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过春节,可比我们“野”多了!

文化   2025-01-26 12:51   北京  

作者:苏善书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现在人过春节,总觉得有些单调。
相比于我们,如果把镜头拉回到古代会发现,历史上的文人过春节,比现在的我们野多了。

孔子竟因一块肉而周游列国;

屈原居然是一个奇装异服爱好者;

杜甫过年打牌掷骰,不亦乐乎…… 

不一样的文化名人,不一样的春节仪式。

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文学大家们是如何过春节的吧。

  一块祭肉引发的惨案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孔子还是一个精致的吃货。


他说过一句有名的吃货宣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他还特别爱吃肉。

学生来听课,只要提着肉干,孔子就会收入为徒;

《乡党》里,孔子干脆直接写了一篇吃肉理论大全。

每逢春节,对孔子来说,又怎能少得了吃肉的环节。

有一年鲁国春祭(正月初一-正月初十),祭祀结束后,按礼节,鲁王会把祭肉分给王公大夫。

孔子左等右等,望穿秋水,也没有等来鲁王的祭肉。

一气之下,离开鲁国奔向卫国,开始了周游列国之旅。

原来,孔子当年周游列国是一块祭肉引发的惨案。

   历史上第一个时尚弄潮儿   



教科书里告诉我们,屈原是历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

但教科书没有写,他还是一个奇装异服爱好者。

《九章•涉江》中,他说:“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我从小就喜欢奇装异服,到老了兴趣也没有减少。

当时的楚国,贵族男子多是头戴高冠,衣着宽袍。

而屈原的装束通常是这样:

大家都戴着官帽,但是屈原的佩带又长又飘逸;衣服的颜色不仅五彩缤纷,还散发出阵阵芳香。

除了爱好漂亮的服饰,屈原还热衷服装设计。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大司命》:“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

当时楚国的春节风俗是祭祀诸神、敬拜祖宗,可以想象屈原的春节,穿着华衣奇服,然后去祭拜祖先。

原来历史上第一个时尚弄潮儿,不在欧洲,不在西方,而是在2000多年前的东方。

   没什么消遣的,那就打牌吧   



公元746年,这一年,杜甫很忙。


刚刚在齐鲁之地偶遇男神李白,然后就遇上皇帝特招,赶往长安应试。

到了除夕,杜甫客居在咸阳城的一家旅店里。

原本团圆佳节,他却要独自对着一根蜡烛守岁,越想越不爽。

于是就出门呼朋唤友,把旅店没回家过年的人聚在一起,大家玩起了博赛,一种掷骰子的棋类游戏。

大家踏凳掷牌、抡袖叫嚣,越玩越嗨,气氛热烈,这是杜甫少有的、放飞自我的快乐时光。

担心自己的文人形象受损,他还在《今夕行》开解自己:

“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

东晋的刘毅家里揭不开锅时,却用百万钱下注,后来照样成为一代名相,今天我在这里小小的输赢不算什么。

原来在找借口这一块,杜甫跟我们也没差啊。

    什么都难不倒的斜杠天才    



相比于其他同行,苏轼是一个斜杠天才。

不仅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而且煎炸烹煮道道都会。

随便拉出来一个都很出彩。

北宋的春节,城中张灯结彩,每年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到街上观赏灯会。

各大店铺为了招揽人气,会出灯谜让大家竞猜,猜中的客人得到一盏彩灯。

这一年春节,苏东坡跟好友钱济民在常州城内四处赏灯,钱济民找了一个灯谜:“婆媳戴重孝,打一常用词语。”

苏东坡看到了,提起彩灯就要走,边走边留下一句:“没有工夫。”

众人才反应过来,原来婆媳戴重孝,答案是没有工(公)夫。

果然还是你,智慧与才思齐飞的苏东坡!

     前人要登高 关老踩高跷   



与别的文人不同,戏剧家关汉卿的过年创意很不一般。

关汉卿的过年项目就是要踩高跷,而且一年比一年高,寓意更上一层楼。

每次踩上高跷,一踩就是一个时辰,家人们都看得心惊肉跳,生怕关汉卿一不小心,把自己摔倒。

但是关汉卿却不以为意,乐此不疲。

《关汉卿传》记载:卿70岁,春节高跷过。

70岁那年,这个老头的高跷项目也没停止过。

关老的新年仪式感,令当下的年轻人佩服、佩服。

      剧作家、父母官、人道主义者   



著有《牡丹亭》的汤显祖,是一名剧作家,还是一名深得民心的知县。

他当官不走寻常路。

这年春节,汤显祖突然下令打开牢门,释放囚犯。

理由是:让他们回家过年,正月初四回来服刑。

夫人也为他担心,万一这些囚犯不回来怎么办。

汤显祖回答:

我把这些案件都逐个复审过,这些犯人,原先也是善良百姓,有些交不起租税;

有些饥寒交迫犯下偷盗。法虽难容,情有可原。

各人都有家小,让他们回家团聚过年,他们一定会感恩戴德,改恶从善的。

到了元宵当天,汤显祖又下了一道奇怪的命令:

让狱囚梳洗体面,换上干净衣服,由狱官带着上河桥观灯。

河桥原本是官宦赏灯的地方,犯人们居然能在此和普通人一样赏灯,这是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每个人感动得涕泪横流。

在汤显祖的感召下,这些囚犯都主动回狱服刑,没有一个人选择逃跑。

我愿称之为“明代好人”!

      大户人家来的,写书让你们开开眼    



曹雪芹的祖上曾经富可敌国,他把童年的春节场景都写进了小说《红楼梦》里。

《红楼梦》第53回里描写过年的场景,堪称文学史的经典:

大观园里的过年,从腊月二十九开始。

贾府前后里外洒扫,换门神、联对、挂牌、新油桃符;

除夕当天,贾母领着有诰封的子弟进宫朝贺、祭宗祠,回到府内开始“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摆上“合欢宴”,“献屠苏汤、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

等到除夕夜,大观园里更是热闹非凡:

各处佛堂灶王前焚香上供,王夫人正房院内设着天地纸马香供,大观园正门上也挑着大明角灯,两溜高照,各处皆有路灯。

上下人等,皆打扮得花团锦簇,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阗,爆竹起火,络绎不绝……

大户人家,就是不一样。

       所有人都团圆,只有她失恋     



1947年大年初三,张爱玲满心欢喜地乘火车找胡兰成。

等待她的不是心上人热情的回应,而是冰冷的拒绝。

胡兰成冷漠地问:谁叫你来的。

听到这句话,身为女人的第六感就明白这男人变心了。

同年6月,张爱玲给胡兰成写下那封著名的诀别信:

“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长时间考虑的。彼惟时以小吉故(释义:险境),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了。”

并留下30万元,从此一别两宽。

这大概是文学界最贵的分手吧。

        过年还是接地气一点比较好      



热衷写日记的鲁迅,记录了自己过年三大件:买书、放鞭炮、拜年。

买书:

1913年春节,他曾四去书市购书66册;

1915年正月初二,买《说文系统第一图》拓本;

1925年除夕,到琉璃厂买石印《王荆公百家唐诗选》一部六本……

放鞭炮:

1920年2月19日日记:“旧除夕夜也,晚祭祖先,添菜饮酒,放花炮。”

1934年春节日记:“连放了三夜的花爆,使隔壁的外国人也嘘了起来,这却和花爆都成了我一年中仅有的高兴。”

1935年除夕,鲁迅写信对友人说:“买了一批花炮,明夜要放了。”

拜年:

鲁迅在《过年》一文中写道:

但对于这“历”的待遇是一样的:结账,祀神,祭祖,放鞭炮,打马将,拜年,“恭喜发财”!

每一个“恭喜发财”后面,都跟着一个“红包拿来”。

还是迅哥儿的新年仪式,最朴素,最实在,最真实。

转发一个迅哥儿到朋友圈,就会有人懂你的意思(给你发红包)。


春节,在所有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都占据着重要的一个位置,

每当此时,漂泊在外的游子不远万里,也要回家;独守在家的老人做上满桌饭菜,翘首期盼;

这种独属于我们的迁徙潮汐,源动力就是爱。

因爱团聚,也因爱分别。

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就是这样长大的,

因爱变得内心柔软,也因爱变得更有力量。

春节也代表希望和新生。

不管过去一年你过得如何,新的一年都是新的起点,新的开始。

凡是过往皆是序章,所有未来皆可期盼。

小编给每一位读者,拜年了!

文章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十点读书。

作者:苏善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梁佳佳




   荐书TIME 
今日推荐图书《 有趣的历史:世界篇 图书 》《有趣的历史:世界篇》共有九章,借助真实、有趣、鲜活的故事讲述了从人类起源到20 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既突出了历史进程的时序性,又凸显了历史发展的主线。为了使读者更宏观、更准确地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有趣的历史:世界篇》还设有辅助小栏目,既有助于读者从历史深处解读历史,又可以拓展读者的思维广度,培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通过《有趣的历史:世界篇》,读者能够体会历史本身的趣味和意义。同时,《有趣的历史:世界篇》通过构建历史与当下的联系,可让青少年立足当今,放眼世界,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国际视野。《有趣的历史:世界篇》适合青少年阅读,同时对普通历史爱好者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有趣的历史:世界篇 图书 
主编:刘建新,王烨,宋薇 著,王怀利 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 点击购买按钮享购书优惠 ↑
【书评征稿】如果你已经读过这本书,欢迎将你的感受写成书评(500-1000字)以word形式发送到清华社投稿邮箱 xmt@tup.tsinghua.edu.cn,入选者会以邮件形式及时通知并联系支付相应稿费。




#进入官方视频号查看更多#
#点击下方按钮关注我们#
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分享点赞在看,至少帮我拥有一个吧~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是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我们始终以“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365天不间断为大众分享优质好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