化、管理体系化、运营模式组织化的方向发展。他呼吁公益组织应当从协调政府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协同科研部门共同做好绿色标准及规范研究以及协助渔业社区开展绿色钓业推广入手,切实发挥促进和引导作用。
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创始人、理事长王松林主持分论坛的圆桌讨论
来源:第四届海洋公益论坛
在主旨报告部分结束后,分论坛进入圆桌讨论环节,由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创始人、理事长王松林主持。线上线下参会嘉宾针对手工渔业网具选择性问题和改进方案、捕捞渔业幽灵渔具减量、回收和循环利用、可降解渔具的发展和应用、网具可追溯体系建设、小型渔业社区的管理、传统渔民生态知识等议题,持续、深入地进行交流并分享各自的经验,从不同视角为中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来自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的蔡吕彤女士从金融方面切入探讨合作,并介绍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关于渔业金融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国渔业环境相关金融风险研究报告。该报告通过收集相关数据,阐释渔业相关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来源、分析潜在风险传导机制、梳理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现状、识别相关挑战并提出建议。
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严寅央
来源:第四届海洋公益论坛
研讨会的最后,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严寅央老师做了精彩总结。他认为尽管海洋渔业未来的发展面临着不少的挑战,但同时,市场对于高质量水产品的需求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实现全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协同各方宏观把握、统筹谋划、总量控制、多管齐下,包括采取有效措施如限额捕捞、延长休渔期、控制捕捞强度等,以促进海洋捕捞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的方向发展,众多公益机构也将会在这样的机遇下发挥出更大作用。
中国渔业在历经几十年的高强度发展之后,面对日益衰退的渔业资源,其可持续的转型依然任重而道远,在《“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提供了绝佳的机遇、并指明了方向的同时,也需要政府、沿海社区、企业、科研机构、媒体、公众们的共同努力。期待在海洋公益的未来十年中,海研会作为专业的公益组织之一,能够更好地帮助这些利益相关方形成更有效的合力,扮演中国可持续渔业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本届论坛由自然保护公益伙伴计划秘书处作为指导单位,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UNDP-GEF-GSP)联合主办,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承办,世界经济论坛海洋行动之友、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深圳市大鹏新区珊瑚保育志愿联合会、海知趣、昆山杜克大学蓝色先锋项目等支持。
海研会QMCS
微信号 : CSSA-QMCS
新浪微博:@海研会QMCS
网站:http://www.qmcs.org.cn/
邮箱:qmcs053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