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做菜,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厨师了吗?不,远远不够。有手艺,只能被称为是“工匠”,用心,才能成为“大师”
▼
厨师,是一个要用“心”的职业。
当然,这并不是说厨艺不重要,只是学厨要先学会做人,之后要学的就是基本功和技艺。我们来了解一下,厨师需要哪些基本功:
刀工
首先刀工是必不可少的,常听人说学厨师就要先练习切墩,这也说明刀工的重要性深入人心。事实也是如此,娴熟的刀工不是一朝一夕炼成的,要练就娴熟的刀工,不但要日复一日地在案板前练习,更要把心血浸入到每一次落刀中,老师傅说,这样切出来的食材才是有灵魂的。
机器切得再整齐也切不出食材的灵魂!而厨师的成长过程,从握刀到站位,再到熟练掌握切、砍、劈、剁、斩、削、片、批。每时每刻不在付出着心血,这些努力恰恰是成为一名好厨师的必由之路。
说回刀工本身,刀工作为中国厨师的必备功底,既体现了厨师的手艺和技巧,又把厨师的功夫展示的淋漓尽致,可以说是每一名厨师都不得不练的基本功之一。
勺功
勺功虽然不常被提起,但也十分重要。除了刀工以外,勺功也是厨师的必备功夫,勺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只是翻勺的功夫,他的作用和手艺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翻勺可以使炒勺底部的原料不断翻到上面来,达到受热均匀的目的。
其次,随着炒勺的不断翻动,使上你的原料能够迅速的溶解并渗透到原料中,使食材出现美味的特色。勾芡这门手艺对勺功的要求也同样很高,只有掌握了勺功,才能更好的掌握火候,使原料均匀受热而不减少原料的水分流失,使烹饪出的菜肴更加鲜嫩爽口。像我们平时见到的大厨翻勺使少的原料进行180的旋转,也同样用到了不少勺功的成分。
锅气
锅气,是指食材在高温爆炒时,运用猛烈的火力,在锅中快速翻炒,食材的温度瞬间飙高,水分蒸发,和锅体接触后引发出的焦香。简单说来,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火候”。
锅气,主要靠火力实现,也就是火力一定要到位,大家知道饭店里面的菜,为什么比一般家庭主妇做的菜,要来得口感好一些吗?最主要的就是饭店的灶台比较好、火力到位,火力要大就大、要小就小的,完全是随心所欲的事,饭店的灶台火力很猛,这就有助于锅气的产生。而一般家庭用的灶台,其所产生的火力,就是小打小闹,这就导致炒菜的时候,锅气很难到位。锅气到不了位,做出来的菜之口味,自然就比不上饭店里面做出来的菜。
厨师,说白了,就是使用火的艺术者,越厉害的厨师们,做起菜来,锅气就掌握得越好。火力当大就大,当小就小、当中就中,火力的掌握,存乎厨师一心。
咸淡
身为厨师,炒菜,宁淡勿咸。因为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了。
考验厨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力,就是看他所炒的菜,咸淡度如何,如果咸淡度恰到好处,那说明:这厨师的最重要的功力、也是最基本的功力,还是到家了;如果,厨师所出品的菜肴,要么太淡(菜毫无盐味可言)、要么太咸,那么,说明那个厨师是个“水货”。
常言道:“好厨师一把盐”,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好的厨师,无论做什么菜,就放恰到好处的一把盐。起手就是那么一下就完全到位了,那动作一气呵成、潇洒飘逸、如行云流水。
其实,说破了,无论做什么菜,最重要的,就是盐味,而对盐味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恰到好处,不咸不淡,让人吃后,感觉神清气爽。
所谓厨艺,就是说身为厨师,除了要有技术,还要懂一点艺术。可以把白皙的盘子摆成一盘盘引人入胜的美味,也能用一些简单的食材或下脚料,拼凑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案。
把每道菜都当作一件艺术品,方能立足当下。
现在的餐饮相比于二十年以前是“颠覆性”的,现在流行的菜品是老一辈厨师们“想象不到”的,外来文化的冲击让西方元素充满了餐饮大环境的角角落落,高端中餐也需要顺应趋势的发展,可以说环境在倒逼着行业与厨师不断前行。
厨师做菜到一定境界,必将如同画家作画,看到画如同看到人,做菜亦是如此,而且要做就做自己风格的菜肴,让别人看到。
如果说美食是一种艺术,那么一名好厨师必定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一名优秀的厨师,永远都是充满自信、活力与激情的。因为只有通过精心烹制并富有创意的菜品,才能体现其细致高雅超值的一面,也是对食客一种最大的尊重。世界上任何一位伟大的厨师,在创作的每一盘菜品中都蕴含着一个故事、一种力量,一段深刻的个人经历,那都是无法复制的经典。
每一位倾注全心去认真做菜的厨师都是值得敬重的美食艺术家,而对于那些敷衍了事应付工作的人,他们根本就不配做一名厨师,更谈不上是艺术家了。
但是,做菜不能一味地追求创新,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求异的同时不能忘本,中餐的宗旨在于“味”这一字,只顾造型和摆盘却丢了本味,是“丢了魂的菜”。
所以,是厨师的艺术还是徒有其表的“丢了魂”的菜,这个度,需要每个厨师自己来把握;这个度,在于日积月累的经验,在于每天厨房间的探索中。
最后,愿每一位厨师都能“修成正果”,成为有技术又懂艺术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