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天一秋拍喜马拉雅艺术与玉器精选

乐活   2024-12-03 20:13   江苏  
进入十二月,北京拍卖密集,近期为大家盘点各家拍行本季亮点。今天介绍的北京古天一拍卖是北京地区众多拍行中特色鲜明的一家,多年来,古天一坚持专业性和稳健风格,在藏传佛造像和玉器文房等领域打造了很好的口碑和业绩。古天一每季拍卖,选品很有讲究,每季都有亮点。12月11日-12日,古天一2024秋拍将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举行,本季古天一推出六个专场,规模与春拍持平。藏传佛教艺术是古天一的护城河,在藏传佛教领域,古天一享有很好的口碑和人脉,本季继续推出《缘起 - 藏传佛教艺术》专拍,欣呈造像、唐卡、法器等各类藏传佛教艺术品70余件,焦点拍品之一——13-14世纪铜鎏金莲花手菩萨立像是一件馆藏级的尼泊尔早期马拉王朝杰作,佛友们知道,印度的佛教在13世纪戛然而止,而尼泊尔的佛教与佛教艺术则一直发展至今,在历史上对西藏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喜马拉雅艺术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香港佳士得和巴黎佳士得曾释出过年代风格相似的尼泊尔观音像,均高价成交,但体量均不及古天一本次拍卖的这一件。15-16世纪铜鎏金不空成就佛则以尼泊尔艺术为蓝本,融入西藏本土艺术元素,开创了15世纪西藏佛像艺术的新典范,对研究西藏扎什琍玛早期造像风格造像具有重要学术价值。17世纪马头明王唐卡绘有年轻时代的五世达赖,据信为五世达赖在世时亲自指导绘制的唐卡,重要性可与布达拉宫、大昭寺的一些经典作品相提并论。玉器是古天一的另一个传统强项,本季继续推出《清玩聚珍》玉器专场,为玉友们奉献近200件历代玉器精品,其中不乏卢芹斋、安思远、何鸿卿、台湾德馨书屋、香港望星楼等名家旧藏器物,品类齐全,价格公允,许多是无底价上拍,玉友们不妨多多关注。


近期热贴 · 目录






清玩聚珍:玉器专场



5039

明 青白玉饕餮纹佩(22-25万)

4.5×3厘米

来源:

源于卢芹斋

Frederick M Mayer 1974递藏

何鸿卿旧藏

此玉佩外观独特,呈现出扇形的优雅形态。整件玉佩色泽温润,以青白色为主基调。玉佩表面雕刻着繁复而精美的饕餮纹,饕餮面以双沟起阳线雕刻而成,顶端双角以极细致平行阴线刻画成毛发状,此件无疑是当时的工艺典范。这是一种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形象。饕餮纹以其独特的设计,复杂神秘的纹样,象征着权力和威严,为整件玉佩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李泽厚先生称饕餮纹为“狞厉的美”。它们之所以具有威吓神秘的力量,是因为这些象征符号指向了某种似乎是超世间的权威神力。这些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情感、观念和理想。在玉佩的正中央,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圆孔,这很可能是为了穿绳佩戴而精心打造的。此件出自古玩大行又经知名收藏家递藏,实属名品,值得收藏。

本品出版物


5042

明 青白玉谷纹瑗(22-28万)

直径7.8厘米

来源:

S.H.Chan Arts& Jewellery Co.香港 1974

Mr Richard J.Salisbury


5043

明 青白玉饕餮纹琮(60-80万)

3.6x6.5×6.5厘米

出版:

Arts of Asia,May-June 1983

此玉琮整体呈方形,四边宽阔,端庄稳重,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沉淀感。以优质的青白玉为基底,玉质温润细腻,增添了古朴的视觉效果。其造型规整,比例协调;外壁四面雕刻饕餮纹,纹饰生动威严,线条流畅且富有立体感。饕餮纹的雕刻细致入微,全器除了表面主要纹饰,地子亦满施细工,加重了玉琮纹饰之间层次。展示出强烈的对称美感,典雅而庄重。不仅是一件工艺精湛的玉器艺术品,同时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与历史内涵。


本品出版物


5041

明 黄玉素圭(18-25万)

长12.3厘米

来源:

安思远旧藏


本品来源


5047

明 白玉蝉(22-25万)

长6厘米

出版:《风雅藏珍 古玉选集》台湾 2007 年  编号139


本品出版物


5037

元 白玉胡人伎乐带板一对(38-45万)

3.5×3.3厘米 3.3×3.2厘米

来源:

台湾德馨书屋旧藏


5023

明 白玉透雕圆柱龙纹勒子、白玉出廓螭龙佩(25-30万)

大者高4.3厘米

来源:

赛克勒(Sackler)家族旧藏


5033

明 白玉多节组合龙纹勒子一对(25-35万)

长2.6厘米


5049

明 青白玉神人纹琮勒子(35-40万)

高3.5厘米


5054

元 白玉龙(22-28万)

长7.2厘米


5059

明 青黄玉蝉形佩(28-38万)

长4.5厘米


5080

明 白玉凤尾龙首佩(45-55万)

长4.4厘米

来源:

2004香港佳士得

北京嘉德

玉佩呈弧形,一端雕刻为凤尾,另一端为龙首,龙凤相接,寓意祥瑞和谐。龙首部分雕工细腻,线条流畅,龙的眼、鼻、嘴等部位刻画生动,神态威严而灵动;凤尾部分线条流畅,细腻入微,展现出凤鸟尾羽的优雅与华丽。这种设计不仅富有创意,更蕴含了阴阳调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展现了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5098

明 白玉兽面佩(35-45万)

3×4厘米


5105

明 白玉高浮雕剑珌、白玉柿蒂剑首(28-35万)

5×3.7厘米 直径4厘米

这组白玉器件包括一件高浮雕剑珌和一件柿蒂纹剑首,两者皆为古代剑器的典型部件,剑珌以白玉制成,玉质温润,采用高浮雕出廓工艺雕刻,浮雕部分精致地表现出螭龙形象,线条流畅、姿态灵动。高浮雕技法的运用使得纹饰具有极强的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展示了古代玉雕工艺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风格,是集实用性、观赏性和象征意义于一体的珍贵玉器组合,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5106

明 白玉剑格、剑璏一组2件(25-35万)

长5.5厘米 长10.5厘米

来源:

香港他山雅集旧藏


5110

明 白玉琮(8-12万)

4.5x6.5×6.5l厘米


5120

明 黄玉虺龙佩(8-12万)

长4.8厘米

来源:

香港警务处长李君夏旧藏


5128

清乾隆 白玉罗汉应真插屏(22-25万)

14×12.8厘米

屏风精雕细刻,富有浓厚的艺术气息。插屏主体为一级白玉材质,玉质温润细腻,呈现出柔和的光泽。雕刻技艺高超,将多位罗汉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于玉石之上。罗汉们各具姿态,表情及动作均被刻画得细腻入微,展现出匠人高超的雕刻技艺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背面有乾隆御制诗梁诗正敬书。梁诗正,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浙江杭州人。清代官员、书法家。梁诗正经常随乾隆帝出巡,朝廷重要文稿多出其手。

这幅白玉罗汉应真插屏无疑是一件集材质之美、工艺之精、艺术之雅于一体的宫廷玉器珍品,它不仅是古代匠人心血的结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


5134

明 青黄玉龙首谷纹觽(40-50万)

长12厘米

来源:

香港望星楼旧藏

5137

清乾隆 黄玉宝鸭盖盒(15-20万)

高9厘米 长12.5厘米

来源:

日本藏家旧藏

此器以优质黄玉精心雕琢而成,局部带有糖色,其温润的质地与柔和的光泽,彰显出黄玉作为玉中珍品的独特魅力。宝鸭造型栩栩如生,宝鸭整体饰以博古纹饰,线条流畅自然,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古代玉雕工匠的高超技艺与深厚底蕴,是典型乾隆宫廷造办处作品。


5145

元 青白玉虎(35-45万)

高10厘米 长20厘米

来源:

国有文物公司旧藏

此玉器采用温润细腻的青白玉雕琢而成,色泽青白相间,玉器整体呈现出虎形,造型生动,线条流畅而有力,彰显出古代玉工非凡的雕刻技艺与对自然形态的精准捕捉。虎首部分尤为引人注目,圆眼炯炯有神,长鼻微卷,张口露齿,展现出一种威猛而不可侵犯的神态,细节之处刻画得入木三分。虎身线条简洁而不失力度,背部精心雕琢的纹饰不仅增添了器物的装饰性,更提升了其艺术价值。


5152

明 白玉龙凤纹小琮(35-45万)

高4.5厘米


5160

明 青白玉双鸟纹龙纹韘(22-28万)

长4.5厘米

记录:香港万昌斯


5001

明 白玉双头兽(无底价)

长2.8厘米

《山海经》中介绍了两种双头兽,分别是屏蓬和并封,屏蓬是一种左右各长一头的异兽,而并封是一种外形与猪相似,前后各一个脑袋的异兽,《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鏖鳌钜,日月所入者有兽,左右有首,名曰屏蓬。”此件玉雕应是古人按山海经中所描述神兽所做,寓意避邪之用。


5012

明 青黄玉鹰(无底价)

3.3×3.2厘米



缘起:藏传佛教艺术



3071

13-14世纪 铜鎏金莲花手菩萨立像(185-355万)

高46厘米

这尊观音像姿态优美、制作精良的,造像的表面通体鎏金,金色剥蚀的地方可见红铜质地,是一件典型的尼泊尔早期马拉王朝的一件佳作。菩萨脸颊饱满圆润,额头宽大,棱角分明,搭配丰盈凸显的五官,塑造出雍容明媚的气质。观音面向前方,身体重心位于右腿,使身体呈现自然的S形立姿,给静止的人物注入了蓄势待发的力量。胸腹肌肉凸起,微妙起伏的轮廓表现了健壮的躯体,刻画了集摇曳多姿与健硕强壮于一体的观音形象。

这种姿态的菩萨像在尼泊尔常见于过渡期晚期到马拉王朝,著名的尼泊尔帕坦金庙中,现仍存一尊10世纪前后的菩萨像(下图),高110厘米,宝冠和颈饰简洁朴素,表现出早期特征,但人物的姿态与衣着处理手法与这件观音像极其类似。

世界一些著名博物馆中也能够见到类似作品,克利夫兰美术馆藏有一件约13世纪的观音立像,与这件观音像在时代和风格近似(下图),只是克利夫兰的观音像身材更粗壮,鎏金剥蚀殆尽,显示出造像的红铜本色。无论正面还是背面,这两尊观音从姿态、样式到艺术处理手法都十分相似。

印度的佛教在13世纪戛然而止,而尼泊尔的佛教与佛教艺术则一直发展至今,在历史上对西藏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喜马拉雅艺术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件观音像是一件典型的尼泊尔早期马拉王朝的杰作,造型饱满,装饰华丽,鎏金厚重,且体量较大,人物的动感与平衡恰到好处。端庄优雅的人物形象与温婉悲悯的面容,传达出观音像的庄严神圣,华丽的镶嵌与细腻的錾刻工艺,展现出尼泊尔造像高超的技艺。精湛的工艺与慈悲庄严的形象相结合,是一件适合供奉与收藏的佛教艺术珍品。(张雅静博士


3065

15-16世纪 铜鎏金不空成就佛(180-280万)

高26厘米

此尊不空成就佛像可分为主像和台座两个部分,整体造型可谓构思精妙,独出机杼。主尊头饰螺发,具高肉髻,顶置牟尼宝。面庞长圆,额头宽平素洁,眉毛微微蹙起,眉梢上挑,眉间饰有宝石镶嵌的白毫。眼窝深陷,双目微阖,鼻梁高挺,鼻翼内敛,双唇丰润,嘴角上扬,肃穆之中带有一丝慈悲微笑。上身躯体挺拔匀称,四肢修长劲健。身着袒右肩袈裟和僧裙,袈裟轻薄贴体,肌体的起伏透衣而出,充满着青春活力。袈裟为典型的萨尔纳特样式,仅于领口和袖口装饰两条连珠式边线,袈裟一角反搭于左肩之上,状似燕尾,其下缀以镶嵌宝石的花叶饰物。左手于腹前结禅定印,右手上举结施无畏印,象征着佛陀救度有情和成就佛法的无上功德。双腿结跏趺端坐于单层仰莲莲座,莲瓣狭长饱满,连珠细密圆润。莲座之下为半月形多角形台座,台座前方与传统迭涩折角式座类似,棱角分明,后面则以做成光素的半圆形,下方有三足支撑。整像主尊镀金亮丽,刻画生动,台座铜色莹润,形制独特,上下巧妙搭配,传递出神奇的视觉美感。
此像以尼泊尔艺术为蓝本,融入西藏本土艺术元素,开创了15世纪西藏佛像艺术的新典范,让我们对15世纪西藏本土造像的艺术特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主尊高耸圆浑的肉髻、宽平素朴的额头有着尼泊尔艺术的传统特点;向上翘起的眉梢、眼角和高挺的鼻梁展现了南亚人的形貌特征;劲健光滑的躯体和修长灵动的四肢,又体现了纽瓦尔雕塑大师表现造像肌体的独到之处;而尤其值得注意是人物所穿的萨尔纳特样式的袈裟,隐于肌体曲线的变化起伏之中,彰显出肌体蕴藏的巨大力量,堪称南亚次大陆佛教艺术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除了这些异域特点的艺术表现之外,我们还应看到此像对藏民族审美的充分诠释。其面部轮廓变为长圆,下颌饱满丰润,与早期尼藏艺术宽额尖颌、方圆丰臃的脸型有着明显的区别。五官排布改变了尼泊尔造像紧凑、位置偏下的传统样式,变得更为疏朗、端庄,与现实中藏族人的实际样貌有着极为相似之处。造像躯体也不再追求早期尼藏艺术所热衷的粗大壮硕之美,转而以挺拔匀称,更为贴近现实的身姿美感来展现佛教本尊的慈悲情怀。

“扎什琍玛”造像代表了西藏扎什伦布寺及其周边地区所造金铜佛像的艺术风格,在晚期西藏金铜造像艺术中知名度极高。此尊西藏15世纪的不空成就佛像造型别致,形象生动写实,刻画细致入微,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此像造型风格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尊明代“扎什琍玛”释迦牟尼佛像几乎一致,展现了15世纪西藏本土造像独特的艺术风貌和视觉美感,对我们研究和了解西藏“扎什琍玛”早期造像风格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另外此像品相一流,封藏完好,珍贵稀有,又具有重要收藏价值。


参阅:明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
故宫博物院藏

3070

17世纪 马头明王唐卡(80-180万)

64×39.5厘米

本幅唐卡上部中央是无量光佛,左侧(观者视角)为杰冈巴祖师,面容沉静,身体前倾,右侧为五世达赖(青年形象),面带喜悦,身形恭谨,两相参看,仿佛一位师长在慈悲的向自己的亲密爱子托付教法,老师的谆谆教导,学生的欢欣纳受呼之欲出。唐卡中央主尊即为杰冈派马头金刚,下方为另外三种马头金刚的传承。从本幅唐卡的绘画风格来看,它属于勉萨(新勉唐)画派的代表作品。整幅画面主题鲜明,环环相扣,每一处都不是随意为之,画中人物、场景交相呼应,坚决拒绝雷同和重复,所有细节无处不精,而黄金、朱砂、青金、松石等贵重颜料不惜成本的大量使用,不仅使画面的色彩非常明快,更增添了许多厚重和奢华,我们不得不承认,要成就这样非凡的作品,背后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支撑。

五世达赖中年形象与青年形象
本幅唐卡绘有年轻时代的五世达赖,其特殊的名字和形象都与18世纪之后常见的中年带胡须者存在差异,而且画中的马头诸尊与五世达赖自己的修持路线有密切关系,它的绘画风格与现存一些带有五世达赖明确题记的唐卡高度类似,都属于甘丹颇章(也是勉萨画派)极盛时期的作品。稍后的第司桑杰嘉措时代也绘有很多五世达赖相关的画作,但目前所见都与今天所见的五世常见形象一致,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幅五世达赖在世时亲自指导绘制的唐卡,时间应该在17世纪中后期。所以这是一幅伟大的作品,它系出名门,血统神圣,绘制成本高昂,其创造者不仅熟悉杰冈派马头金刚的传承源流还对修持义理有深入理解,在唐卡的构图、用色、线条、神韵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极高的造诣,我们一般把保存于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扎什伦布寺、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些壁画和唐卡视为勉萨画派的经典之作,而本幅马头金刚唐卡的艺术成就和尊崇地位与上述经典之作相比毫不逊色。它的保存状态极为完好,画面非常干净整洁,仿佛数百年的时光一瞬而过,令人惊叹今天的我们还有如此福报可以瞻仰到它。(郝文鑫教授)


3018

14世纪 铁鋄金龙纹锁(5-15万)

10×9.5厘米

本品为铁剪金龙纹锁一套,在方寸之间剪入龙、马、雪狮等祥瑞之物,工艺极尽奢华,可见使用之人显赫的地位。保存完整一套极为难得。铁鋄金鋄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艺,「鋄」简单地解释为撞击,它需要事先要把纹饰手工雕刻成型,再用锉刀在铁表面锉出比头发丝还细的网格纹路,然后用极薄的金箔铺在成型的器物上,高速地、多次地敲打,让金箔嵌在网格中,因为金是比较柔软的,延展性非常好,在高速的撞击下,金会依附于这个铁器的表面。铁鋄金凭借极其考究的做工,精致的图样一直都只流传在达官贵人手中,是身份尊贵的象征。


3045

18世纪 二世达赖根敦嘉措唐卡(40-60万)

73×46厘米

此幅唐卡表现的是二世达赖喇嘛题材。主尊头戴黄色僧帽,头后有绿色头光,面相饱满,神态庄肃。上身内着僧祗支,外披红色袈裟,下身着僧裙,外披黄色大氅,衣纹写实自然,其上满绘各种花纹图案。右手结说法印,左手置双膝托经书。主尊右旁的佛寺应为其曾经驻锡地群科杰寺,上方是上师嘉祥列巴和上乐金刚,半空中显现宗喀巴大师,下方左右分别为吉祥天母和红勇保护法。画面以天地为背景,上方是蓝天白云,下方是绿色大地,空间开阔,层次分明,色彩明艳。整个画面既充满自然主义气息,又具有庄严静穆的宗教美感。整体构图与色彩具有新勉塘画派典型特点,人物与景物刻画精细入微;特别是以工笔绘画的袈裟纹饰和盛开的牡丹等细部,线条匀称,工整细致,体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此幅唐卡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全套13幅达赖喇嘛源流中的根敦嘉措唐卡在构图、内容、画工、尺幅大小等多方面几乎完全一样,由此可以判定它应为18世纪绘制于西藏的唐卡名品。


3063

11世纪 合金铜十一面四臂观音(30-50万)

高15厘米

十一面观音在汉藏佛教中皆有流传,但以藏传佛教中的流传最为突出。其流传历史十分绵长,基本与藏传佛教的历史相始终。据《西藏王臣记》记载,吐蕃王朝时,藏王松赞干布曾请尼泊尔工匠依照他自己的身量塑造了一尊十一面观音像,后来松赞干布一直将其这尊观音像当作自己的本尊敬奉。大昭寺建成后,在马头金刚殿也塑造了一尊十一面观音像。此后,十一面观音的信仰传遍藏区,影响至今不衰。历史上,十一面观音在藏传佛教中出现了不同的艺术造型,有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等,分别为不同的教派和修法体系传承和信奉。密宗造像惯以象征手法表现佛理,这尊观音像即为重要代表,其头面、手印、持物、装饰等全身多处特征皆具佛教象征意义。如它的十一面,一种说法认为,下面十面象征大乘菩萨修行的十个阶位,即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称为“十地”,最上佛面象征妙觉佛果;另一种说法认为,前三面为慈相,是见到行善众生时生出的慈善乐相,左三面为嗔相,是见到行恶众生时生出的大悲救苦相,右三面白牙上出相,是见到净业众生时生出的赞叹相;其上一面为暴笑面,是见到善恶杂秽众生,为使其改恶向善所现出的怪笑相,顶上佛面是为修大乘众生所现出的说法相。

这是一尊非常罕见的十一面四臂观音像坐像,十一面分五层排列,层层堆迭,形同宝塔。身体健硕、肌肉饱满、体态健美,部微挺,展现出丰腴圆实的雕塑美,躯体肌肉线条自然起伏,带来一种流畅的气韵。四肢手臂依次探出各持法器或者手印,坐于台座之上。台座表面雕刻单层覆莲瓣,大气舒展。身后有葫芦形背光,边沿刻有火焰纹。造像特征上显露出明显的克什米尔风格,造型粗犷大气,手法古拙自然,值得收藏。


3064

15-16世纪 金刚总持唐卡(40-60万)

87×57厘米

此幅唐卡的主尊为金刚总持,其发髻高挽,头戴华丽的宝冠,头微微向下左倾,眉目高广,低垂的双目表现出佛的慈悲与智慧。双肩宽厚,腰部收束,躯体柔软、肌肉饱满。前饰项圈璎珞,帔帛搭于双肩自然垂于身体两侧。腰系连珠式腰带。下身着长裙,衣纹自然流畅,有极强的写实性;手腕、臂及小腿部皆有钏饰。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金刚铃,结双跏趺坐,安住莲花月轮上。莲花宝座下有祥瑞二狮,上方有二宝象,宝座上有单层仰式莲瓣,莲瓣肥硕饱满,红蓝相间,十分古朴典雅,莲尖绘有卷浪纹,精致华丽。左右为两位协侍菩萨,周围有菩萨、大成就者、上师等,画面简洁清晰,古朴肃穆,非常令人震撼。本幅唐卡以蓝色、金色、绿色、红色为主色调,其用色厚重,色块之间对比明显,黄金的大量敷陈尽显唐卡的华美庄严,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显示了西藏早期唐卡优美的艺术特征,值得特别关注。


3067

7-8世纪 合金铜嵌银眼释迦牟尼佛像(20-50万)

高11厘米

克什米尔佛像艺术历史悠久,公元8世纪左右就形成了该地特有的艺术风格。此像头饰不规则的螺发,头顶肉髻硕大而平缓。脸庞丰圆,双目平直,眼白嵌银,眉毛以阴线刻画,形似弯月,眉间饰白毫;鼻梁挺直,鼻头扁阔,双唇微抿,嘴角上翘,面容充满法喜;大耳齐垂于肩,项间刻有蚕节纹。身着袒右肩袈裟和僧裙,衣纹具有较强的写实感,带有明显的犍陀罗艺术遗风。躯体浑厚,四肢短粗。全身结跏趺端坐,右手置右膝结施与印,左手置身体左侧执袈裟角。身下有覆莲台,莲瓣宽大肥厚,前后满施一周;莲台下又承以束腰式方形台座,束腰上下各有叠涩台阶。整体以黄铜制作,材质精良,看上去莹润光亮,圆润自然。全身几乎没有棱角,远视效果绝好,但近观五官及其他细节处理比较模糊,显得造型粗犷大气,手法古拙自然,给人妙不可言的艺术美感,这正是克什米尔金铜造像的突出特点。


3068

14世纪 无量寿佛唐卡(68-88万)

74×62厘米

此幅唐卡主尊无量寿佛居于画面正中,主尊两侧为两位胁侍菩萨,着菩萨装,呈站立姿态。画面四周还绘制有诸佛、诸菩萨、出家众和在家众,他们或着僧衣,或穿俗装,或喜悦舞蹈,或虔诚礼敬。整幅构图复杂巧妙,人物众多且惟妙惟肖,勾描技法精湛细腻,场面壮观而热烈,既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又洋溢着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气息。特别是在主题与背景、主角与配角等关系上,以距离远近、色彩浓淡等散点透视手法,表现出精美绝伦的艺术意境,彰显出三维立体的空间效果,令人叹为观止。此幅唐卡在传统尼藏风格艺术的基础上,融入了许多藏民族审美意趣和汉地绘画元素,与江孜白居寺壁画有着类似的艺术表现,历经岁月仍能拥有如此品相,堪称是14世纪唐卡绘画的经典作品。


3069

14-15世纪 铜鎏金释迦牟尼三尊像(80-120万)

高42厘米

相传释迦牟尼在经历了苦修之后,怀着新的领悟和禅机,在一棵菩提树下禅定。此尊铜鎏金释迦牟尼佛表现的正是佛陀在菩提树下降魔成道的姿态和标准形象。主尊释迦牟尼为银,底座和两位胁侍菩萨采用铜鎏金铸造,鎏金饱满,色泽沉静。佛像头饰螺发,头顶肉髻高隆,髻顶安宝珠,大耳垂肩,脖颈处刻有三道蚕节纹。面形圆润,额部高广,双眉上挑,双目低垂,隆准小嘴,下颌圆满,展现了佛陀不同凡俗的庄严和寂静。上身着袒右式袈裟,下身着僧裙,衣质薄透贴体,充分显露出躯体的自然起伏和变化。双腿结跏跌端坐于莲花宝座上,身躯挺拔,姿态优美。左手置双膝上,右手置右膝结触地印。整体造型大方,体态优美,躯体雄健,气韵生动,既具生动柔丽的艺术美感,又潜藏着勃勃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极高的雕刻艺术和铸造工艺水平。造像身体比例完美,三尊在出水莲花上的表现形式更是较为少见,堪称14-15世纪造像的上乘佳作。


3025

11 世纪 黑石毗湿奴及佛母像(15-25万)

高47厘米

著录:

纽约佳士得,2000年3月22日,lot15.

东北印度的帕拉王朝(约 750-1200 年)传承十八世,历经五百年之久,对佛教的发展贡献颇巨,使印度佛教达到最后的顶峰。比哈尔和西孟加拉佛教寺庙和大学发展成为印度最重要的佛教研究中心。比哈尔和孟加拉的东北印度境内,8-12 世纪创造的艺术作品一般称为帕拉艺术,影响深远。至 12 世纪末,伊斯兰的军队征服了整个东北印度,伴随而来的是对主要寺庙的破坏以及对佛教信众的迫害,帕拉王朝走向覆灭,佛教也在印度边缘化。帕拉王朝的佛像艺术成为了印度佛造像艺术的最后一抹辉煌,这些幸留下来的精美造像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该像反映了 11 世纪左右帕拉造像的艺术风格与审美意趣。体量硕大,工艺精美,保存状况相当良好,流传至今近千年,可谓弥足珍贵。


本品出版物


3006

12-13 世纪 石雕帕拉金刚瑜珈母(无底价)

高40厘米

藏传佛教修法体系中,空行母修法与上师修法、本尊修法并称为密宗三根本,代表其中的事业根本,能够帮助修行者成就乐空事业。在藏传佛教的密宗中,空行母指的是在空中行走之人。空行母是一种女性神祇,她有大力,可于空中飞行。空行母是代表智慧和慈悲的女神。而在藏传佛教繁多庞杂的空行母神灵体系中,金刚瑜伽母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倍受各教派尊崇的一位女性空行母。金刚瑜伽母是藏传佛教中最具智慧与力量的女性神灵,也是噶举派、萨迦派及格鲁派共修的本尊。因其是印度大成就者那若巴按《胜乐续》修法所传承的空行母,又名那若空行母。僧众认为,常修持此像,可以延年益寿、增长资财。


3013

16 世纪 贡嘎宁波唐卡(5-15万)

85×60厘米

贡噶宁波(1092 - 1158),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一代祖师、萨迦五祖之初祖,是萨迦派创始人昆 • 恭却嘉波(1034 - 1102)之子,密宗事部三怙主之化身。由于他对萨迦派的卓越贡献,被后世尊称为“萨钦”。

3015

18 世纪 悉达多太子削发出家唐卡(5-15万)

69×42厘米




北京古天一 ★ 2024秋拍

预展:

12月9-10日  10:00-20:00

拍卖

12月11日

13:00 自有乐处 文人空间

15:30 万古 私人收藏玉器及传统美学器物

17:00 缘起 藏传佛教艺术

12月12日

10:30 大地遗珍 沉香·茅台酒

13:00 清玩聚珍 玉器专场

17:00 乾德 古代瓷器


地点北京凯宾斯基饭店(亮马桥路50号)

客服:+86 10 51696950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联盟微信号:guwanlianmeng

联盟旨在聚合老货资源,连接正路藏家、行家、研究者、文博界人士及希望少走弯路的爱好者,坚持以业界良心和专业精神做事,为老货发声,传递行业正能量。

全球古玩老货联盟
联盟最初是一个由全国各地古玩圈内资深人士发起的会员制行业圈子,目前已成长为一个拥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行业平台。联盟旨在聚合老货资源,连接正路藏家、行家、研究者、文博界人士及爱好者,坚持以业界良心和专业精神做事,为老货发声,传递行业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