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衣又涨价了,但挡不住它成为京沪“市服”

文摘   2024-11-13 18:44   北京  

这是电子厂的第112篇原创


价格连年上涨的户外装备,或许才是当下真正的牛市。从始祖鸟到凯乐石,动辄就涨价30%的豪横,早已轻松跑赢市面上的绝大部分理财产品,

 

涨价仿佛已经成了户外品牌们,跻身“中产n宝”的快速通道。三年前花350元就能买到的凯乐石外套,今年双十一的,别说相似款已经涨到了1360元,价高得让老粉陌生,官旗店里最便宜的防风外套都在1000元以上。


图源:小红书@章小导


纵使有人吐槽它们高攀不起,涨价后的户外品牌,还是有人排着队“高攀”。几年前在苹果门口,排着队给爱人抢iPhone的人,现在又转移到了始祖鸟、萨洛蒙、Hoka的门口,提前3小时排队抢到1号排队码,等营业时间一到,悠闲地选走紧俏款式,一个上午就算没白等。

 

至于排队码在100号开外的人,就只能提前做好预期管理,在门口大排长龙后,进店一看,往往是顺眼的款式在断货、有货的款式在断码,甚至宠物穿的冲锋衣都在限量,“店里唯一一件想要的外套,穿在店员身上”。

 

图源:小红书@Lulu


和股市一样,在户外行业里,同样流行着“买涨不买跌”的说法,撤出奥莱的始祖鸟,一件龙年限定冲锋衣,照样能被二级市场炒到12000元,新冒出的国产户外品牌,也秉持着一年涨价1到2次的策略,国产户外二普维度的创始人解释道,当一件冲锋衣价格突破千元大关,再涨几十、几百块,这群消费者就没那么敏感了。



在一个呈上升趋势中的行业中,总是会诞生大量的黑话和流行语,在如今的户外界,年轻人管自己的徒步、露营装备叫“户外人的不动产”,用18张图展示多年积攒下的装备,不是因为氪金不够,而是因为传18张图小红书的最高上限。



而去日本心斋桥和梅田的始祖鸟扫货,则被称为“捕鸟”,毕竟,就算日本的始祖鸟也在去年年底涨了30%~50%,价格还是只有国内的6-7折,日本官方售价折合人民币2976元的Gemma MX,在国内则要3800元。


价格一年一大涨的热门装备,也成了户外佬口中的“理财产品”,黑冰的一款鹅绒睡袋,一年涨了1000多块,按重量算甚至比现在的金价还贵,而每当这样的帖子出现,评论区网友总免不了列出以前的购买记录,“2020年双十一是700多块”“两年前是1000多”,直到一个人报出最新的价格——2500元。


网友晒出的5、6年前的订单

图源:小红书@bingbing不冰冰


越来越多的户外佬发现,那些留在家里吃灰的装备,正在悄悄溢价。54岁的资深户外博主@东北狼哥 就深有体会,2016年,@东北狼哥 花了1299元买了一件始祖鸟Gamma mx软壳,结果今年参加尼泊尔EBC徒步时,“同行的驴友说我一身灰,像个耗子”,@东北狼哥 转手就把这件始祖鸟以999元的价格挂上了闲鱼,结果不仅衣服瞬间被秒拍,还有十多个账号来抢货,还有人提醒他线上发货会被黄牛调包。而抬高价格筛选优质客户的秘诀,不仅对品牌方灵验,在二级市场也一样行得通,最后,@东北狼哥 把衣服又抬高了300元重新上架,最终顺利卖出。


@东北狼哥 另一款软壳外套也以原价转手


如果你在浏览器上提问,“2024年,哪些户外装备品牌涨价最严重”,AI就能帮你总结好了答案,按照涨价的幅度排名,第一名自然是年初刚宣布全线上调售价的始祖鸟,涨幅在20%~30%,“背刺穷鬼”的迪卡侬则排在第二,部分产品涨幅超过50%,第三名则是凯乐石——是的,就是那个曾经被当做始祖鸟平替、性价比之光的国产品牌,因为涨幅过于迅猛,凯乐石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平替品牌。


图源小红书博主@朵拉


而魔镜数据则显示,在TOP30的国产户外品牌中,骆驼、伯希和、凯乐石、探路者这四个本土品牌,近一年均价同比上涨25%至65%不等,其中,去年均价涨了63.3%的凯乐石,和一线品牌的差距正在快速拉近。


原本一些大家翘翘脚就能够上的品牌,现在成了半个奢侈品,原本中高端的品牌,现在也融入了曾经“炒鞋”的基因,热门款式的缺货、断货已经是常规现象,预售、限购也不足为奇。


被吊足胃口的消费者,如今一看到新品发售,便绷足了劲赶快联系门店销售,结果一打听才发现——买鞋需要抽签,萨洛蒙要抽、Hoka也要抽,不仅如此,还需要你穿着品牌同款的鞋子,到线下门店亲自抽签,原本还觉得款式不够亮眼的鞋子,居然没发售就成了尖货。



而使用了科技面料的冲锋衣,则更是一衣难求,凯乐石去年推出的一款绒蒿粉冲锋衣,因为叠加了稀有粉色和Gore Tex面料的buff,从去年一直火到现在,有的线下门店甚至推出了“配货模式”——消费满3000元可以获取抽签资格,满10000才能直接购买一件绒蒿粉。




以前,一边断货一边涨价的可能只有奢侈品,如今,奢侈品行业集体过冬了,越涨价卖得越好的定理,却让户外品牌尝到了甜头。


2024年双11天猫户外成交榜单


每次提及户外品牌涨价的理由,品牌方总会给出原材料成本上升、战略调整等理由,但如果更直白地说——还是因为愿意高价买单的人太多了。无论是想要在变幻莫测的长线徒步中,通过软壳套硬壳提供足足安全感的户外佬,还是高价收入限量款式,搭配自己的公路车在城市骑行出片的年轻人,当白牌冲锋衣成了地铁里的统一工装,总有人想要和穿骆驼、探路者的人有明显区分。


快速变化的户外市场,有时也让品牌老粉丝接不住招,地质专业的户外爱好者小郁,因为专业和爱好的原因,早在大学时代就入了始祖鸟的坑,工作后随着收入提高,还一度沉迷于收藏古着版的始祖鸟,“那时候只要是步入中产门槛的人,基本能负担得起”。最近,小郁下班路过门店时,自诩为资深鸟粉的他本想进去逛一圈,结果却“突然觉得自己不是目标客户了”,店面门口拉着一米高的隔离带,排队的人弯弯绕绕兜了好几圈,店里面看起来冷冷清清,实则每位顾客都有一对一的导购专门服务,而小红书网友@彼岸不期而遇 也有相似的体验,“心情有点复杂,本来不是奢侈品的目标客户,被迫成了奢侈品的客户”。


而高端户外也成了一座围城,里面的人在犹豫要不要出来,原本不属于户外圈子的人,也早就想进去一探究竟。


在户外行业工作了十几年,还创办过女性户外品牌“岳下”的老柴,早就敏锐察觉到了这种变化。前一阵的中秋节和闺蜜逛街时,从来和户外不沾边的闺蜜,却提议要去始祖鸟逛逛,而在老柴的介绍中,闺蜜原本是标准的奢侈品爱好者,着装风格也以时尚女装为主,“软壳硬壳都分不清、平时也不去户外,跑步都跑不了两千米,怎么突然想看冲锋衣了”?后来老柴才回想起来,这已经不是朋友第一次跟她提起始祖鸟,“最近两三年,她早就对始祖鸟产生了很浓的热情,而且不亚于之前买包的兴趣”。


国内始祖鸟提供的免费洗衣服务

图源:小红书@撒拉嘿


“鸟象鼠都在办公室,山上全是探驼侬”,这是曾经大家调侃起被穿成“时尚单品”的冲锋衣时,总喜欢引用的一句吐槽。然而,先入坑了冲锋衣、再准备向户外进发的年轻人也在增多,而他们也在将“鸟象鼠”带入户外。打开小红书上问装备的帖子,冲锋衣不是Montbell的雨舞者,就是始祖鸟的beta软壳,而鞋子多半是萨洛蒙的,背包则大概率是小鹰,基本集合了各品牌的高溢价单品,只考虑品牌不考虑功能性的搭配,让路过的大佬看得连连摇头。


图源:小红书@康康扛扛扛


毕竟,对于那些每天不是在徒步就是在摇人、拼车、安排路线的大佬来说,户外装备的选择需要优先考虑路线难度,甚至是“保命”的需求,自然也就更注重面料的功能性,Gore-tex是品牌提升溢价的砝码,但在必要的情况下,它确实是一种防风雨、又兼体温调节的好东西。尤其是那些本就对“质感”有着敏锐识别能力的人,在户外严苛的条件下,这种触觉和需求都会被无限放大。


而卷在行业前端的户外装备也是相似的道理,始祖鸟曾在十几年前推出了一款名叫响尾蛇的冲锋衣,其最独特的设计,便是领口拉链最顶端斜着拉开的设计,而设计的初衷则来自一个细微的需求——有人反映在滑雪时,不希望下巴会贴到一个冰凉地贴片拉链。在令人更加娇贵的户外环境里,一点点减少“不舒适”的设计,都能找到愿意为设计的溢价买单的人。



提及户外装备奢侈化的路径,总是绕不开时尚界和硅谷的程序员,2020年,Off White创始人Virgil abloh在巴黎时装周上身着一件蓝色始祖鸟谢幕,让户外装备逐渐成了高净值人群的必须品,随后,户外风乃至Gorpcore风格便一路从硅谷吹到了海淀。

 


专业的户外佬近来也常常提起“装备过剩”的概念,品牌为了高端化堆叠的各种面料、压胶工艺,确实把品牌咖位抬上去了,甚至于“好像必须是那几个飞禽走兽品牌才够格”,但他们总会略带嫌弃地吐槽,“硬壳冲锋衣在城市穿根本不舒服”,对于不常去户外的人来说,其实还有一大把性价比更高的产品选择。

 

但或许户外装备的功能性,并不是只有户外人是刚需,比如被誉为“海淀中年人的足力健”的Hoka,作为医学认证的舒适鞋,不仅缓解了足底筋膜炎人群的焦苦,曾经清一色洞洞鞋的医疗人员,也开始齐刷刷换上了Hoka。至于功能溢出最严重的冲锋衣,面对今年北京多变的天气——尤其是早晚高峰“专浇牛马”的阵雨,很难说Gore Tex的防风防雨功能在城市就是完全的浪费。

 

不论是在户外徒步的大佬,还是在城市搬砖的中产,像“外壳”一样的冲锋衣都是在提供一种庇护,只是发挥功能的角度不同,作为理财产品的户外装备不会永远是牛市,但需要这层安全感的人,永远都不会流失。



 END 

你身边有人穿冲锋衣上班吗?



今日厂内车间值班表⬇️

监工丨Benjamin

螺丝工 | 梅卡

视觉流水线丨吃饭、咕咕

图片来源丨互联网


打个广告:

本期同主题播客已在小宇宙上线,欢迎你的收听👋



三联电子厂Pro
有限解释车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