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内耗,叫过度准备

文化   2025-02-08 12:50   北京  

最近看到一个很受启发的观点叫:不要过度准备。


面对事情,人当然需要做准备,但并不需要过度准备。有网友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我以前做什么事总想准备齐全再开始。比如写小说,我找了一堆资料,想着将那些书籍、视频全都看完,有把握再动笔。我学了很多理论,却依旧觉得不够。那些知识点,似乎掌握了,又好像什么都不懂。与我一起出发的朋友,早已完成许多篇,而我依旧在准备中。我终于幡然醒悟,过度准备只是我逃避开始的假动作。


你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吗?


可以准备,但不要过度准备


关于“过度准备”,想先和大家分享两个故事:


网友@复苏 说自己总是把大量的时间耗在准备上,迟迟不上“战场”:

复习时,我总是不断背书看资料,却迟迟不去测试一套真题卷;找工作时,我不断修改简历、补充经历,却迟迟不把简历投出去……我发现,过度准备消耗了自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整个人变得犹豫不决。等真正要开始行动时,没多久就丧失动力,疲倦了。


对网友@霍岛主 来说,因为总想万事俱备再出发,结果错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

我家离朝阳公园很近,按道理说一周去个两三次是没什么问题的,但过去几年里,每年春天秋天这种美好的户外时光,能够坐在草地上野餐一下晒晒太阳的日子却屈指可数。除去一些客观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有时候太过用力地准备:

要准备好野餐用的水果,饮料,零食,餐垫等

要准备好晒太阳时看的书,不能太厚也不能太引人入胜,最好是薄薄的随笔;

要提前几天约好朋友,更需要看一下天气预报,商量好是上午去,还是下午去,要不要在外面吃了午饭再去;

如果带的东西多,要考虑是开车还是打车,开车会不会堵,堵车要停在哪里;

如果骑车,要考虑用哪个背包,带不带野餐藤篮,藤篮拍照好看但肯定不好骑车;

因为想要拍照,所以临出门前,无论如何还需要兵荒马乱地化个妆……

一两次下来就颓掉了,不想再去了。

为什么我们常常“过度准备”?


有的人是因为害怕开始,害怕开始后的那种不确定性。人们面对不确定性会有本能的抗拒,于是,在对困难的想象和躲避里,我们无限推迟着付诸行动的时间,毕竟,“只要我不去做,就不会失败。”


而“准备”是一个让人较为安心的状态,也是一个极好的“借口”,它让我们看上去处在一种忙碌充实的状态里,可以心安理得地安慰自己:我没有浪费时间,我只是想准备得更充分。


有的人则是因为太过追求完美,想要完美的时机,完美的状态,完美的结果。但就像史铁生说的,“自古就没有把一切都设计好再开步的事。别想把一切都弄清楚,再去走路。”事实上,并没有所谓做一件事的“完美时刻”,当那个时刻到来,该有的困难,需要克服的问题依然会存在。


所以,如果你有想做的事,其实可以先允许自己,做出一个不那么完美的“可交付物”,然后慢慢调整,“没有谁一开始就是大神,没有谁一开始就想到了所有,边学边做就是这个道理,边做边学有时候学得更快。


准备会让我们在行动时更有底气,但抛开行动的准备是有局限的,很多时候,完成比完美更加重要。


而且,过度的准备还有一个隐蔽的“坏处”,就是它常常会拉高我们的期待,因为准备了太久,投入了太多,当事情不如预期般发展时,我们常常会觉得非常挫败,甚至可能一蹶不振。


何克服过度准备,以下是几个小小的建议:


不要预设困难,开始行动才能拿到结果。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自己预想的困难吓退,变得畏首畏尾。其实,那些想象出来的困难,很多并不会发生。无论如何,先干起来吧,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人生可以试错,撞南墙也可以让人成长。

我们当然希望事事顺利事事正确,可成功之外,我们在适应、试错、调整、努力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成长,所锤炼的品质,不也是人生路上的宝藏吗?


抛弃完美主义,小胜大于完美,知足才能长乐。

严格要求自己当然不是坏事,但太完美主义也会带来焦虑。放下完美的执念,我们可以“微小地长进,然后持续”。


适当放低期待,说不定结果反而有惊喜。

放低期待不是消极“躺平”,而是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可能的不完美,允许事情在你尽力之后自然地发生,也允许紧张的自己放松一点,拧巴的自己舒展一点。

是啊,我们无法等一切都准备好了再迈步,不如就循着所爱,一步一生花,纵情去跋涉。


文/央视新闻《夜读》整编、撰写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梁佳佳


 - 相关推荐 - 

↑ 点击购买按钮享购书优惠 ↑

《 趣解小学必背古诗词:看历史,学朗读,懂古诗
作者:青池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112首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的古诗词,按照历史的发展脉络,以诗人的生平故事为主线,将历史、文学与典故结合在一起,通过讲述诗人背后的故事和时代的发展变化,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诗词。这些关于背景的理解,也正是现代朗读学对于作品演绎的基本备稿要求。本书的一大特色是为每首诗都绘制了独一无二的“朗读爬山图”,它们是简单明了的朗读方法示意图,让读者能非常容易且直观地读出诗词的韵味。 

作者希望通过这些方法,带领学生和家长们一起走进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读者们真正地“读”懂古诗词。


#进入官方视频号查看更多#
#点击下方按钮关注我们#
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分享点赞在看,至少帮我拥有一个吧~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是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我们始终以“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365天不间断为大众分享优质好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