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9年,重印31次!被Tik Tok“难民潮”推火的《山海经》,到底藏着多少秘密

文化   2025-01-28 12:50   北京  

出版9年后,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山海经》再次被Tik Tok“难民潮”推上热搜。

很多人熬夜刷笔记和短视频,让一位“中国画师”,走进了很多人的视线里。

只不过两天功夫,粉丝从100涨到了5000多,点赞更是达到了1.1万。

这确实是本英文的《山海经》,但它是美国排名前5的文化出版社买了我们的中文版权后,出版的英文版。

外国人不仅出了中国作家的英文版,而且美国电影《教父》的导演还在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赫然贴出了点评:说通过这本《山海经》走进了古老的东方智慧。

可是,为什么咱中国网友们之前都没见过呢?外国朋友来了才给咱们上天菜吗?

还真不是,这本书一直在默默地畅销着,已经9年了,重印了32次,当当热评10万+经历了无数次各大艺术及古籍榜单霸榜、落榜,再回榜首的起伏。果然,没几天就有看过书的网友来相认了。
9年前,2015年1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山海经》,该书插图由清华美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校友陈丝雨绘制,由被誉为“国学鬼才”的孙见坤配文,加上精美的蝴蝶装装帧手法,一上市便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两个月后,第一批购买的读者都因为被这本书的美震撼而纷纷在朋友圈转发图片。由此形成了互联网时代少见的纯口碑效应,导致它在2016年的双十一一跃成为了全网的明星图书

不过,这都不是最神奇的,最神奇的是,这本书火了三年后,引发了迄今为止都热度不退的出版热潮。
这么火的一本《山海经》,却一直不为人知,是因为当时两位作者微博粉丝加起来不足1000,各大平台至今都粉丝不过百,作为超级畅销书的作者,她一直没流量,粉丝更是寥寥无几……

很多人发笔记标题是:网友心中最美山海经“90后画师绝美山海经”……而其作者陈丝雨的笔记标题,则是老老实实的一句话:“我是没流量的中国画师”……

谁也没想到,这条老实人发的笔记一夜点赞好几千,再过一夜竟然点赞上万。
2015年前,《山海经》一直备受冷落,如今它成了持续不断地热门题材,出版界已经难以计数其版本数量,清华大学出版社如何能够脱颖而出,再度因Tik Tok难民潮而重回顶流?
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本书背后的故事——

陈丝雨:我想画一本我心中的《山海经》

第一次看到《山海经》是在清华大学的图书馆里,这样奇特的一本古书,神秘、久远、让人想一再探查究竟。从孩童时就听过的故事,九尾狐、精卫、西王母、女娲,这些形象最原始的样子都在这本书里。

精卫

毕业那年,我选择了《山海经》插图作为我的毕业设计从清华美院毕业后我来到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插画专业继续学习,发现作为一个插画家只画中国古典文化是远远不够的。

海外求学期间接触了各种风格的插画家,其中有一位日本画家清水玲子,她的画既有强烈的东方色彩,画的题材又非常广泛,我非常喜欢她的风格。
于是,我开始用毛笔画黑白线稿,然后电脑上色,这样表现方式更加现代。我还在不断探索,如何在绘画中将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更好地融为一体,最后呈现出更为古风+现代的中国山海经画风。

白帝少昊

在绘制这些传世经典的时候,我愈发体会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此精彩,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传承至今,不应该被淡忘。
主编:从20幅到150余幅,陈丝雨带来的美到窒息的震撼

从一个美院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到正式出版的一本书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清华大学出版社《山海经》的主编讲述了创作历程——

经清华美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王红卫教授推荐,当陈丝雨带着她的毕业设计来到出版社的时候,我立刻被她画的“九尾狐”迷住了,实在是太漂亮了,三年后,拿到这本书正式出版后的样书,我一眼被平摊后的“精卫填海”震慑地不能呼吸,等平静后,我脱口而出了一句后来被广泛应用的成语——美到窒息。

九尾狐

陈丝雨的毕业设计只有20来幅,无法成为一本完整的图书,我开始思考,如何让这本书以大众能接受的方式出版,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让传统文化,以创新的形式再现和出版?

数量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告诉丝雨如果能有100多幅作品,基本可以成书。本以为她会知难而退,可是她竟爽快地答应了。当陈丝雨再次联系我的时候,带来了远超预期的150多幅作品。
看到这些作品的时候,让我不禁想起绘画大师布雷东说过的话:“不可思议的东西总是美的,一切不可思议的东西都是美的,只有不可思议的东西才是美的。”

其中仅仅面对“西王母”这幅画,我就可以写一篇关于山海经和宇宙学的研究文章。

分析陈丝雨绘制的清华版西王母。她的局部:画像的左右眼睛,一大一小,明显不对称;左右眉毛,不对称;左右耳朵,不对称;左右手,不对称;左右头发,不对称;左右身体上的衣服花纹,不对称……全身真的找不到一处对称的地方。
然而,当我们再次观看画像的整体: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一幅局部处处不对称的画像,整体却感觉特别对称。
西王母

国学鬼才孙见坤为绝美插图注释

接下来新的问题出现了,有了图,文字方面怎么突破?
于是,编辑团队开始咨询业内专家,到底有多少人可以称为“国学少年”?
“孙见坤”这个名字进入了众人的视野。
孙见坤在18岁时曾获得复旦大学‘博雅杯’征文全国仅有的两个一等奖之一,被媒体关注并誉为“小小国学鬼才“,而且孙见坤从小就深入研究《山海经》。

8090后的年轻人组合,一文一画,能让《山海经》在严谨的同时,更有活力和趣味性。
为了做到配文的准确,编辑们专程去国家图书馆借阅了宋淳熙七年池阳郡斋刻本,山经部分的各山位置及里程数同时还借阅和参考了谭其骧先生的相关论著等七八部《山海经》相关权威读本进行校对和编辑,确保其文字准确且有依据。

孙见坤在注释“王亥”的时候,写了考古挖掘的甲骨文显示了《山海经》比《史记》还要可靠。为此,团队遍访一些高校的先秦文学及考古学的博导、教授,同时翻阅了国家图书馆的资料,确定孙见坤说得完全正确,这些论证让众人对孙见坤从存疑到油然而生敬佩。

创意装帧为《山海经》落下完美的最后一笔

规划好文字和插画,就需要装帧设计的创意来体现纸质书和电子书的差异化。首选就是裸书脊装帧。

还有一个细节,这本书的排版和封面都是全彩,但实际看上去,只有黑白红三种颜色。我认为这非常符合《山海经》的上古风格,最具代表性的颜色也是——中国红。
出版至今,这本书的版式设计,装帧,纸质得到读者的一致称赞。
而此次小红书Tik Tok_refugee难民潮中的清华版《山海经》的再次相认、确认,期待会助力让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更上一层楼。

本文来源:知音 微信公众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祁蕊




 - 相关推荐 - 

《 山海经
作者:陈丝雨绘  孙见坤注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 点击购买按钮享购书优惠 ↑

内容简介

本书用个性化和富有创意的精美插图来重新演绎《山海经》,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适于收藏。本书不仅适合于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更是从事想象和创意相关工作的艺术家、动漫设计师、网页设计者、服装设计师、广告从业者、游戏开发者、科幻玄幻及魔幻爱好者、诗歌及其他文学创作者等人士的灵感宝库。



#进入官方视频号查看更多#

#点击下方按钮关注我们#
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分享点赞在看,至少帮我拥有一个吧~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是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我们始终以“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365天不间断为大众分享优质好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