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企新策频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提速——多部门共绘经济发展新蓝图

财富   财经   2024-10-23 16:43   北京  

关注“远东资信”,后台留言可获取更多报告。


  

摘要

本文总结了近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两场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了助企帮扶和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政策。10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一系列助企帮扶措施,包括精准扶持不同经营主体、减轻企业负担、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强化要素保障、维护经营主体权益及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工信部特别强调了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发展,并推出促消费、扩内需的具体举措,如提供中央财政支持、推动数字化转型、畅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等。

10月10日,国家数据局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强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标志着国家层面对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的首次部署。该《意见》聚焦破除公共数据流通使用的体制性障碍,从扩大资源供给、规范授权运营、鼓励应用创新等方面提出17项措施,旨在激发全社会用数活力,促进经济治理和科技创新。同时,《意见》明确了公共数据的共享、开放和授权运营三种供给方式,并强调了数据安全、授权运营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的要求。
正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期举行了两场新闻发布会,分别就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和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这两场发布会不仅展示了当前政策的重点方向,也为未来的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指引。
一、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有关情况(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参加)
2024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提出要加大助企纾困力度,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并部署了一揽子增量政策。9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部署了相关落实工作。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认真对待企业关切、更大力度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的鲜明导向。国新办于10月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有关情况
(一)四部门六措并举,全力助企纾困发展
发布会上,四部门助企帮扶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六方面内容:
一是精准扶持不同经营主体发展。解决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对个体工商户实施分型分类帮扶,推动平台企业与商户共同发展,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推动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有力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加大力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简化办事流程。同时,聚焦重点收费主体和行业,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检查和抽查,加快退费进度,并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修订相关条例,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三是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出台刚性制度措施,解决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问题,加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深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推进市场秩序综合治理,重点整治违法行为。
四是强化对经营主体的要素保障。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机制;市场监管总局将创新质量融资增信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提质。
五是坚决维护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加快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回应经营主体关切,清理歧视性规定。
六是严格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司法部将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市场监管总局将出台服务型执法举措,制定行政执法行为规范,科学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二)工信部发布专精特新扶持与促消费扩内需新政策
工信部提出要着力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支持我国独角兽企业发展,并推出一批促消费、扩内需的具体举措。
科技创新方面。工信部与财政部联合启动了新一轮专精特新支持政策,旨在通过中央财政支持超过1000家“小巨人”企业,推动其在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及产业链配套上取得突破。此外,通过专项再贷款项目,为超1100家“小巨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发布了中试服务资源目录,优先支持这些企业参与重点产品和工艺的应用计划。同时,实施专利产业化计划,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快速服务。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已选定第二批试点城市,并下达了27亿元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投入超120亿元,预计明年将继续扩大试点范围,支持全国4万多家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金融支持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出第三批“专精特新”专板,并与北交所签订协议,畅通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同时,启动“一月一链”活动,推动金融机构与链上中小企业精准对接。服务保障方面,支持“小巨人”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赋予高层次人才举荐权,同时支持中小企业开展高级职称自主评审,推动地方在人才方面提供专项支持。此外,建成四级中小企业服务网,涵盖1780多家公共服务机构,打通资源落地“最后一公里”。培育独角兽企业方面,工信部提出了五项具体措施:一是建立全国统一、部省联动的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二是支持独角兽企业技术创新,鼓励其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技术攻关;三是加大对独角兽企业的金融支持,发挥其上市、并购、重组等作用;四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重点围绕原子级制造、脑机接口、6G等新领域新赛道发展壮大独角兽企业;五是支持独角兽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开展创新合作。
在促消费、扩内需的举措方面,工信部首先聚焦投资带动,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和设备更新工程。抓紧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项目批复和资金,加快已签约的1500亿元技术改造再贷款发放到位。近期,向银行推荐一批新的专项再贷款项目,并提前谋划2025年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组织工业领域储备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二是围绕扩大消费,组织优供给、促升级系列行动。包含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启动建设中国消费名品方阵、在全国布局组织“三品”全国行活动。三是深化场景应用,培育壮大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以低空产业生态构建为导向,支持优势地区先行先试,打造低空多场景的应用示范体系。同时,出台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此外,还支持企业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聚焦典型行业的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出台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6G等新领域新赛道。同时,支持企业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聚焦典型行业的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梯度培育一批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的智能工厂。
(三)市场监管总局加大涉企违规收费监管,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市场监管总局方面,将加大对涉企违规收费的监管执法力度。一是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设立收费项目,完善各类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全面公开收费项目、依据和标准,不在目录内的一律不得收费。二是加大对乱收费行为的惩戒力度,公开曝光社会反映强烈的重大案件。加强对典型案件的宣传解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加强行纪衔接,及时按程序移交违纪行为问题线索。三是加强涉企收费监管法治保障,推动出台《涉企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细化涉企收费违法违规行为认定标准。加快修订完善各领域涉企收费执法指南、合规指南。强化《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实施,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收费行为,优化营商环境。四是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建立涉企收费监测点,充分发挥乱收费治理“前哨站”的作用。同时,将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完善提醒敦促、责令整改、约谈警示、挂牌督办等手段,推动乱收费问题整改到位。也将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包括细化裁量基准,促进过罚相当,将完善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体系,推动行政执法标准跨区域衔接,实施指导性案例制度,促进执法尺度统一。优化执法方式,体现执法温度,充分运用说理式执法文书和语言,对案件当事人讲清楚违法事实、处罚依据、救济渠道,努力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配合。规范日常监管,做到无事不扰,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利用名录库随机抽取对象和人员,避免重复、多头、过度检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实现“一次进门、多项检查”,减轻企业负担。加强普法服务,推动企业自律,以普法为前提,预防违法,服务企业健康发展,推动企业合规建设,研判问题苗头,及时提醒、预警同类企业,促进企业自觉守法。
(四)金融监管总局多措并举,缓解小微经营主体融资难题
金融监管总局方面,提出采取多项措施缓解小微经营主体融资难:一是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覆盖小微及阶段性中型企业,强调续期贷款风险分类合理性,加强银行风险管理;二是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区县专班精准对接银企,解决企业融资难,确保资金直达、成本适宜;三是发挥保险保障作用,以履约、关税保证保险替代保证金,助企盘活资金,并推广“信用保障+保单融资”服务出口企业;四是完善尽职免责制度,为基层信贷人员松绑,修订普惠信贷免责通知,明确免责情形,提升免责人数和比例。在依法全面监管基础上,采取柔性包容措施,寓监管于服务,激发金融机构助企帮扶积极性。
(五)司法部推出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力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司法部方面,提出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将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在市场准入上,确保民营经济组织平等进入负面清单外领域,落实公平竞争审查,保障其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科技创新方面,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保护其知识产权,鼓励在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作用。投资融资上,优化投融资环境,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战略工程,开发适合其特点的金融产品,实施差异化金融监管,构建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同时,规范民营经济经营行为,要求依法经营、履行社会责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服务保障和权益保护上,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规范执法程序,禁止违法干预经济纠纷,遏制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行为,为涉企执法、监管提供法治原则,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确保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安心发展。
本次国新办举行的关于加大助企帮扶力度的新闻发布会,传递了政府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精准判断,更展示了政府在助企纾困、激发市场活力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具体举措。增强了市场信心,稳定了市场预期。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政府通过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和明确具体的政策措施,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有助于提振企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有关情况(国家数据局参加)
2020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发布,标志着国家对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的全面启动。2022年1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发布,是对前一份文件的深化和拓展,进一步明确了数据基础制度的建设方向和目标,文件提出了公共数据的授权与管理机制,包括数据的汇聚共享、开放开发、统筹授权使用和管理等方面,为公共数据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2024年10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发布,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作出部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对此,国新办于10月1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文件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后续工作安排等情况。
(一)政策创新:“两个着力、一个规范”
发布会指出,公共数据,具有规模体量大、数据质量好、价值潜能大、带动作用强的特点。但目前在面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资源供给、应用创新、权益分配等方面,“不敢”“不愿”“不会”的问题比较突出,要素价值未得到充分释放。《意见》聚焦破除公共数据流通使用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统筹发展和安全,兼顾效率和公平,从扩大资源供给、规范授权运营、鼓励应用创新、营造良好环境、强化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了17项具体措施。其主要创新点可以概括为“两个着力、一个规范”
着力激发供数动力。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主要矛盾在供给侧。《意见》明确共享、开放和授权运营三种开发利用方式,对资源供给进行体系化部署。
着力释放用数活力。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很多数据融合应用场景中,公共数据不可或缺。《意见》鼓励各方利用公共数据开发更多产品,提供更好服务,繁荣产业生态。
规范授权运营活动。授权运营创新性强,亟需统一制度规则。《意见》要求建立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制度、授权运营情况披露机制,提出监督管理要求,确立了授权运营的制度规则框架。
(二)政策内容: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文件出台后,预期产生四个方面的效果。第一,将大幅扩大公共数据资源供给,包含气象、交通、社保、自然资源等领域,并通过公示资源登记信息,公开产品和服务清单等改革措施,畅通公共数据获取渠道。第二,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用数活力,带来政府治理,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提升。第三,将扩大社会有效投资,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形成实物工作量,引导社会资本有序参与开发利用。第四,将促进数据产业发展,数据产业作为鼓励发展类纳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相关企业可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
国家数据局将从四方面抓好文件落实,一是加快制定配套政策,目前《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规范》已起草完成,相关价格政策文件近期也即将出台,形成了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1+3”政策规则体系。二是加紧建立工作机制,当前,地方层面各地数据管理机构陆续到位,部委层面各部门正陆续调整优化数据管理工作,国家数据局将密切工作联系,加快构建权责清晰、上下联动、紧密协作的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体系。三是协同推动重点领域先行突破,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项目,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开发利用模式,从而以点带面,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整体提升。四是围绕公共数据资源“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强化政策保障,加大项目和经费支持力度,加快释放公共数据的要素价值。
《意见》强调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以及发展和安全的关系,重点从资源管理、授权实施、运营监督三个方面作出了制度安排。资源管理方面,要建立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制度,编制公共数据资源目录,开展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加快数据资源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授权实施方面,将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纳入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建立起规范的授权运营实施机制。运营监督方面,明确要厘清管理和运营的责任边界,对于数据资源的过程进行监管,建立相关披露机制。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开展制度机制、规范授权、价格形成、收益分配等方面先行先试,共同探索实践路径,共同营造开发利用的良好生态。
《意见》的亮点在于明确了公共数据的共享、开放和授权运营三种供给方式,指出共享面向各级政务部门,主要是解决跨层级、跨地区、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共享交换问题,用来支撑各级政务部门更好依法履职,提高协同监管能力、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开放面向企业和社会公众,强调要在维护国家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利用互联网依法依规有序开放数据或者数据集,保障企业和社会公众获取和利用公共数据的权利,发挥数据对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社会治理等各个领域的公益服务作用。授权运营面向潜在价值高,具有一定敏感性的数据,该类数据无法直接向社会开放,需进行治理和开发,形成数据产品和服务供社会各方调用,《意见》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和实施指南。
公共数据安全方面,《意见》从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和过程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强化制度建设方面,《意见》明确,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对授权运营工作的统筹管理,建立健全数据分级分类、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工作体系,开展公共数据授权利用的安全风险评估和业务规范性审查。要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避免侵犯个人的信息权益。提高技术能力方面,《意见》鼓励开发数据模型、数据核验、评价指数等形式的数据产品,实现“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强化全过程管理方面,要求加强公共数据资源的供给、加工处理、运营管理等各环节的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确保开发利用过程可管、可控、可追溯,切实保障数据安全。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制度方面,《意见》提出要明确授权主体的责任义务,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明确什么数据可以授权、采取什么授权模式,对运营期限、退出机制作出明确限定,并约定各方的安全管理责任。要规范运营机构的行为,包括要求运营机构要落实授权要求,严禁未经授权超范围使用数据,不得实施垄断、不正当竞争行为。要加强多维度监管,数据管理机构需履行行业监管职责,指导监督运营机构依法依规经营。各地区各部门要向审计机关提供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自觉接受审计监督。此外,《意见》还明确提出,建立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情况披露机制,运营机构应公开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能力清单,披露公共数据资源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公共数据价格形成机制方面,《意见》明确,运营机构利用公共数据开发的数据产品和服务,用于公共治理、公益事业的,有条件无偿使用,用于产业发展、行业发展的,实行政府指导定价管理。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利用运营机构投放到市场上的数据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开发公益产品,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建立资源登记制度,明确现有数据内容,鼓励未运营数据登记,从而促进供需对接,便于催生更多应用场景。
资源投入和要素保障方面,主要有四方面考量,一是资金保障方面,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鼓励各地区各部门统筹安排经费投入,用于数据产品和服务采购,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相关数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有序参与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共同构建合作共赢、协同创新、竞争有序的产业生态体系。二是技术支撑方面,将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开展数据加密、可信流通、安全治理等关键技术研究和攻关,催生出多元化的数据流通使用模式,更好兼顾数据利用的安全、成本和效率。三是标准规范方面,依托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机制,统筹数据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公共数据治理、资源登记、授权运营、成效评估等急需的标准规范制定出台,着力解决标准不统一、工作不规范等问题,到2026年基本建成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四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加强相关学科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推进合作培养体系,打造高水平数据人才队伍。推动数据工作能力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着力打造一支懂数据、重实践、谋创新的综合性干部队伍。
(三)国家数据局年度成果显著,深化数据要素改革将持续推进
发布会结尾,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介绍国家数据局一年工作成果,包含出台了8份重要政策文件,并计划年底前再出台7份。成功指导举办了“数据要素×”大赛,吸引近10万人参赛,推动24家数据交易机构实现互认互通。同时,编制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部署了9项先行先试任务。建立了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制度,编制了《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并发布了193个数字经济典型案例等。并介绍下一步,国家数据局继续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体系、运行监测体系、产业生态体系,加强数据要素供给,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培育和高质量发展。
此次发布会意义深远。一方面,它向社会各界传达了国家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另一方面,通过详细介绍《意见》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后续工作安排等情况,增强了公众对政策的理解和信任,为政策的顺利实施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展望未来,随着《意见》的深入实施和开发布会所释放的积极信号,我国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数据局将继续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体系、运行监测体系和产业生态体系。同时,通过加快制定配套政策、建立工作机制、推动重点领域先行突破以及强化政策保障等措施,不断释放公共数据的要素价值,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形成更加繁荣、开放、创新的数据产业生态,为构建数字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作者简介】

张怀玉,远东资信研究院创新业务部助理研究员。

以上解读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END -

关于远东
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简称“远东资信”)成立于1988年2月15日,是中国第一家社会化专业资信评估机构。作为中国评级行业的开创者和拓荒人,远东资信开辟了信用评级领域多个第一和多项创新业务,为中国评级行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并多次参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和中国证监会等部门的监管文件起草工作。
远东资信资质完备,拥有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中国证监会、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和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等政府监管部门和行业自律机构认定的全部信用评级资质。


联系我们
电话:010-57277666
邮箱:ydzx@fecr.com.cn



【免责声明】

本报告由远东资信提供。报告引用的相关资料均为已公开信息,远东资信进行了合理审慎的核查,但不应视为远东资信对引用资料的真实性及完整性提供了保证。

远东资信对报告内容保持客观中立态度。报告中的任何表述,均应严格从经济学意义上去理解,并不含有任何道德偏见、政治偏见或其他偏见,远东资信对任何基于这些偏见角度理解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报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但并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报告版权归远东资信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修改、复制、销售和发表。如需转载或引用,需注明出处,且不得篡改或歪曲。

我司对于本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




远东资信
中国第一家社会化专业资信评估公司,开辟了信用评级领域多个第一和多项创新业务,曾多次参与各类监管文件起草工作。秉承“独立、客观、公正”的评级原则和“创新、专业、责任”的核心价值观,着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信用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