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典籍:永乐大典

2022-09-26 00:16  

乾隆诗评:“大典犹看永乐传,搜罗颇见费心坚。兼及释道欠精覆,久阅沧桑惜弗全。”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翰林院大学士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历时六年(1403-1408年)编修完成,累计参与编纂者超过三千人,全书约3.7亿字,共计22937卷、目录60卷,共11095册,书手用明代官用楷书台阁体”一笔一画抄录完成

《永乐大典》包罗万象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是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其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据粗略统计,《永乐大典》采择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种之多,数量是前代《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书的五、六倍,清代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收书也不过3000多种《大英百科全书》将其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即欲修纂类书,商议“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明成祖即位后,为整理知识,令解缙等人修书编撰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过程召集147人,首次成书于永乐二年(1404年),初名《文献集成》;明成祖过目后认为“所纂尚多未备”,不甚满意。永乐三年(1405年)再命太子少傅姚广孝、解缙、礼部尚书郑赐监修以及刘季篪等人重修,动用朝野上下共2,169人编写组织设监修、总裁、副总裁、都总裁等职,负责各方面工作。蒋用文、赵同友各为正副总裁,陈济为都总裁,参用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永乐五年(1407年)定稿进呈,明成祖十分满意亲自为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修书过程中,对收录书籍未做任何修改,采用兼收并取方式,保持书籍原始内容。永乐年间修订的《永乐大典》原书只有一部,现今存世的皆为嘉靖年间的抄本。嘉靖四十一年八月下令抄写了一部。隆庆初告成,原本归还南京。其正本贮文渊阁,副本别贮皇史宬。这套书到乾隆年间存有8,000册,因此有人怀疑当时并未抄完。对于原书去向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历史学界有多种猜测。

《永乐大典》在明代即有佚失。乾隆三十八年(1772年),修《四库全书》﹐发现《永乐大典》已遗失缺失2,422卷,约千余册。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大量佚书,其中有385种收入《四库全书》,以为“菁华已载,糟粕可捐,原(书)可置不复道”了。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翰林院遭劫掠,丢失大量《大典》。光绪元年(1875年)修缮翰林院建筑时,清查《大典》不足5,000册,《永乐大典》之所以迅速流失,主要是职员监守自盗,据说文廷式一人即曾盗走百余册《永乐大典》。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翁同龢入翰林院清查时仅剩800册,现今尚存约400册,810卷,不到原书的4%。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翰林院被义和团的拳民焚毁,《永乐大典》损坏三百余册。光绪二十七年(1901)六月十一日,英使馆交回《大典》330册。不久又遭到监守者瓜分1912年翰林院所藏《大典》移交京师图书馆时,仅剩64册。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珍藏224册,另外美国国会图书馆还藏有40册,英国各地包括英国图书馆、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英国伦敦大学东方语言学校、英国剑桥大学等存有51册,德国汉堡大学图书馆、德国科隆大学图书馆、德国柏林人种博物馆等存有5册,日本国会图书馆、日本东洋文库、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日本三理图书馆、日本静培堂文库、日本斯道文训、日本大阪府立图书馆、日本武田长兵卫、日本石黑传六、日本小川广己和韩国旧京李王职文库亦有搜集,台北故宫博物院则存有62册。

煌煌巨制《永乐大典》单册高50.3厘米,宽30厘米,用明代营造尺永乐大典(30)来量,高一尺五寸六分,宽九寸三分开本宏大,具有皇家的威仪和气魄。每册《大典》约有50叶(页)左右,主要都是二卷一册,一卷一册或三卷一册书叶采用雪白、厚实的树皮纸,翻开书发出淡淡书香,十分讲究和美观。

《永乐大典》的书衣用多层宣纸硬裱,最外面有一层黄绢连脑包过,格外庄重。书衣正面的左上方黏有一个长方形的书签,框内题“永乐大典”四字,字下方还有双行小字,说明这册书的卷数。书衣正面的右上方还黏有一个框,里面用墨笔题写这一册所属的韵目,又低一字注明这一册是该韵目的第几册按图索骥就能方便地从一万多册《大典》中检索到需内容。翻开《永乐大典》书衣,就是卷端,也就是正文的第一叶(页)可以看到整部大典都是用朱、墨笔写成的。朱笔主要用来绘制边栏界行,书写引用书籍的著者和书名;墨笔用来书写题名、卷数、韵目、书籍正文并绘制图画;圈点则是用内空外圆的芦、竹、骨或玉制笔管蘸上朱砂印泥戳上的整体看起来端庄美观,朱墨灿然。

《永乐大典》是书手们用明代官用的楷书馆阁体一笔一画抄写出来的所绘山川器物也全用白描手法,精丽工致朱色边栏界行都是用手绘制、而不是印刷出来的。大典边栏四周都绘成双边,“朱丝栏”把每半叶隔成八行,版心间上、下各有一条粗粗的“象鼻”,中间还有一个“鱼尾”,“鱼尾”上方记载书名和卷数,下方记载叶数。行格的笔画粗细均匀,画得一丝不苟。仔细看时的朱丝栏线上下都有针眼。

《永乐大典》的残本上,还可以看到其中的插图,这些图画全部采用白描手法,描绘的山川、名物、人物、城郭等形态逼真,十分精致,是古代书籍插图中的精品。

清代大学者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曾经说到他编纂《四库全书》时,有一次翻到《永乐大典》上宋代兵器神臂弓”的图画,很是惊讶。

《永乐大典》的编纂者们采用了“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这幅《永乐大典》图版中,卷端第一行下方“四霁”就是韵目的顺序和名称,第二行的“寄”字就是属于霁韵的一个韵字。《永乐大典》记载内容通行的规则是用一行的大字墨书辞目,用双行小字朱笔记载作者和书名,墨笔记载书中的篇名和内容,而韵字下面也有文章:《永乐大典》裁选的典籍或文章一般都列在辞目下面。

“天下文艺之英,济济乎咸集于京师”,可见《永乐大典》编纂盛况参与的朝臣文士、宿学老儒达到2.16万人生活条件优裕待遇十分优厚,居住在离皇家藏书处文渊阁不远的崇里坊等地,由光禄寺早晚供给酒肴、茗果,还发膏火费,官员参与编修可以免朝。

《永乐大典》在永乐年间纂修完成后,只抄录了一部,称作“永乐正本”;到嘉靖朝又重录一部,称为“嘉靖副本”。重录《永乐大典》的缮写者被规定每人每日抄写三叶(页),重录工作整整花了6年时间,到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四月才最后完成。从此《大典》有了两个抄本:永乐抄本(正本)和嘉靖抄本(副本),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宬两处。两部大典深藏在皇宫,没有刊印,流传稀少,在朝代更迭、内忧外患中被偷盗、抢掠、焚烧,“正本”消失了,“副本”也只剩下400余册。

《永乐大典》从编纂到毁灭600年间,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和千古之谜。乾隆诗评:“大典犹看永乐传,搜罗颇见费心坚。兼及释道欠精覆,久阅沧桑惜弗全。”

张闻素 2022年9月25日 摘录整理


素素文章
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