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典籍:礼记

2022-09-29 23:42  

其中许多篇章是中国文化史上彪炳千古的典范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礼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写先秦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一、主要内容

《礼记》原本四十六篇,始于《曲礼》,终于《丧服四制》,但因《曲礼》《檀弓》《杂记》三篇内容过长,所以大多版本将其分为上下篇,故有四十九篇之说。《礼记》按照所述内容可分为四类:一是记礼节条文,补他书所不备,如《曲礼》《檀弓》《玉藻》等;二是阐述周礼的意义,如《曾子问》《礼运》《礼器》《丧服四制》等;三是解释《仪礼》之专篇,如《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等;四是专记某项制度和政令,如《王制》《月令》《文王世子》《明堂位》等

二、主要思想: 

哲学思想

1、天道观。

《礼记》中的天道观,反映了先秦儒家天道观发展的大背景,首先,从天的自然义角度看,天可泛化为天地中各种自然现象,和由几种基本元素构成的宇宙,而人仍然参与其中。其次,天对人而言,是神性的超越性的存在。最后,天道是人道之所从出,故天道是人所仿效的榜样。因此,天道为客观必然性,则预示效法天道的人道就是主客观的统一。而人道并非客观的自然必然性,需要通过人事修为达到的、彰显德性而避免恶的自然必然性的活动。

2、宇宙观

由于《礼记》成书时古代超越性的天道,已逐步内化为内在的心性,外在的宇宙结构与生成,已经不是关注的重点,即使有某些遗迹也并非采取对象性的认知的路数,而是体恤、体认,或杜维明所云的“体知”的路数,将之作为人解读和领悟的对象。

人生哲学

《礼记》继承和发挥了先秦儒家的伦理思想,以整体性、相关性的视界看待社会与人生。《礼记》在有些方面有更细节的要求,主张共生性可转化并通过动态的“互生性”来实现,“互生性”所揭示的是在此之上的主体彼此互为中介而生成意义的性质。《礼记》中对时间结构的意义的认识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自我关系中的内省;二是社会历史的延续;三是出于对超越的天道的领悟。《礼记》中继承了儒家思想的这一特点,所以十分突出“反躬”、“内省”、“自反”、“自尽”。

教育思想

1、《大学》

《大学》着重阐述了大学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步骤,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认为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亦称为“三纲领”。为实现大学教育的三个目标,《大学》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或称“八条目”。八条目前后相续,逐个递进而又相互联系,体现了阶段与过程的统一。《大学》将个人的学习、教人、政治等几个过程自然地联系起来,以道德观念的认识(格物、致知)为起点,以道德信念的建立(正心、诚意)为中心,以道德自觉性的培养(修身)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使得八条目实际上成为一个过程和整体,构成了儒家的道德教育体系。它的基本思想是教育要服从于封建道德和政治,因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宋以后,被收入“四书”,成为封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

2、《学记》

《学记》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对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学的雏形”。《学记》论述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作用与目的:《学记》本着儒家的德治精神,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服务政治,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以及“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的思想。《学记》所主张的教育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具有“建国君民”能力的统治者;二是要“化民成俗”,把人民教化成“安分守己”的顺民。《学记》将教育与政治、社会高度结合起来,把教育当成政治的重要手段,这种观点也是历代封建学者看待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2)教育制度:《学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体现了德智并重、循序渐进的特点。

3)教育教学原则:《学记》在综合各家长期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这是《学记》的精华所在。第一,教学相长。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要成的。第二,尊师重道。《学记》明确提出了“师严而道尊”的思想。第三,藏息相辅。《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第四,豫时孙摩。 “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适时而学,适时施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指学习观摩原则,取长补短。第五,启发诱导。《学记》对启发式原则的实质以及方法作了较全面的理论阐述。第六,长善救失。教师要学会具体分析,全面掌握,如果教法得当,缺点可以转化为优点。

4)教学方法:第一,问答法。第二,讲解法。第三,练习法。第四,类比法。

3、《中庸》

《中庸》是一篇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它涉及的教育论述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关于教育的本质与作用。《中庸》开头便说修道即为教育,而教育的作用则在于“率性”,顺着先天的善性发展,尽量把天赋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体现出来。这是思孟学派“性善论”的思想。

2)关于教育教学过程和步骤。《中庸》概括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个阶段。这是一套完整的内省方法,包括学一思一行等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3)关于教育途径。《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里的诚指的就是天道本然的状态,“明”即彰明、显明,它是“诚”这个本体所自然生发的东西,在本质上说诚和明是一致的,故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4)重视主观努力的作用。《中庸》明确指出,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与坚强意志,是在个人努力和学习中培养出来的,而并不完全取决于人的天赋。

政治思想

1、以教化政:指以教化和教养来规范约束政治权力和政治行为。

2、大同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3、礼制与刑律:《礼记》中,刑律作为礼的补充,因道德性的礼发挥作用的方式受到限制。 

美学思想

《乐记》中音乐的根源是人们的思想感情(心)受到外界事物(物)的激动,因此提出了物动心感说、礼主乐辅说、礼乐中和说、礼乐仁义说、礼乐昌德说、礼乐辅政说、礼乐易俗说等学说。《乐记》也提出了音乐的两种美学观点,一种是形而上学地推崇“与天地同和”的乐。一种是比较现实的提倡“德音”“和乐”,反对“溺音”“淫乐”。提出了符合古代政权统治者的观点,认为统治者通过音乐来提高道德修养,被统治者通过音乐来满足个人欲望,反映了阶级社会开始形成以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三、影响价值

流传至今仍然朗朗上口的代表名句: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

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上》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礼记·祭义》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礼记·学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礼记·祭义》

代表性典出成语:

礼尚往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孤陋寡闻“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瑕不掩瑜“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礼记·聘义》

一张一弛“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事预则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礼记·经解》

玉不琢,不成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博闻强识“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礼记·曲礼上》

《礼记》书中大量记载了包括称谓、辞令、服饰、家教、尊老、丧祭、教化、礼俗等在内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宝库,其中许多篇章是中国文化史上彪炳千古的典范

张闻素 2022年9月29日 摘录整理


素素文章
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