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先同步下线下活动的进展,昨天我们确定了这次上海星球年度聚会和训练营的场地,分别在人民广场和五角场。
年度聚会我们安排了两场关于 AI 产品的分享会,同时还有现场交流互动。
训练营准备了一天的产品课程和实践,帮助一批产品经理建立体系化方法,还可以获得我的长期帮扶。要报名的可以联系我:tangren0517
一直关注我的老读者知道,从前年开始我就在给一些公司提供产品咨询服务,也就是产品顾问。
说实话,我还是挺享受这种角色的,一方面能做我喜欢的产品,另一方面还能赚钱。
做顾问的好处,是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去挑选合作伙伴,去做那些我感兴趣的产品。
这一点,在公司上班是做不到的,只能凭运气。
虽然这件事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情况却也是一地鸡毛,或者鸡飞狗跳。
你们或许会好奇,什么样的公司会在外部寻找一名产品顾问?
根据我的经历来看,具备这些特征和需求的公司会花钱找类似我这样的人去帮他们解决问题。
第一,度过了产品从零到一的阶段,寻求更大规模的增长。
这种公司的业务和产品已经初见成效,而且也达到了 PMF 的状态,但他们想继续增长做大。
比如,一个年 GMV 5 亿的业务想往 10 亿规模去增长,那他们在产品架构、业务策略、团队结构上都是需要做优化和调整的。
这时候,如果内部没有经历过大体量业务和产品的人来操刀这件事,他们就会产生对外寻求助力的需求。
解决这个问题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招一个高 P 过来担当,另一种就是找类似我这样的外脑。
显然,第一种的成本是很高的,而且还存在不确定性。要是招过来的人出现水土不服或者能力不足的情况,后续处理起来也很麻烦。
像我这样的短期合作模式,既可以一定程度上快速解决问题,也对应着更低的成本。
单从收费来看,我的价格可比那些高 P 的要价低多了。
因此,主打一个性价比。
第二,公司内部开辟新业务,缺乏体系化的产品和业务经验。
这种公司一般是在成熟业务基础上去做新业务探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创新业务。
在我合作过的公司里,中型体量的占大多数,所以他们属于有钱、有一定规模、有业务野心的企业。
因为内部流程没那么复杂,决策简单,所以也会考虑我这种模式来做短期过渡。
说白了,就是我帮他们搭团队、定工作流程、基于业务目标制定产品规划,然后由内部产品经理去落地。
过程中,我会提供定期协助,也会根据他们的需求去搞定一些问题。
第三,老板有一个神奇的想法。
如果说前两种公司还算正常的话,那这种就是我没办法搞定的,即便对方给钱再多,我也不会考虑。
前几天就遇到了这么一家公司,老板托 HR 联系我,说有个合作想谈一下,于是约了个电话会。
会上老板讲了他的宏图大业,重点是推销他的一个新想法,他要打造一款具备支付能力的万能生活入口。
简单来说,就是本地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搜索到所有当地的生活服务,然后完成从线上到线下的消费。
听起来,是不是觉得有点像美团和 58 同城的结合?
的确,他想做的就是这么一个模式,而且主打的优势是比美团便宜,比 58 同城服务更好。
说实话,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不靠谱,这种神奇的想法我是实现不了。
别觉得有点扯,或者是天马行空,我跟你们讲,很多不懂业务和产品的老板都有这种想法。
他们在传统领域做出了一些成绩,然后会想着如何把过去的资源优势变成互联网服务,因为觉得这种方式来钱快。
于是,各种神奇的想法就诞生了。
其实我是可以接下这一单的,而且可以完成他们想要的东西顺利拿到钱,但我做不了,因为这种单位时间的投入没有任何价值产出。
如果单论赚钱,还有其他价值产出更高的方式。
怎么说呢,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算是个比较直性子的人,在工作上体现尤其明显,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话不多,但做事还算让人放心。
肯定很多人觉得像我这种工作生活模式很爽,但我想说的是,只见他人台上风光,不见他人台下苦逼。
最后,如果你们对成为产品顾问感兴趣的话点个赞,下次我可以专门开一场直播跟你们聊聊。
今天中午,但别忘了明天要上班。
这次我去上海准备自驾过去,路上花几天时间一路走一路玩,这也是我买理想的原因之一,带小小唐多见世界。
从长沙出发,一路设置了几个目的地,上海结束后去苏州参加一个亲戚的婚礼,然后转到景德镇那边回长沙,估计来回 2000 公里。
到时候可以更多测试理想的车和系统,以及全方位的体验,这次我们也准备带上桌椅和锅,路过服务区自己做饭休息。
本月 27 号计划在北京举办今年最后一场产品训练营,之前错过的抓住机会上车,要报名的可以联系我要一份详细介绍资料:tangren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