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得:孩子是成人的祖先

文化   情感   2024-07-06 07:27   北京  

     “儿童是成人之父”,是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富有哲理的观点。这个观点看起来似乎是有点矛盾的,但实际上是充满睿智的。

     蒙台梭利指出:“儿童并不是一个只可以从外表观察的陌生人。更确切地说,童年构成了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一个人是在他的早期就形成的。”除生理的发展外,幼儿心理的发展更需要得到重视。因为幼儿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形成了个性,在某种意义上说,他成为了他自己的创作者。

玛利娅·蒙台梭利(意大利语:Maria Montessori,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幼儿教育家,意大利第一位女医生,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女权主义者,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儿童不是一个凡事都依赖成人的呆滞的生命,更不是一个需要成人去填充的空容器。

     是儿童时期的生活和学习积累创造了成人,不经历童年,不经过儿童时期的“创造”,就不存在成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儿童是成人之父。

     周轶君—她是出生入死的战地记者,曾离死亡只有50米,为中国孩子寻找童年。

     “他乡的童年。芬兰、日本、英国、印度、以色列。”

     2018年早些时候,周轶君在咖啡馆的一张纸巾上写下了以上内容,她打算完成一部纪录片,源于她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的困惑,也来自一个经历不完美童年的成年人的反刍。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她跑了纸上写下的五个国家最后又回到中国,探访了三十余所幼儿园、中小学、大学等教育机构,关于什么是儿童教育以及其合宜方式,答案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当做父母的能够看到外面世界有不一样的选择,他们的想法可能就会不一样”。纪录片的名字就叫“他乡的童年”。

     教育,一直是中国各阶层共同关注的话题。

     智课教育发布的一份《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显示,68%的家长高度焦虑教育问题,最焦虑的是孩子的幼儿和小学阶段。

     很多家庭倾尽全力把孩子送去国外上学,就是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那么,国外的教育真的那么好吗?究竟好在哪里?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正是聚焦于外国教育,一经播出即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

     片中走访的国家包括日本、芬兰、印度、英国、以色列。纪录片从孩子的角度去体验课堂,从家长的角度去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从不同国家的文化、历史出发,对教育作一次深刻思考。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从网上下载观看相关内容。本文仅推荐日本 以色列的幼儿和小学教育方式与朋友们分享。

【日本】

     日本在过去18年里获得了18个诺贝尔奖。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皮卡察曾说:我最重要的知识是在幼儿园学到的。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是来源于生活的'细节'教育。”

     如纪录片中所展示的:大阪莲花幼儿园的早上非常吵闹,孩子们光脚在操场奔跑玩耍,园长秋田光彦认为,这是让孩子们燃烧自己的能量。

     东京藤幼儿园,以禅为设计理念,动植物随处可见。草地是不平整的,因为想让面对不方便的孩子们去思考要怎么做,形成自己的理解。

     教室门故意设计成坏的,让孩子养成随手关门的习惯,取消水龙头下方的接水槽,水流四溅就会淋湿自己的脚,孩子们就会养成及时关闭水龙头、节约用水的意识。

    每个国家的教育都有自己的方式和特点,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儿童教育方面,日本投入的更多,做的更细致,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细节”。


<无处不在的礼仪教育>

     最近,一个日本小女孩过马路的视频被疯转,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视频中,司机看到小女孩之后,立即停车,体现了司机的职业素养。而小女孩在过完马路后,突然对着司机恭敬地鞠了一躬,又反映了小姑娘的感恩之心,让人惊讶又感动。

     其实,在日本的幼稚园和小学课堂中,礼仪教育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

    孩子们在被父母送到幼儿园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换上室内鞋,这样可以避免鞋底的灰尘和泥土被带入幼儿园,而进入教室的过程中,需要问候每一位照顾自己的老师和年长的孩子。

     就连上厕所也很有特色,小朋友们会自己到厕所,进入厕所之前要先换鞋,独自上厕所之后也会自觉的洗手。

     在日本,教会每一个孩子微笑和说感谢是老师们必须完成的教学计划。这些事情虽然很小,但是日积月累下来,对孩子的影响就自然会体现出来。

     孩子们会习惯于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知道要去考虑他人的感受,之后长大也会成为一个优雅大方,彬彬有礼的人。

                           <界限分明的自立教育>

     不给别人添麻烦也是日本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教育要独立自主,不要依靠他人。日本街头经常看见的一幕,是小孩子自己拿着书包和相关的东西,大人即使接送,也只是空着手在一旁陪伴。

     关于这样做的原因,日本亲子教育专家菅原裕子的解释是:

     “一直受到父母保护的孩子,自己"会"的能力很难得到施展,就会造成无法自立的后果,从而导致一直依附于别人而生存。孩子想做的事情就尽可能放手让孩子去做,父母要懂得培养孩子"会"的能力。不要指使孩子,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你应该静静地注视着孩子,让他们尽情地去体验成功和失败。”

     还记得去年结束的世界杯,日本队虽然最后输掉了与比利时队的比赛,但得到了世界其他国家球迷的尊重。日本球迷每次观看完比赛之后,都会自觉的清理看台上的垃圾。日本球队更是认真的清理了更衣室,并且用俄语写下了感谢卡片。

     这些事情即使他们不做也没有关系,因为有专门的清洁人员可以处理。但是不需要提醒和呼吁,大家就自然而然的去做了。

     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在每一件点滴的小事中积累起来的素养,会让一个人无论输赢成败,都保持一份对生活的坚持和体面。

                       <全员参与的合作、感恩教育>

     提到日本教育,有一个词是一定要提到,就是”食育“。在每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被给予食物、食品相关知识的教育。在孩子刚刚会说话,能简单交流的时候,父母和育儿师就会有意识的给孩子们灌输关于食物来源、制作、营养价值、应该怎样吃和吃多少的知识。

      等孩子们上学了,每天都会在学校吃午餐,而学校则会更进一步的把食育的教育传递给孩子们。

     日本的小学,吃午餐要经过一个固定的流程。先是由午餐值日生挨个对小朋友们的身体状况和当日行为习惯进行问询,确保无误之后,才能进入厨房取餐。取餐前,需要跟厨房的工作人员鞠躬道谢,一起说:“我们是x年级x班的学生,谢谢给我们烹制美味的食物。”

     用餐过程中,老师会全程向学生们讲述食物的来源、烹饪方法,比如:今天的土豆是6年级的同学们种植的,橙汁是附近农场买到的……用餐完毕后,将牛奶盒展开洗干净,放在阳光下晒干,第二天送至垃圾分类地点,方便回收利用。

     国之教育,往往不在多么深刻的文化层面之上,点点滴滴的“细节”教育才能让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日本对于“细节”几乎变态的雕刻标准,其中有很多闪光点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以色列」

     以犹太民族为国家人口主体的以色列,尽管土地资源匮乏,还有持续不断的争端,却仍然成为了纳斯达克上仅次于美国的创业大国。

     拥有大学学位的比例世界第一,人均专利率最高。

     全世界的犹太人加起来1500万左右,仅占世界人口的0.3%,却贡献了大概20%的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福布斯富豪榜里前50位的亿万富翁中也有20%是犹太人。

     是什么成就了如此优秀的民族?

     在以色列,有三件重要的事:教育,教育,教育。他们重视教育,尤其注重对孩子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以色列号称创业公司基地的Green Start学院,很多孩子在这里进行发明创造,研发属于自己的专利。

     这里,十几岁的孩子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成熟和睿智。

     “我们做工程,做电子产品,给机器人编程,也负责项目公关,商业部分,寻找赞助商。”这里的孩子,头衔不是CEO就是创始人。

     虽然96%的创新企业可能会失败,但以色列的家长,对”失败“有着极大的包容度。

     在以色列,失败被认为不是坏事。相反,他们认为失败是“接近成功”的代名词。

     曾经有三个以色列大学生,提出了一个登陆月球的项目。耗费1亿美元后,登陆舱在距离月球表面5公里的高空坠毁了。

     但这三个人,在以色列被视为英雄。

     因为他们的壮举,让以色列成为世界上第六个成功接入月球轨道的国家,差点成为第四个成功着陆月球的国家。

     以色列人不把失败视为结局,孩子也不会被失败的经历定义。

     当一个孩子明白失败不意味着世界末日,就可以享受创新的过程。以色列教育也十分注重孩子的想象力,因为想象力决定创造力。

     严谨的日本,自由的芬兰,放养的印度,挑战的以色列,艺术的英国……不同的地区,总是存在各式各样不同的教育方式,没有一种教育方式是适用于所有家长和孩子的。

     唯有一点相通,那就是爱与包容。

     “教育是生活中的一切,童年掌握了种种秘密。”他乡的童年教育,或许成功,或许失败,但只要在成长这条路上,孩子们能获得应有的爱与支持,那就是“胜利”。

     每个孩子的教育模式不同,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成为合格的家长,每个家长都需要经过不断的试炼和学习。

     正如节目导演周轶君所说:“最好的教育,在于大人也变成学习者,不要停止成长。”

     孩子,你努力变得更优秀;

     我们,也在努力成为更好的家长。

孩子的创造力是无价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素心若雪
旅行天地 拜读经典 大地深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