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是一家以收藏元代以前中原古陶瓷为特色的非国有博物馆,藏品之精,为国内同类专业博物馆之翘楚,不仅在国内享有很高的美誉度,而且越来越受到国际古陶瓷学者和藏家的关注,2020年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实至名归。大象陶瓷博物馆不仅在专业圈内口碑极佳,在服务社会方面更是不遗余力,每年都会推出数个极具特色的展览,如近年来推出的《人间烟火》、《青韵流光:汝州张公巷窑遗址前四次发掘成果展》、《宋人生活与二十四孝砖雕展》、《大河上下:黄河流域陶瓷精品展》、《珍禽瑞兽 - 中国古代陶瓷动物展》、《大朴至美:丝绸之路汉唐釉陶大展》、《中原百戏:汉唐宋元戏剧文物特展》等高品质原创专题特展,在服务行业和服务公众两个领域成就斐然,有目共睹。2025新年来临之际,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再度推出原创《丝路融合之美——西域来通大唐杯专题展》,展出近百件唐杯和来通相关藏品,这是国内首个来通杯主题的特展,展览精选希腊、罗马、阿富汗等国外来通,及唐代杯子近百件,包括金、银、铜、陶、瓷、玻璃等多种材质;兽形、靴形、角形、鱼鸟形等造型各异,为观众展现精美绝伦的来通和中西融合、大气磅礴的唐代杯子,多件展品是国内首次公开,精彩不容错过。以下为部分重要展品,大家欣赏。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四大古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不同文明、宗教、种族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携手绘就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可见,古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也是一部中外文明互鉴与融通的交流史。
唐代路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来通杯(Rhyton)起源于波斯,流传于古希腊,在希腊语中意有流出、联通之意。造型通常是一种角状杯,多为山羊、牛、马、鹿等草原动物的头部造型,液体从上端进,从下端动物细小的口中流出,部分还在出口处有管状的注子。从目前各地考古发现来看,来通杯见于两河流域、埃及、地中海东岸、伊朗、中亚、高加索等广大的区域。
安息王宫古城遗址 象牙来通杯
随着波斯文明的广泛影响,西物东渐,来通杯这种器物也开始通过陆上丝绸之路风靡亚洲。开始传播流行于中土,作为时尚潮流奢侈物品受到了皇室贵族的追捧。来通杯在南北朝时期从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到唐朝时,中国的来通杯已出现明显的地域特征,并呈现了多种文化相互影响的现象。
唐宋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从神庙遗址出土的早期 “来通杯” 杯主要用在礼仪和祭祀活动中,到了波斯帝国和罗马时期仍然主要是作为一种贵重的祭器,用来祭祀和庆祝丰收。据说用它来注酒可以防止中毒,并且认为举起 “来通杯” 杯将酒一饮而尽更可以表示对神之尊敬。渐渐世俗化后开始成为贵族日常生活的奢侈饮器。
祭祀场景中的来通杯
来通杯最初的器型设计是为了适应宫廷宴饮中躺卧式的宴饮姿势,传入中国后,进行了更适合坐式饮酒习惯的器型改制。南北朝之后尤其是隋唐的中国,胡风逐渐加大,就是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土地上开始出现新的来通杯器物形制,也出现新的来通杯持有者的图像表现方式,从汉人习染胡风到完全中国化。
生活场景中的来通杯
来通杯大量传入时, 唐朝已形成了稳定而成熟的本土化宗教格局, 以中原为例, 来自古印度的中原佛教经过南北朝的发展已逐渐本土化并被广泛接纳, 而中原本土道教、儒家思想则早已根深蒂固具有广泛信众。因此中原对于这种来自欧亚大陆西端的陌生祭祀方式并未模仿, 而仅仅是“胡风”盛行之下吸纳了其造型融入了本土的酒具中, 体现出当时对西域胡风的猎奇心态, 也显示出唐王朝海纳百川的艺术自信精神以及对外来文明的改造力。
北朝浮雕石围屏后壁宴饮图
隋虞弘墓椁座前壁浮雕 饮酒图
西安何家村窖藏 唐代羚羊首玛瑙杯
本次《丝路融合融合之美——西域来通大唐杯》展览为期半年,具体时间为:
2024年12月28日至2025年6月28日
欢迎社会各界观展!
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联盟微信号:guwanlianmeng
联盟旨在聚合老货资源,连接正路藏家、行家、研究者、文博界人士及希望少走弯路的爱好者,坚持以业界良心和专业精神做事,为老货发声,传递行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