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了,我们 10 月 19 号在上海举办今年最后一场产品训练营,另外 18 号晚上举办上海星球年度聚会。
年度聚会采用夜谈会模式,一起聊 AI。线下训练营学习体系化产品方法,联系我报名占座:tangren0517
说起 AI,还差一个月左右的时间,ChatGPT 就上线两年了。
我一直有个好奇,究竟还有多少人没用过?
我想,这个数字比我预想的要大很多。
作为互联网圈人的我们,可能每天都在接触这方面的信息,很多人的 AI 含量是在持续提升的。
但是,圈子外的很多领域对 AI 依旧完全不了解,甚至连 AI 这个简写所代表的完整英文单词都不知道。
这种感觉,就跟 2012 年左右大家谈论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一样,云里雾里。
再看我们圈子里,大家对 AI 产品的应用程度到底怎么样了?
我拉了个小群做了次调研,这里把结果跟你们分享一下。
这个群主要由产品经理、程序员、设计师、运营、HR、法务、文案编辑等不同职能构成,虽然规模不大,但职能覆盖面还是挺全的。
我说几个场景,你们可以感受下。
有产品经理会用 ChatGPT 和 Kimi 来润色 PRD,尤其是在业务背景措辞表达和官话写作上。
对于数据工程师提取出来的产品数据,产品经理会用 ChatGPT 来做清洗和分类,然后得出自己想要的结果,甚至制作成图标。
此外,还有产品经理运用 GPT-4o 的能力来根据需求写前端代码,运行成功后作为 demo 向客户演示。
HR 会把候选人简历发给对话式 AI 机器人,然后让它提炼简历亮点并结合招聘需求做判断建议。
设计师会用豆包来作图,而且可以指定尺寸和风格,快速把脑袋里的想法变成可视化的作品,接着再进一步润色加工。
文案编辑有 70% 的结构化写作是通过百度文小言完成的,给一个主题和要求,AI 完成初稿后自己再做二创。
从这些场景可以看出,现在的 AI 产品大多数还是在辅助人工进行提效,善用工具确实可以带来 ROI 的飙升。
我觉得,这是 AI 产品的第一阶段。
到了第二阶段,AI 产品理论上可以实现自主判断、推理并执行,然后直接给出我们想要的结果。
这一点,从 OpenAI 最新发布的 o1 模型里已经可以看到可能性。
虽然 AI 现在很火,但是依旧是属于小圈子的狂欢,离真正的全民普及依旧有较长的路要走。
即便如此,这也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我看了 AI 产品榜公布的一个数据,例举了国内今年 9 月份 AI 产品的月活跃情况。
从这个榜单可以看出,排名前三的是豆包、文小言、Kimi。
另外,目前国内 AI 产品的月活跃用户大约是 1.2 亿左右,这个规模虽然不小,但相比其他成熟产品还不大。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说过,现在我每天都在提升自己的 AI 含量,不是刻意使用,而是觉得 ROI 确实得到了改善。
以前我会用百度和谷歌去搜索信息,现在我习惯用 秘塔 AI 搜索,在信息检索效率和耗时上,后者明显更强。
包括我每天写作的公众号,我也安装了一个叫壹伴助手的插件,然后利用里面的 AI 优化功能,对标题和文案表达做润色。
从阶段来看,我们现在能使用到的 AI 产品还非常少,而且大多属于工具类。
到了下一阶段,一些应用型和生产力产品会逐渐增多。
前两天我看了一个产品介绍,国外一个 17 岁的高中生开发了一款名叫 Cal AI 的产品,已经实现了年收入 700 万的业绩。
这款产品并不复杂,主要是通过拍照的方式来识别食物中的卡路里和其他成分,然后给出智能优化建议,目的是帮助和督促用户进行食物摄入判断和控制。
商业模式上采用了简单的直接收费方式,采用年付和月付模式,要体验高级健身助理的话,需要付费。
用户拍照后会上传图片,他们调用 OpenAI 的接口对图片中的食物进行判断,然后给出具体建议,目前准确率能达到 90%。
整个过程都会帮用户进行符合预设目标的饮食管理,以此来达到塑身和减肥的目的。
要说这产品有什么技术门槛么?
我觉得没有。
更多是基于用户洞察的产品落地和推广,然后就是持续的优化。
其实同类型的产品早就有了,但 Cal AI 就是植入 AI 能力后做了新的解决方案,同时带来新的用户价值增量。
到目前为止,依旧还有很多人从来没有尝试用过 AI 产品,也不知道 AI 到底有什么能力。
我觉得,要先拥抱,再尝试,然后投入。
在趋势面前,我们要做的就是拥抱和顺应。
因为,总有一波人会走在前面。
这次去上海行程安排比较满,18号晚上星球年度聚会,19号产品训练营,结束后我就赶去苏州参加亲戚婚礼。
上海的产品经理们,这可能是今年我们最后一次线下见面的机会,别错过,要来的联系我:tangren0517
趋势面前,总有一波人走在前列,希望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