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尚书》又称《书》《书经》,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
相传,《尚书》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整理,经过认真编选,选出100篇,构成《尚书》。孔子编成《尚书》后,曾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
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实际上西汉学者用二十八宿比喻伏生今文《尚书》二十八篇。虽然《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但是,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托古作品。西汉初存28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另有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和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16篇)。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所以,流传至今的《尚书》真伪、聚散,极其复杂曲折。
《尚书》的尚,常见有三种解释:一种说法认为“上”是“上古”的意思,《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另一种说法认为“尚”是“尊崇”的意思,《尚书》就是“人们所尊崇的书”;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尚”是代表“君上即即君王”的意思,因为这部书的内容大多是臣下对“君上”言论的记载,所以称作《尚书》。
《尚书》,是和《诗经》并列的文体类别,作为历史典籍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但是,如果这些散文用古代的标准来看绝大部分应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所以,它应该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
《尚书·大禹谟》记载十六个字的中华心法,其内容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与灵魂。
《汉书·艺文志》说:"《尚书》原有100篇,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焚书令》,原有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据说这些遗存至汉代的版本主就是伏生倾力“护书”才得以在焚书坑儒运动中幸存下来,后被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
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
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中,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梅赜从原先的28篇中析出5篇),伪《古文尚书》25篇 。
清人孙星衍作《尚书今古文注疏》,广泛汲取前人考订成果, 将篇目重新厘定为29卷,大抵恢复了汉代《尚书》传本的面貌。《尚书》所记基本是誓、命、训、诰之类的言辞。
清华大学2008年7月入藏一批战国竹简中发现有多篇《尚书》,再现了失传两千多年的《尚书》真正原貌。清华简中有些篇有传世本,如《金縢》《康诰》等,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更多则是前所未见的佚篇。
张闻素 2022年9月13日 摘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