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

健康   2024-10-10 17:41   陕西  

      

    今天是第3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全国的宣传主题为“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旨在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发起的 ,时间定为每年的10月10日。我国在2000年首次组织了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至今已经历22个年头。



什么是精神卫生?


      精神卫生又称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它不仅是没有精神疾病,还包括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如情绪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压力、有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的能力等。从个体角度来看,精神卫生涉及到一个人的情感、思维、认知和行为等多方面的健康状态。从社会层面来说,精神卫生还包括提供支持性的社会环境,减少社会压力源,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精神卫生内容主要包括了心理健康的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诊断、治疗、康复,还包括咨询、针对健康者的素养的提高。加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对于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当今社会,各种就业压力、环境因素、家庭因素、人际交往障碍,精神疾病成为当今身体健康的不稳定因素,直接导致一系列社会治安问题及自杀行为,甚至对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都有间接性作用。在中国疾病总负担中,精神疾病排名居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抑郁症发病率大约是6%,焦虑症发病率大约是6.5%。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哪些人群容易发生

精神卫生类相关疾病


      精神卫生相关疾病它可发生在各年龄阶段——留守儿童因缺乏家庭教育而心理发育不健全;父母过度溺爱的子女也往往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错误的社会认知;青少年情绪易波动,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情绪的干扰而产生错误的行为,同时,较大的学习压力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青年人步入社会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会给心理脆弱的人带来较大的打击;青年到中年,除了就业压力还有家庭责任带来的压力,购买房产、养育子女、赡养老人等等需要巨大的经济支出以及精力;老年人往往因独居缺少陪伴关爱及身体疾病感受痛苦从而产生负面消极的情绪;患残疾的病人因自卑产生的精神障碍;躯体疾病、脑卒中、颅脑损伤等亦可导致精神异常表现。

     人生的所有阶段都需要精神卫生方面的宣传和预防,以加强精神福祉和抗压能力,预防精神疾病的发作和影响。精神卫生疾病的发生应从根源解决——让家庭教育逐渐完善,学校与家庭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善良的品行;青年心理健康问题应该积极引导,不以武力解决问题,在尊重平等的交流中解决其心理问题或障碍;当今各行各业竞争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需要大量的体力、脑力支持,需要社会、工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解决;引导大众注重家庭关系的培养与维护,减少“留守儿童”、“问题少年”、“空巢老人”的出现。


如何识别精神疾病的早期症状?


      情绪变化。原本情绪稳定的人突然变得情绪波动大,比如无故长时间情绪低落或烦躁不安、易被激惹,对小事的反应过度强烈。一些平时性格温和的人突然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或者长时间处于沮丧状态。

      行为改变。行为模式发生明显变化,比如社交退缩,原本外向开朗、喜欢社交的人逐渐减少社交活动,不愿与人交往。或者行为怪异,比如反复做一些无意义的动作(不停地洗手、检查门窗是否关好等)。日常生活习惯如睡眠和饮食规律出现改变,比如以前规律作息的人开始日夜颠倒,或者食欲突然大增或大减。

      认知功能变化。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或学习效率明显下降,经常出错。记忆力减退,忘记近期发生的重要事情。思维变得迟缓或者混乱,通过语言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想法,逻辑不清晰。

      躯体症状。在没有生理疾病的情况下,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胃痛、身体疲劳、失眠等症状,且经过身体检查没有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这些症状可能是精神疾病早期在躯体上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让大众广泛接受精神卫生健康咨询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精神卫生行业的构建需要注意专业性、保密性,需要大力培养专业人才,提升行业水平,满足大众精神卫生咨询、治疗需求,也同时需要社会公民素养进一步提高,知识水平进一步提升,逐渐为人们广泛接受认可。


作为普通大众我们如何判断

自己是否是心理健康的状态呢?


1.有充分的适应能力;

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当的估计;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和谐;

6.能吸取经验和教训;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当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9.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基本需要能得到适当满足。

作为普通大众我们如何维护自身精神心理健康?

每个个体总是来源并依附于特定的家庭。家庭的品质与文化,对家庭成员的心理发育及成长、情绪和行为品质乃至心理应对、心理健康都具有重大影响。

首先需要建立健康家庭文化:

1.陪伴、分担与共享;

2.适当的界限与秩序;

3.默契;

4.建设性与创造性;

5.亲情与温情;

6.完善的解决问题的机制。

其次我们需要提升我们自己的心理健康素养

1.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的基本意识;

2.感知情绪以及意志行为的品质;

3.个性的稳定性、顺应性、坚韧性;

4.精神心理障碍相关的知识;

5.动员资源、应对心理危机、压力和挫折的技巧与能力等。


专家名片


     张阳,中共党员,脑系中心(精神心理方向)主治医师,心理治疗师。

     2008年毕业于延安大学临床医学系。从事精神心理专业工作15年,现任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精神卫生与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宝鸡市医师协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各种心理问题的咨询及心理治疗;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适应障碍、心理因素相关的躯体化障碍;儿童及青少年期行为和情绪障碍、老年期精神障碍、脑器质所致精神障碍、重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

     在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 2010年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参加中意合作项目精神分析系统培训。2016在西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医院精神心理科进修。2019年参加中国认知行为治疗(CBT)基础培训。2021年取得国家心理治疗师专业技术资格。2022年度参加北大六院发起的精神健康同伴支持及社区精神健康服务能力提升项目。

24小时在线就诊咨询电话

张阳主治医师 15891193816

门诊时间:每周一、周三、周五全天,周二、周四、周六上午

门诊地点:脑系综合门诊区202诊室(东院区)

欢迎广大患者扫码添加

张阳主治医师微信

一对一咨询问诊



   稿  张阳
       
       
        


图片来源360搜索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宝鸡市中医医院
健康知识推广 医疗信息公布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