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电子厂的第116篇原创
大多数人在国外租车自驾时候,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除非你买一个和租车费差不多的保险包,否则,大多数时候,你将会被租车公司算计一笔。
如果不买全险,租车公司的人很容易就能在你的车上找一个莫须有的小坑,然后莫名其妙地收你200美元了事。
但不久前去美国出差,我的美国朋友给我安利了一款叫Turo的软件,说是汽车版的Airbnb(爱彼迎,共享房屋出租平台),在软件上选好了地点和日期之后,软件上会给你无比丰富的租车选择,常规的就不说了,阿斯顿马丁DBX,80年出产保时捷911,甚至是CyberTruck都可以选择1000块一天,国内租一台SU7还2000呢。
每日租金142美元的cybertruck
经过一番比较之后,我最终选择了一辆23款的Model 3,价格是48美元/天,加上保险什么的算下来大概53美元/天,“体验不了Cybertruck就体验个FSD(完全自动驾驶)吧。国内同样的车一天要500多,性价比真不错。”
小米su7租金高达2000元
付款后,车主在Turo上发来了一大段用车的指南,包括车停放的具体位置和解锁操作,如果是普通车辆,车主会把钥匙保存在一个密码箱中,而Tesla的车解锁和上锁已经可以通过云端控制,租客在找到车辆后,只要在Turo上点一下,就会把这条指令发送到Tesla服务器,验证通过后车辆就被远程解锁了,还车时同样的操作。像极了国内的共享单车。
还车就更离谱,以前租车,必须开回指定的还车点,还得经历检查车辆结账等一系列手续。想要异地还车,还得加钱。Turo上就简化了这些程序,车主给我划定了一个可接受的还车范围,还车时候只要把车停在区域内的停车位里,锁车走人就行。真是太方便了。
几天使用下来,车主细致贴心的光速回复让我有种上帝的感觉。开到一个新地方后甚至还会给我推荐他吃过的餐厅。但后来我发现,这个所谓的“车主”就是个AI。它询问我用车体验时,总是整点,毫秒不差,还车前一小时会提醒我下车后简单清理一下车内的杂物。
在这个过程中,车主全程没出现过,因为是AI,所以英语不好也没关系,一键翻译就搞定,发中文都没问题。这种良好的使用体验让我在去往下一个地点前再次选择了Turo,而车主居然是同一个人,只是车型却不同。我开始有点蒙,一个人买那么多特斯拉干什么,后来我研究了一下,在北美,这已经是一门好生意了。
我的车东叫Riye,他名下有三辆特斯拉出租,2辆Model Y和1辆Model 3。平台显示Riye入驻平台已有3年的时间,总单数是586次。平均一单的价格是150美元。这三年时间Riye总流水是586*150=87900美元。平均每月每台车795美元。
入驻turo3年时间的Riye小哥
好奇心驱使让我仔细算了算,这位黑人小哥到底能到手多少钱。首先是Turo的服务费,从15%到35%不等,区别就是包含的保险理赔范围和次数,交的多自然服务就好,但一般选择15%的基础服务就够用了。这样一台车一个月就是112美元的成本。
然后是买车的成本,对于Riye小哥而言,一口气全款买3台全新的Tesla还是蛮贵的,所以绝大多数像Riye的车主选择了Tesla的融资租赁(美国叫Lease)。美国一台Model 3丐版三年期分期租赁价格是299美元/月(含全部费用)。
model3选择分期租赁方式的账单明细
3年下来租期满后,可以选择按照残值购买该车或者将车辆还给Tesla,不过在马斯克的无人驾驶出租车问世后,Tesla已经不允许租车人残值购买了,按马斯克本人的说法是,这些二手车将被改装后用于无人出租车。要说省钱还得是老马啊。
最终每台车每个月收入是795-299-112=384美元。Riye小哥的三台车就是384*3=1152美元/月,合人民币大概8300元/月的纯收入。在Turo已经接入AI的情况下,小哥只需要定期清洁和日常回复即可实现躺赚了。而车辆的修车由Turo地提供的保险负责。这一番操作下来,我发现真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以上是租三台车的情况下,如果信用足够好可借贷的额度够高的话,这个操作就可以不断复制,那就是几何级数的增长了,我目前在Turo上能找到的拥有最多车辆的人是46辆,绝大多数都是特斯拉,如果按照一台车月赚384美元,那么46辆月收入就是1.8万美元,将近13万人民币。当然,在Turo上,还有更疯狂的操作。
如果你在广州生活过,你一定知道猎德村的故事,在这个人均8套房的村子里,曾以“猎德媳妇”“房姐”的名号成为一个奇观,无数次在梦里想象自己穿着人字拖,腰间别着一串钥匙收租的场景,只可惜普通人没有那个富贵命。而在Turo里,财富似乎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而Turo平台也给了这些以车致富的人一个好听的名字“车东(Turo Host)”,Turo更是鼓励大家在平台上开展生意。
Turo平台上宣传,月收入1万美元/台
不得不说Turo的这个宣传收入是比较乐观的,但我的一番考察下来,一辆车一年6000-8000美元的收入是比较真实的。而管理大量的车显然靠一个人是不够的,像上面提到的拥有46辆车的车东,一共有3个人,1名车东(即老板),1名车队经理,1名车辆清洁。车队经理和清洁都是聘用的员工,采用底薪+提成的方式,车队经理主要负责车辆送达到客人手中,以及送修送检,保洁的工作不必多说。
ins上有人晒出了自己半年的收益情况
除Turo自己宣传外,youtube和instgram等媒体平台上也有很多播主在教大家如何在Turo上赚钱,有位在Turo上做了6年名叫Aubrey Janik的up主更是直接将饭喂嘴里,全方位把所有注意事项掰开揉碎了讲出来。
看到这里一定有人会发出,真正赚钱的生意,人家凭什么分享出来的感慨,在油管上搜索关键词“turo”点击更多排名靠前的反而是一些“I quit(我退出)”之类的内容,再回过头来看看上面这位姐姐是不是有点“枭哥送你100万,听懂掌声”的意思。
这情况有一些“不幸者偏差”的意味,在2023年Turo公布的财报中无论其车东收入还是车主数量都是逐年地高增长,在那些“I quit”的视频内容里也不难发现,这名车东仅有1辆是自用+出租的模式,而且定价高于同类车型(车东解释为了筛选用户),所以收益只有3000美元/年。毕竟,用脚投的票才是最真实的。
Turo财报中展示的车辆出租情况
一旦成立了车队基本上就是全职做Turo了,YouTube上有人尝试过兼职做Turo一周只要花3小时左右即可完成工作,但全职后由于几十倍于兼职的订单量,全职管理是必要的,Turo在经营自己的生态时也预料到了这一点,高质量的车队模式必然会逐渐取代散租,这点也像极了淘宝上卖家的转变过程。
任何一个平台刚开始野蛮生长的时候,都会有很多人从中获利,而且做得越早也就赚得越多,伴随着Turo近7年疯狂的增长(3年内估值翻了26倍),先吃到螃蟹的人早已成了气候,组起了车队,而一些运营期间显现的问题和漏洞也被逐一弥补。运营更加理性和平稳。Turo上赚钱的人从原来的租赁自家闲置车辆,逐步过渡到了规模化的专业小租车团队。
图源:小红书@belle salon 发型设计
几家欢喜几家愁,“原来只想着把车库里吃灰的车拿去赚点奶粉钱,现在小半个湾区的车都快可以在Turo租到了。”一位在硅谷工作的程序员小哥在视频里无奈地说道。贷款买车,雇人经营,从家庭作坊家庭小车队,率先转变的车东赚到了更多的钱。
Megan Natt夫妇和他们的Jeep车队
在Aubrey Janik后期的视频教学中,给了那些想做Turo的美国中产家庭几条中肯的建议。
租车还是买车?
租车最明显的优势是可以选择0downpay(首付),只要每月收入能覆盖租金那就是稳赚,而且租的车都是全新最新款,在平台上极具竞争优势。毕竟除了老爷车谁也不愿租老车开。二手车虽然有一次性投入的压力但是胜在没有后续租金,而且美国二手车价格较为便宜,车型也比租车更加丰富。
停车和取车
如果只有两三辆车那把车停在家门口,钥匙放在密码箱里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车多了就必须考虑停车和取车的问题,而租客更乐于选择机场酒店较近的位置,这些地方的停车费大多很昂贵。
什么车更好出租?
与当地的租客人群有密切关系,如果你身处迈阿密这种旅游城市,那经济型小车甚至是三轮车都有很大的市场,网上有大神在迈阿密专门出租北极星三轮车,出租率非常高,一年一辆车收入高达3万~4万刀,而一辆车购买不过才几百美元。
必要的额外的支出
这里不得不提到Turo的两项规定,第一是青少年司机额外收费,如果驾驶证年龄小于26岁那么租车时候需要额外交一笔年轻司机费用,大概是考虑到驾龄短事故率高的因素。另一项规定是车内严禁吸烟(包含任何形式),但是屡禁不绝,每次回收回来的车都要做除烟处理。
说了半天一直都在讲美国的情况,既然Turo这么好,为什么中国还没有?这还要从租车行业的背景说起,在Turo对行业的分析中,能看到对于共享租车的理解。可以看到这些背景放在国内依然是存在的。生活中的闲置,尤其是一些房车之类的重资产,出租的方式很好平衡了折旧过程中的损失,甚至能够带来正向收益。这是Turo平台存在的意义。
需求确实存在,但想要诞生Turo还有几个重要的条件。
特斯拉中国官网上,同样36个月的租期,每月租金高达5449元,3年下来总支付金额已经占到了车价的80%,而美国同样的车型同样的租期,占比只有不到60%。再叠加中美人均收入的差异,这会让租赁特斯拉启动Turo变得非常困难,车东必须扛下更多的成本和风险。
但是,国产新能源在价格上逐渐建立优势,有朝一日,我们似乎也有机会开个租车公司。
在城市化进程上,一二线城市交通过于复杂,反倒是公共交通更为划算。而小一点的城市人口流动性则较差,导致市场不足。但其实留给这种私家车辆的需求口子还是蛮大的。
想当年的网约车还是现在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无不经历了数轮政策和社会舆论的博弈,类似于Turo这种个人租赁平台,更大的痛点在于,来自社会舆论压力和政策的支持,以及全新的保险政策。
虽然有一些暂时的困难,但是相信科技推动人类的进步,就像网约车,外卖平台一样。个人共享汽车平台会进一步改善我们的出行方式,正如Turo描述自己的愿景和使命一样。希望有朝一日,我们也用上物美价廉的出行方式。
END
你会出租闲置的汽车吗?
今日厂内车间值班表⬇️
监工丨Benjamin
质检员 | 张雁南
螺丝工 | Jimmy
视觉流水线丨吃饭
图片来源丨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