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读者好奇,我到底有多少比特币。
那我换个问法,你们谁愿意把自己银行卡的余额写在这篇文章的留言区并配上截图?
所以,别人的数字是多少并不重要,自己怎么增加数字才是关键。
不过既然有人好奇,那我还是跟你们聊聊我是怎么看待比特币的,以及当初我为什么会入手。
相比起数字,我觉得这背后的逻辑才是认知。做产品也一样,现象bei'h
因为,绝大多数人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前些天我分批次卖出了一些小单,这是其中一单,总共 0.006027 个比特币,折算成美元大概 623 刀,也就是四千出头人民币。
当时的价格是 10 万刀出头,也算是一个高点了。
卖出后,我这个篮子里还剩下大概 0.03 个比特币,折算成人民币大概 2 万多块钱。
当然,我肯定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至于我有多少个篮子以及多少个鸡蛋就别问了,问就是不知道。
好,那接下来我跟你们聊聊我是怎么理解并判断是否持有的。
这么说吧,如果我告诉你们自己一直看好比特币并且坚定买入,那纯粹是扯淡,因为它的起伏一般人受不了。
很多人只看到了几十倍的回报,但是却忽略了几十倍的缩水。
如果你经历过缩水,那内心一定会产生一种恐惧感,然后对这个东西开始怀疑,直到失去信心。
没有信心,就不会产生行动,也就是后话所谓的错过。
我对比特币的了解始于 2013 年,但是有同学说可以用电脑来挖矿,然后得到一些虚拟货币,可以用来卖钱。
当时只是简单研究了一些原理,有所了解,并没有当回事,只知道有人用 2 万个比特币买了两份披萨。
再下一次深入了解就是 2016 年之后了,当时和几个朋友凑钱买了矿机,然后托管在一个机房挖矿。
那时候我们有个共识,就是当这笔钱丢了。
正因为抱着这样的心态和认知,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心理包袱,投入的钱也完全不影响我们的生活。
之所以做这件事,是因为我觉得比特币有一些特殊属性。
如果用一个对比,那可以把它看成是数字黄金,和金属黄金不一样,比特币看不见摸不着,它是计算机世界的二进制代码。
那么,怎么判断一个东西有没有价值呢?
话说在前面,我这里所说的完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建议和行动策略。
首先,比特币不被任何机构和个人统一发行、管控、持有,它是一套自动运行的代码机制,不可篡改。
用一个熟悉的词来描述,就是去中心化。
美元、QQ币、抖币都是中心化的,由一个机构或者公司统一发行、管控、持有并制定使用规则。
其次,比特币总量有限,一共 2100 万个,发行量每 4 年减半,通过挖矿记账获取,也就是扮演去中心化的一个节点来获取回报,贡献越大,回报越多。
在这套代码协议中,比特币是不能增发的,数量就那么多,但是单个比特币可以被拆分,最多按照 10 的负 8 次方拆分。
所以我前面才说现在自己的其中一个钱包里只有 0.03 个,还可以是 0.0001 个。
另外,比特币的价值和价格取决于市场共识。
基于前面提到的两个特点,自动化运行,总量有限,只要有人认可它,那它就有价值。
认可的人越多,所以就有了共识。
这么一来,那比特币就具备了货币和交易属性,所以有人用 2 万个比特币买了披萨,只不过这是那时候的共识。
慢慢的,有人用比特币开始买其他东西,甚至有人用来抵扣债务,又或者是用来作为外汇中介物,比如通过比特币在人民币和美元之间进行转换。
当这种共识持续扩大的时候,认可它的人就越来越多。
说得简单点,这是一种群体性共识,是一种主观上的共同认可,就像我们都认为黄金值钱是一样的。
自动化运行、总量有限、基于共识,这三点叠加让比特币区别于过去其他的所有虚拟货币和积分。
但是,比特币的价格是一种市场反应,通常比较剧烈,也没什么规律可言。
对于不了解它的人来说,如果作为短期投资标的去尝试,或许会受到市场的教育。
没有最低的价格,也没有最高的价格。
就像买房和买黄金,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每个人的认知不一样,每个人的行为不一样。
对我来说,早年有一段时间曾经疯狂买入比特币,按照当时的价格计算,我手上的比特币价值 540 万。
但是见过有限的几个涨跌之后,我在不亏本的情况下出掉了很多,然后又是机修买继续卖,最终就淡定了。
曾经有两三年的时间我没怎么去看过,就把它当成房间箱子里的存储物,不管不问。
当我不执念于靠它赚钱时,我就轻松了。
很多人之所以太在意,就是因为寄予了过高的期望,那种想而不得的失落感会击溃信心。
我身边的确有靠比特币赚到大钱的,但更多是因此而亏掉的,幸存者偏差并不能成为我们的决策依据。
也正是这些经历,让我得到了更多的经验、知识、思维、认知。
我觉得,相比错失的 540 万,这才是我赚到的东西。
今天还在大理,下午就准备出发丽江了。
停留的 4 天里很放松,作为忙碌一年的一种回馈也是一种极好的体验,就连这篇文章也是面朝美景想到就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