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闲鱼的日活用户,这款产品最近有点让我恍惚,有时候我甚至分不清它到底是二手交易平台和内容社区。
当然,这种错觉可能只是我作为产品经理的一种多余思考,因为普通用户不会在意这一点。
我会在闲鱼上买卖商品,我也会在闲鱼上逛,甚至还会把闲鱼当做市场行情的参照表。
比如,当我想卖掉自己收藏的一些汽车模型时,我就会先去搜索一下对应的价格行情以及询问量和收藏量。
这两个指标至少体现了一点,那就是需求有多少。
询问量和收藏量数字大,但成交少,说明价格偏高。如果此时想快速出手,只需要参考平均行情略低一些定价即可。
以上,还算是闲鱼这款产品的正常场景。
接下来我说几个在我看来有点异常的场景,或许你也发现过。
比如,有些卖家在闲鱼上发布自己的商品,但特别备注「仅展示」或者「仅展示交流」。
这类商品还有个共性,一般都是市场热度较高且价格较低。卖家通过标低价格吸引注意力,但是目的不在成交。
你可能会好奇,那他们这是干啥?
起初我也觉得奇怪,不卖你挂出来干啥?
后来我想到了两个逻辑,我觉得可以很好的概括这种现象。
第一,满足炫耀感。
之前我预定了一台汽车模型,这台车还没出货就涨价了,预定的玩家基本都是到手赚。
出货后,我就在闲鱼上看到了很多晒车的帖子,配文最后基本都是「仅展示」,而且他们的标价就是预定价,这就让那些没能预定到的人心生羡慕感。
这种心理跟我们发朋友圈是类似的,通过炫耀来彰显自己,以此来获得内心的一种成就感。
他们想要的,就是「我有」。
因为「我有」,所以会吸引另一部分「想要」的人过来问,这就形成了一种正反馈,他们会享受其中。
第二,挂羊头卖狗肉。
我之前想在闲鱼上买一台大疆的 Pocket 3,原因是官方一直处于缺货状态。
从闲鱼搜索结果来看,有很多都以比较低的价格发布了 Pocket 3 这款商品,但点进去最后都说暂时缺货。
后来我有问一个商家,我说缺货你挂出来干嘛,他也没掖着,说这就是用来引流的。
进入他的店铺主页一看,其实就是个专门出售二手电子产品的线下实体店,闲鱼只是他的一个线上渠道。
你看,这就是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
以上两个场景,分别也刻画了闲鱼这款产品里的两个独立用户画像,类似的画像还有很多。
我再说个例子。
之前我发现闲鱼上有一些标价很贵的商品,比如售价 99999 元的衣服,而且图片制作非常精美,文案说明也非常详细。
还有一些就是标价 1 元,但内容明显是经过专门设计和制作的。
显然,这些人在闲鱼上都不是来卖东西的。
然后我在他们的描述里看到了类似「小红薯」或者「小🍠」以及「卫星」或者「🛰号」这样的备注,紧跟的就是一串 ID。
跟着这条线,我去小红书和微信上搜索了相关 ID 后发现,这就是典型的从公域往私域导流的做法。
此时,闲鱼就是他们的一个渠道。
有的为了涨粉,有的为了交易,这些动作在很多产品里都同样存在,醉翁之意不在酒。
之前跟几个做产品的朋友聊到闲鱼,我们都觉得这些年闲鱼有一些大变化,这种变化很微妙。
二手交易平台只是它的本色,闲鱼还有社区属性、有社交属性、有内容属性,同时它还是一个公域平台。
同时具备这些特质的产品非常少,或许这也是为什么阿里要把闲鱼升级为战略级重点业务的原因,想象空间确实很大。
现在的闲鱼,并不像一个纯粹的二手交易市场,更多像是一个大型广场,这里有人买卖、有人社交、有人吆喝、有人围观。
包容性,是我在闲鱼上看到的最大变化。
这种包容性,是对产品战略的调整,让它从一个二手交易市场变成一个社会活动广场。
期间,用户行为在被塑造,产品也跟着用户行为的改变而调整。
有时候,一款产品的用户行为是演变出来的,而不是被设计出来的。
可是,很多产品经理会执念于去设计和引导用户行为,结果都发现自己理解的用户和真实的用户存在比较大的偏差。
我们不是无法理解用户,而是我们还没有成为用户。
成为用户,是产品经理做好产品的第一步。
深圳、北京、上海的产品经理,要报名年底线下产品训练营的,尽快联系我报名,没加我的可以加:tangren0517
昨天离开昆明了,开了 4 小时车到了大理,我第一次来这里。
看了滇池,洱海带来的感觉有些类似,但是这座城市给我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就是莫名觉得慢。
今天准备环洱海自驾,去一趟大理古城,好好感受一下这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