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柳叶刀-区域健康》刊登了高福院士团队的研究文章《长新冠事实与发现:一项针对74,075名中国受访者的大规模在线调查》(Long COVID facts and findings: a large-scale online survey in 74,075 Chinese participants)。
国内针对新冠的研究此前多集中于住院患者,而对于普通感染者的研究较少,为填补这一空白,高福院士团队进行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在线调查,旨在分析国内居民长新冠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方法采用了回顾性问卷调查,并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基线特征、疫苗接种、病原感染与长新冠症状之间的关系。
此次研究共涵盖了74,075名参与者,最终收回68,200份有效问卷。研究发现,最常见的长新冠症状包括疲劳(30.53%)、记忆力下降(27.93%)、运动能力下降(18.29%)和脑雾(16.87%)。在仅感染一次新冠的患者中,这些症状的患病率相对较低:疲劳为24.85%,记忆力下降为18.11%,运动能力下降为12.52%。
此外,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长新冠症状,且症状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老年患者中,睡眠障碍和肌肉或关节疼痛更为常见。研究还发现,我国北方地区的长新冠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温度梯度有关。危险因素包括基础疾病、饮酒、吸烟以及急性感染的严重程度。尽管再次感染通常与较轻的症状相关,但其导致的长新冠发病率和严重程度较高。
研究还表明,接种疫苗,特别是多轮加强针接种,可以显著降低30%至70%的长新冠症状发生率。此外,部分患者自报告了更多的细菌感染、流感和支原体感染病例,8%~10%的患者还出现了其他慢性疾病。
本研究通过大规模在线调查,对国内居民长新冠的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10%~30%的感染者(包括反复感染者)报告出现长新冠症状。这表明,识别长新冠的危险因素并监测高风险人群,对于公共卫生工作至关重要。这项研究为全球长新冠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也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参考。
白话“长新冠”
长新冠(Long COVID),也称为新冠长期综合征或新冠后遗症,是指一些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即使康复了急性期症状,仍持续出现各种健康问题,不同人群的症状和持续时间可能不同,持续时间可能长达数周、数月甚至更久,可能影响多个系统,包括呼吸、神经、心理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约10%至20%新冠感染者可能会出现长新冠症状,根据这一比例推算,可能有数亿人受到不同程度的长新冠影响。
极度疲劳:很强的疲劳感,不易通过休息缓解。
呼吸问题:如气短、呼吸困难或持续的咳嗽。
认知障碍(脑雾):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难以完成日常任务。
睡眠问题:如失眠或睡眠质量差。
心理症状:焦虑、抑郁或情绪波动。
心血管症状:心悸、胸痛或心跳加快。
其他:关节或肌肉疼痛、胃肠道不适、味觉或嗅觉减退、皮肤问题、头痛等。
治疗与管理
目前,长新冠没有特效治疗,通常采取症状管理的方式,包括:
医学干预:针对具体症状,如呼吸康复训练、心理咨询、物理治疗等。 生活方式调整:良好的睡眠、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 多学科协作:长新冠可能涉及多系统问题,需要多个专科医生的协作治疗。